医工结合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隐性逻辑探究

2020-01-09 16:14荀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医工志愿志愿者

■荀琳

(上海健康医学院医疗器械学院,上海 201318)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立德树人”为教育的中心环节,需要我们将培育和践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全方位融入到学生的日常课程中去。不仅是思政课程,更需要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成为课程思政。在大思政格局下实现“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一、医工结合高校学生群体的特征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根据学科范围不同,可分为综合类、师范类、医药类等,本科院校培养通才的同时,更要求术业有专攻,让学生在专业领域有所积累和研究。而不同学科范围的高校,学生的知识体系架构会有明显的差异性。

(一)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医工结合高校的专业设置以医学为基础,以工学为手段,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它是跨界学科交叉外延的完美结合,极大推动了医疗水平的发展。医工结合高校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养、临床医学基础和工学知识的学生,在今后的临床技术岗位上,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运用于临床的终端产品能够安全、高效和稳定地运行。

专业知识的课程设置以自然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知识为主,以医学知识为辅,为工程实践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以我院(上海健康医学院)18级临床工程技术本科班级为例,通识课程占总学分的40%,专业基础课程23%,专业课程19%,选修课程6%。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对接,专业课程和临床工程技术岗位对接,以岗位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使用项目教学、模拟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医学和工学的整合式教学。

(二)学生知识架构及思维模式的特殊性

从学科内涵维度看,对于医工结合的高校而言,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具有跨学科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但基于目前多数大学院系的设置是基于单一学科的,而且学科众多,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每种学科知识面过于狭隘的问题。在这种单一学科的教育模式下,容易导致教师思维僵化,学生学术视野狭隘,严重地阻碍了多学科融合以及跨平台合作的学术交流[1]。其中医工结合高校的学生,由于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一般侧重于医科或者工科的某一个专业领域,技术型人才更偏重理性思维,存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分离严重的情况。“重理轻文”是医工结合高校学生的普遍现象。

从思维模式维度看,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最直观的是思维方式不同。理科生逻辑性较强,习惯于用严密的推理方法来思考问题;文科生感情占主导,习惯于用事件、用价值去思考问题。生活中会有文科生这样表达:“某某人说过,所以我认为是对的”“我觉得我这次竞选学生会干部不会成功,所以我想这两个职位都竞选”,从他们的表述方式上看,并没有遵循归纳演绎的基本原则。而理科生的思维逻辑相对严谨很多,举个极端的例子,当一位理科生打电话给同学问其在哪里时,同学回答在校区A前往校区B的路上,那么此时,这位理科生会追问一句,“你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你正在校区A前往校区B的路上?”当然,这是一个笑话,但从某种程度上,将文理科生思维模式的差异性描述得淋漓尽致。

二、医工结合课程思政的现状

习总书记提出要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与其他各门课程同向同行,从而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达到“协同效应”。

(一)思政课程内化难

通常,思政课程前排空座率、低头率远高于专业课程,在与学生沟通中发现,学生对于思政课程不了解,也没有兴趣;感觉没有难度,但真正理解并内化于心的东西很少。多数学生学习目的是学期末能顺利通过考试,考试结束立刻对思政内容“格式化”处理。内心缺乏对于思政课程的认同感,更不会去主动学习。医工结合的多数学生认为专业技术第一位,思政课程只是课程体系中的“规定动作”。加之医工结合专业的学生,原本的知识结构侧重于理工科,对于思政类课程的知识储备少之又少。课堂上,老师进行知识教授,学生听过即忘;课后,学生走马观花地阅读教材,入眼不入心,看过即忘。

如何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构筑育人大格局,是新时代中国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2]。

(二)思政与工学课程融合难

医工结合高校的学生,理工科目占绝大多数,在课堂上,老师会把知识点的逻辑主线梳理清楚,帮助同学通过理解原理、公式,从而学会解答类似的系列问题。例如,第二类换元法的教授过程中,老师会从第一类换元法解决的问题着手,从而演绎出第二类换元法,通过理解定理来解析此类高数题,逻辑主线明显且清晰。理工科目更多的是利用推理得出结论:(1)对称性关系推理,如1米=10分米,所以10分米=1米;(2)反对称性关系推理,a大于b,所以b小于a;(3)传递性关系推理,a>b,b>c,所以 a>c。

而文科相对于理工科,有其独特的含蓄之处。很大一部分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庸之道的影响,表现为文科的隐喻性和含蓄性。因此一段文字可以令人回味无穷。例如:She is a flower(她是一朵花),而隐喻的意思为:她很漂亮。文科教育往往点到为止,需要学生自身去“体会”和“顿悟”。文科教授过程不会梳理明显的逻辑架构,但针对课程教学目标,又能达到“神散形不散”的目的。

上述可见,不同范畴的学科,教育方法、内化模式截然不同,因此相互融合、交叉的难度也就显而易见了。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单学科到多学科的转变(突破跨学科的知识壁垒),尤其涉及到差异性大的文科与理工科之间跨学科的融会贯通,因此就需要我们共同去寻找一个适合医工结合高校学生的学习模式。

三、医工结合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对策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依托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传统思政课程远远不够,所以,高校教师也一直努力探究如何真正打破传统思政课程瓶颈,努力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课程思政,丰富思政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一)文科教育的隐性逻辑

首先明确什么是“隐性逻辑”,在这里,以汉语和英语句间语序为例。汉语和英语都讲究逻辑,但“与汉语语序中强烈的逻辑律相比,英语的特点是形态律”[3]。汉语的逻辑关系通常由语序来实现,而英语的逻辑关系则通过外在形态来实现,这也可以理解为汉语意合法和英语形合法在语义逻辑连接层次的体现[4]。

例如:绿灯亮时才可以过马路。

译:You can't cross the road until the green light on.

英语中会用胶水词将逻辑清晰化,也就是帮助逻辑显性化。所以英语句与句间常用关联词,使用相对好把握的显性逻辑来构建,因为西方人更重视解析思维,重“形”合;而汉语更含蓄,重整体思维,擅“意”合,句间常无关联词,侧重“顿悟”的隐性逻辑。

对于汉语这种隐蔽性,主要靠整体篇幅“顿悟”的理解模式,区别于非常明显的逻辑结构,我们称之为“隐性逻辑”。而这种“隐性逻辑”在文科教育中尤为常见。如何较好地掌握文科教育的隐性逻辑,并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同时发挥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模块的润物细无声之“魅力”,是我们落实好课程思政的一个切入点。

(二)硬性理论构建到隐性输入模式的转变

医者仁心,械者匠心,医工结合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势在必行。传统教条式的思政理论输入模式,生硬且不易被学生接受,硬性理论构建容易引起学生排斥。这就需要我们解决内在问题,从课程顶层设计方法入手,将文科教学润物细无声的特质发挥出来。例如医疗器械维护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机械制图及CAD绘图的课程,工程制图类课程,侧重点是软件使用方法和技巧,如何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合进去是关键。比如在绘制图例中,选取与思政相关的图片、主题作为训练内容。可以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主题,用CAD制图出一份作品。在设计过程中,强调操作技能及终端运用,弱化形式上的思政理念。设计时,所接触到的每一个图形、设计元素等,又是思政理念的片段式输入过程。通过片段式输入,在知识整合重建过程中“感知”思政。

再有,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主要研究疾病状态下机体的形态学、功能等方面的改变,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在医疗水平快速发展的今天,医学模式也愈发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转变,要求我们以医学为背景的工科专业,在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具备良好的人文关怀,对病患有一颗仁爱之心。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智育和德育相结合,要求学生用科学的辩证思维,实事求是、严谨踏实地将理论知识活学活用于临床。我们可以通过对行业内优秀前辈的事迹进行介绍,让学生领略医者的人格魅力和大家风范;对典型案例进行多维度剖析,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对学生形成正向激励,感知医者仁心的重要性。

从课程顶层设计入手,结合学生学习的维度、教师教学的维度、课程实施的维度与课堂文化的维度,利用好文科教育特有的隐性逻辑,从传统硬性理论构建转变为隐性输入模式,对医工结合专业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与学校的特点和需要。将课程思政层级化、特色化,找准突破点,利用好核心学习阵地,不断自我完善课程思政落实的途径。

(三)实施“医+X”培育模块,重视协同育人机制

真理往往是理论彻底性与社会现象内在本质性的统一。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个大课堂,生活是本教科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在信息传播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你说我听”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受到一定程度消解。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内容的渗透性和受教育者接受的无意识性,使其入耳、入脑、入心、入行。在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第二课堂,着力提升网络教育第三课堂中所蕴藏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于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实现全方位、全程、全课程育人目标具有重要意义[5]。

体制机制建设是贯彻“课程思政”理念的保障,学校将思政教育当作一项大工程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建立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体系[6]。让专业与思政完成从around到involve的转变。

1.“医+X”培育模块的构建

以我院医工结合专业学生为例,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人才培养一二课堂联动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实践与创新活动。通过志愿者“医+X”培育模块构建实施方案来引导并规范思政实践课堂的开展。医工结合专业学生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奉献意识、仁爱之心的人文精神培育以及人际沟通、心智锻炼的实践能力提升也不可或缺。所以我院在“医+X”志愿服务培育模块中要求本科生在4个学期内完成64学时的志愿服务时长,医疗类32学时和非医疗类32学时。划定1个学分作为社会实践课程,列入人才培养计划。

在有学时和学分要求的大环境下,参加志愿活动的学生群体,可以简单划分为自愿与非自愿。针对非自愿的学生群体,他们的行为模式也是可预测的。这群学生,最纯粹的是想通过志愿服务去修满学分,更直观的是参加了志愿者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会选取自己的兴趣点,可以去医院帮忙导医、病房探望、亲情陪伴、手术室志愿者等,所有的这些活动,在过程中,学生所处的环境让他们体会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达到“耳濡目染”的作用。所处环境与氛围的感染与同化是一项长期工程,但相比课堂上的硬性理论宣讲,志愿活动通过感观片段式输入、整合、内化这一系列过程,为医工学生人文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很好的途径,使学生在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工作中,获取不同的实践体验,塑造他们的人文精神,锤炼他们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课程思政在第二课堂范畴的延展。

2.医疗类服务模块

以我院为例,在学院志愿者培育基地下设多个医疗志愿服务点,与多家三甲医院签订了长期的志愿服务合作协议。如:志愿者团队配合院方进行长期业务调研和数据分析后,结合专业特长定制开发了基于BIM的运维管理平台,促进志愿者服务更高效有序地开展;安排志愿者在门诊帮助患者使用血压计等测量仪器,引导患者就诊和领取化验报告等,使患者就医更便捷迅速;病区志愿者主要负责和患者聊天,在缓解患者精神上压力的同时,也了解他们对医疗环境、就医流程方面的建议和意见,为医院的经营管理提供一部分原始数据;手术室志愿者配合医生安排,主要负责与患者进行情感交流,帮助患者缓解术前紧张情绪。每学年累计志愿服务时长可达上万小时,学生在每一个平凡的志愿岗位上会产生共情,从而增强责任意识。

在2019年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年会上,志愿学生在全程会务过程中,接触到了“赋能创新、伦理先行”的理念,不管理念是否真正入心,但至少让学生群体了解有医学伦理的存在,领会到医学伦理是无形的准绳,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无治理则无伦理,让科技趋利避害,还要寄希望于道德自觉。理念的渗透并在他们心中占位是关键的第一步。

医疗类志愿服务,可以针对医院、护理院等医疗机构和血液中心等卫生机构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采取导医、病房探望、亲情陪伴、无偿献血宣传等形式开展志愿活动,让学生在服务中能接触到与自己专业外延交叉的内容,学以致用,实践中领悟责任,感知人文关怀。

3.非医疗类服务模块

在非医疗类服务模块中,学生可以参加赛事(会展)类志愿服务,比如马拉松赛、半马赛、健康公益跑等体育赛事进行的专业急救类志愿者服务,或是针对上海科博会、上海科技节、上海书展、上海迪士尼乐园等进行的大型会展、场馆等的志愿者服务;社区类志愿服务,可以对社区老年人进行的亲情陪伴、健康体检、卫生清洁等为内容开展的志愿者活动;健康类志愿服务,对健康产业服务与管理的公司(如体检中心、医疗保险公司、牙防机构等),与学生就业相结合开展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公益类志愿服务,主要对残障人士、弱势群体等开展的爱心志愿活动,与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红十字会工作相结合。

目前我们学院成立了上海地铁站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下辖8个站点,主要协助服务中心值班人员,帮助乘客使用购票机购票,对乘客进行线路指引,协助老人和孕妇提重物,减轻他们的负担。进博会期间,我院上海地铁站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选拔优秀成员,参与了第一届、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城市文明志愿者,在个别主要地铁站点,加强站台安全监护、列车车厢巡检、车厢整洁度巡视等,针对二号线世纪公园站至张江高科区间站运行的上下行共计30余列列车进行登车检查,累计巡检车厢近300节,发现并驱离乞讨、推销和分发传单人员,全力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为进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在非医疗模块中,志愿服务可以从学生的专业技能出发,提供给对方医疗相关的服务;也可以是非专业类的志愿服务,用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奉献一份爱心。在高校区域周边进行优势资源共享,打造一个区域化的志愿服务品牌,在得到社会认可时,无疑是对学生最大的认可和精神鼓舞。

4.做好培养与激励计划,营造朋辈教育环境

在医疗和非医疗两个不同范畴的实践中,通过多维度结合,让学生吸取不一样的“营养”。同时,培养与激励相结合,根据志愿服务的时长不同,授予1-5星不等的志愿者称号。利用“志愿中国”记录志愿者服务时长,使时长统计精准化、公开化、专业化,“志愿中国”上记录的志愿时长(仅限信用时长)会定期同步个人信用报告。规则的建立健全致力于开启学生内在潜力和志愿服务动力,让更多的学生自愿地参与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来。并且结合每年优秀志愿者的评选,在校内进行表彰奖励。通过评奖评优环节,弘扬志愿风尚,营造志愿氛围。“抓两头,促中间”,做好朋辈教育。

四、结语

在“医+X”双模块培育机制下,我们希望通过“医”,让志愿者学生在医院的志愿服务过程中,尽早培育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坚定职业理想,恪守职业道德,塑造医学生仁爱之心,为认同专业、热爱专业打下坚实基础;通过“X”,让志愿者学生在除医院以外的社会场所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奉献意识、沟通交流等实践能力。双模块相得益彰,为大思政格局下的三全育人提供机制保障;从课程思政的隐性逻辑入手,为协同育人机制提供落实途径。

猜你喜欢
医工志愿志愿者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新医科背景下“医工”融合LIMS课程建设研究
我是志愿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关于医工结合论文的中图分类号标注要求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关于医工结合论文的中图分类号标注要求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志愿中国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