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龙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中国和印度是全球最大的两个新兴经济体。近几年随着中印经贸合作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印度投资建厂,印度本土企业也在快速转型升级。2014年9月25日,印度政府正式出台“印度制造”计划,将汽车、化工、信息技术、航空、可再生能源、电子等25个行业列为发展重点,并将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振兴作为其经济政策的两大抓手,10年内要将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7%提升至25%,产业行业的发展迫切需求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也对印度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在此背景下,为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培养在印中资企业与当地产业急需人才,服务走出去企业,2016年,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携手国内知名企业,同金奈理工学院共建印度鲁班工坊,2017年12月,印度鲁班工坊在印度金奈理工学院正式揭牌运行。为保证印度鲁班工坊的可持续运行,有必要对印度职业教育的历史与形成进行系统分析研究。
印度职业教育开始于英国殖民者统治时期,当时,印度工业化程度非常低,生产工具以简单机械和手工为主,工人的作业基本上凭经验,工作效率非常低。英国殖民者和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工业生产,开始重视培养生产工人的简单作业知识和技能,使工人们能更有效地工作。印度最早有文献记录的第一所技工学校(马德拉斯的古因迪(Guindy)建立的一所附属于该地枪支机械工厂的工业学校)建立于1842年, 印度的第一所高等技术院校建立于1847年,是在北方邦的卢克里建立的培养土木工程师的托马森工程学院(Thomason Engineering College)。
1.英国殖民地时期的萌芽阶段
英印政府于1854年颁发了《伍德教育急件》,该文件要求将英语作为高等教育官方语言,并提出应尽快着手发展其他类型教育。英印政府相继在印度各地区创办了多所应用技术类型学校,院校规模均较小,且零散式地分布在印度的不同地区,英印政府旨在通过设立技术类型学校,培养为其执政服务的大量公共工程技工人员。
2.独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的初步发展阶段
1947年印度取得独立,为使教育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印度政府对整个教育体系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印度的大学教育委员会和全印技术教育委员会(简称为AICTE)在这一时期建立。自1947年起,职业院校及其招生人数也逐年增加。在独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职业教育受到印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中发挥巨大作用。
3.80年代末以来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印度由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了市场经济体制。印度政府颁布了诸多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提供了巨大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并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市场化办学,使得职业院校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印度政府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另外,在2012年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标志着印度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了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明确了职业岗位需达到的国家职业标准,建立了职业教育纵横贯通的衔接沟通的体系。
印度职业教育体系可划分为两大体系,即职业教育教育体系和职业培训体系,职业教育教育体系主要划分为初等职业教育,在该阶段可实现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过渡;中等职业教育,在该阶段共有三种可供选择的院校,包括职业学校、工业培训学校及综合技术学校;高等职业教育,在经过中等职业教育后,学生经过2-3年的高等职业教育后可获得高级文凭,与我国的高职教育相对应;工程学院,通过4年学习后可获得高级文凭,部分工程学校也可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课程,毕业后获得硕士文凭、博士学位,比如印度理工学院。职业培训体系以职业培训为主,类型形式多样,时间灵活。主要面向就业,隶属于国家技能开发与创业部。每年培训学生逾百万人次,基本覆盖工业化发展岗位的各个方面。
2012年,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于出台了《印度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革新了印度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印度职业教育一次重大变革。其框架包含了各类型、各层次的教育,主要由从低到高的10个层级组成,并建立学分积累体制,实现了“人人、处处、时时”均可学习,并将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企业用人需求的横向融通,而且能够从初中教育阶段开始直至高等教育上下衔接,构建了纵横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
1.重视法制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规体系
印度政府近些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大力发展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保证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规体系。比如,在1987 年颁布 《全印度技术教育委员会法》 ,创立了全印度技术教育委员会,规划和协调技术教育的发展,管理职业教育的规范和质量;2007 年颁布《国家理工学院法》,为成立的理工学院提供额外的资金以及政府支持;2012年出台国家技能资格框架,框架以能力为基础,根据一系列的知识水平、技能和态度能组织了所有的资格资质;2015年出台《2015国家技能开发与创业政策》,旨在为印度所有技能相关活动提供统一框架,统一标准。
2.突出体系框架,搭建了纵横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
《印度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的出台使得印度实现了纵横贯通,进出灵活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即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可相互贯通通,职业教育也可以培养本科及以上层次的技术专家,获得职业教育学士学位。另外,建立了学分累积与转换机制,学生能够在完成普通学校的义务教育之后先去工作一段时间,获得工作经验,然后再回来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
3.产教深度融合,建立了校企合作共同发展机制
印度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提高校企合作程度,包括政府强制立法、企业政策优惠支持、用工需求等优惠措施,规定了校企双方在职业教育中必须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建立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共同发展机制,同时印度职业教育机构也将企业的参与作为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将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作为目标。因此,印度职业教育基本实现了产教深度融合。
4.管办评分离,构建了分权与自治的管理体制
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和技能发展与创业部负责制定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多个机构及部门对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采用分散式管理,通过分权与自治的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职业教育机构的自治权,同时,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参与及第三方监督评价,保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1.印度人力资源两极分化的问题
印度经济快速增长同时,也面临着技能人才的短缺、人力资源两极分化等问题。一方面,印度拥有一支精通英文、业务精湛、与国际接轨的“精英”队伍,主要集中在IT、金融等行业,重视精英教育,大力发展以产业导向的信息理工学院;另一方面,绝大多数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因无法承担学费,选择放弃教育提前进入社会劳动,因此大部分劳动者素质不高,主要集中于作坊式企业或其他低端工种。
2.职业教育办学成本短缺的问题
印度职业教育机构由于办学成本高,短期内又具有较低回报率,大多依赖于政府基金或公私合营企业,职业教育机构教学装备、教学资源的质量较低,规模也较小。另外,大多数印度学生不愿意或无法支付高额的教育培训费用,由于以上原因导致职业教育办学成本极度短缺,职业教育仅能满足少数人较为低端的技术技能培训。
3.产业行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布局不匹配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中资企业在印投资规模越来越大以及印度本土企业的转型升级,新型产业行业在印度发展迅速,但是印度职业教育缺乏相关专业的布局与设置,造成大量急需专业人才短缺,无法满足在印中资企业与本土企业人才需求,尤其是了解中资企业装备的技术员工,根据有关数据,对大多数在印中资企业来说,本地化用工程度很高,很多高达90%以上。
4.印度社会对于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的问题
长期以来,印度重视发展计算机软件IT、金融产业,而忽视了其他产业行业的发展,导致印度的工业化进程较慢,布局不均衡的问题,近年来,印度开始重视其他产业行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但当前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培养的技术人员大多集中于作坊式企业或其他低端工种,同时社会认可度不高、收入较低,大多数人将参加职业教育,学习技能作为最后的选择,因此造成了印度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不大且社会认可度不高的问题。
当前,印度职业教育与其他较成熟的英联盟国家一样,具有完善的职业资格标准及其相应的框架制度,印度学生可以选择在任何时间段内进行间断或连续性的学习,通过学分积累,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另外,印度政府在校企合作、职业教育资格框架、学徒制等方面通过立法的形式推行,提升了印度职业教育的标准化、体系化以及校企合作程度。
从对印度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梳理来看,印度职业教育在古代和近代,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是相近的,尤其在当今,印度职业教育在某些方面呈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因此,在与印度开展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不能仅仅是单纯的输出,应在合作的过程中注重搭建交流平台,取长补短,相互提升。
近年来印度产业经济快速升级,高素质技能人才大量短缺,另一方面,受制于办学成本,印度职业教育规模较小,在与印度开展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应充分分析实际需求。印度鲁班工坊所开设的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工业机器人和机械设计三维建模四个国际化专业是中方院校优势专业,并且也是近年来印度重点发展产业。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这些中资企业对掌握先进的技术技能、了解中国文化、掌握国际技术标准等的技术技能人才存在很大的缺口,因此,印度鲁班工坊在建设之初即调研了解了在印中资企业的状况与需求,并依托中国企业进行组建,在揭牌当日就与中国中天科技印度有限公司等5家大型在印大型中资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为在印中资企业与印度本土企业培养急需人才,印度鲁班工坊一直把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培养中资企业急需的当地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定位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