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2020-01-09 16:03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
天津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生活化法治道德

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 吴 静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由此可见,生活是第一性,生活化教学可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自主构建个人道德体系的过程中来,使思政课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应当采用生活化教学贯穿始终,即把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不断学习和实践,在反思和行动中不断提升自我的生活品质。

一、积极构建生活化的课堂环境

课堂是学生校园生活的主空间,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道德与法治课堂应积极构建生活化的课堂环境,以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创设学生易于、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1.生活化的物理环境。长期以来,教学组织形式的空间布局不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不利于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虽然目前无法改变班级规模的大小,但教学组织形式的空间布局则可以改变。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变换空间布局,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同伴互助学习等形式,为学生的课堂生活提供灵活多样的物理环境。

此外,教师以“晒晒我们的幸福教室”德育活动为契机,把美育与德育的理念渗透于生活化的物理环境建设之中,让每一面学生自己动手装扮的墙壁成为自己“无声的引路人”,使和谐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乐享的心灵家园。

2.生活化的精神环境。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是有温度的课堂,应充满爱与被爱、理解与尊重,应满足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需求,洋溢着诚实、宽容、勇气、自律、合作的气息。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课堂对话是师生、生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前提下,通过语言和动作进行的双向沟通,教师应给予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的平等对话权。总之,通过建立民主的课堂管理、平等公正的课堂制度、和谐共处的课堂文化、互尊互助的师生关系,营造崇德守礼的课堂氛围,就是在积极构建生活化的精神环境。

二、充分挖掘生活化的课程资源

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资源不能仅限于教科书,教师有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关注自我生活,将学生对生活的觉察作为课程资源的第一手材料。同时还需要打通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从学校、家庭、社会领域中开发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资源,与教科书内容互为补充,为教学服务,为学生选择和构建有道德的生活及生活方式服务。

1.引导学生关注自我生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道德品质和规则意识形成的基础。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启发他们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并作出自己初步的道德判断,为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解决遇到的道德难题作准备。为此,教师和学生达成一种共识,每周第二课时课程的前10分钟被设定为“社会生活播报站”,学生可以分享与本单元教科书内容相关的引发自己道德思考的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生活感悟。

2.因地制宜拓展教学时空。我校坚持了40年的“三结合”教育为积极推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改革创新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充分发挥社会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成员的辅助作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家长和校外辅导员的帮助下,带领学生到各行各业参观、采访、搜集资料、体验生活,使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更真切。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11 课《四通八达的交通》,教师精心设计了《高铁的前世今生》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的叔叔阿姨们走进校园,让学生们明白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历史阶段以及不同的形式,尤其是高铁设计、制造、运行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在充分感知现代交通发达和便利的同时,深深感受到国家交通的发展变化,自豪之情涌上心头。

三、不断优化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与自己、他人和社会环境的互动中逐步形成的。学生的道德认识从活动与交往中获得,道德情感通过活动和交往来体验、感悟,道德行为更是在社会的交往与活动中传递、模仿、学习和形成。因此,生活化的课堂就是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起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讨论、辨析、调查、游戏、角色扮演、两难选择、项目学习、制作图表等。

所以说,活动化是生活化课堂教学最为显著的特征,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教学方式的选择都是围绕着活动展开的。由此,教师们依据教科书内容开发了情境创设活动、明理感悟活动和内化导行活动,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从“感悟”变为“实践”,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最大转化。

1.情境创设活动。兴趣的激发来源于教师创设的具体情境。道德知识、观念、规范是抽象的,必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在面前,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寓道理于故事之中,或让学生直接表演蕴含一定道德主题的小品,或教师有声有色的讲述,或运用多媒体手段制作的道德故事情境,或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创设有移情效应的道德情境。

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第5课《这些事我来做》,课中一个学生分享了他主动帮助妈妈做家务的经历,可是,他的积极行动却被爸爸的一句“你去写作业,让妈妈拖地”所终止。对于这样的生活情境,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你觉得有没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随后,教室内犹如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颗石子,学生对于“家务活人人做—家务活大人做——家务活夫人做—家务活老人做”的现象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最终师生达成了“构建和谐幸福家庭,人人都有责任”的共识。

2.明理感悟活动。在信服中明理,“明理”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关键。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他们生活在社会中,接受来自各方面的道德问题,对各种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但往往片面和不准确。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具体生动地展示教科书中和师生课前搜集的资料,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因素,让他们在令人信服的实事中,感悟、明理。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第7 课《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为了明理,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前调查:搜集自己家的新、旧照片,旧粮票、布票或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等情况并做好记录。通过比较、分析,学生自然、深刻地感受到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得到提升。最后,通过“家乡人生活改变的同时,有没有一些东西是永恒不变的?”这一问题,将学生积极研讨的热情推向了高潮。

3.内化导行活动。道德行为指人们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指导下所采取的行为。这种行为经过反复实践,并通过意志的支配而形成道德习惯。学生所认识和掌握的道德知识内化成道德信念并成为自觉的行动时,道德与法治课才达到预期的目标。

内化导行活动可以分为课堂模拟活动和课后固学活动。课堂模拟活动是在课堂道德教育情境中通过模拟道德生活去体验道德价值和道德实践的教育活动。如模拟同学之间如何合作,如何与人交流,或通过微课模拟现实的生活场景,学生根据所学的道德知识去进行道德实践。课后固学活动是通过实际锻炼的方式以巩固道德观念,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以发展学生实际道德能力等为最终目的。如可以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帮家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听听家长的反馈,并坚持养成习惯,回校后进行汇报,教师和同学进行发展性的评价,可采用教师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综合评价方式。

总之,生活化教学是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能够引导学生关注他们面对的道德问题,辨识他们所接受的道德观念,独立进行自己的道德判断。未来,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师团队将继续丰富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和外延,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有吸引力、感染力,起到入脑入心的作用。

猜你喜欢
生活化法治道德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