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扩招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全过程改革研究

2020-01-09 15:59卢育英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生源政策技能

卢育英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天津 300270)

引言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高职院校扩招100万学生的信息对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同年,李克强总理在考察海南时提出:“希望学校不光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还要通过完善考试招生办法,多招收一些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和农民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在未来两年高职院校要继续扩招200万学生,这些都为高职院校扩招专项工作指明了方向和招生范围。高职扩招是国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模式下结合稳就业、促就业、促发展的就业导向提供给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机遇,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利好消息。但是,扩招后对生源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以及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如何实施符合国家各项政策的教育教学,从而提升职业教育发展质量,贯彻落实国家高职扩招政策,完成高职扩招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国家社会治理方面和人力资源储备方面的目标,这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扩招政策对高职教育的意义

生源结构多样化、规模化预示着高等职业教育将迎来一场大的变革。这种变革涉及到招生、教学、毕业、就业各个环节,对招生政策、招生制度、教学组织安排、课程体系构建、教材内容选编、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设备设施、实训实践资源、学习考核评价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高职院校到了关键时刻,必须改变办学理念、重新定位办学方向、体现办学特色才能在国家扩招政策下赢得新的发展机遇、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一)高职扩招政策对高职生源规模的影响

高职教育将近20年的蓬勃发展,高职生源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趋于平衡。随着一些社会问题和经济领域发展势头的影响,近年来,高职生源或多或少有了一定的减少。这种减少和高职教育发展的平衡是一种必然的、可接受的,也可控的。高职扩招政策在短期内极大的增加了高职生源的规模,对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来说,是一种认可,也是一种授予重任。但是高职生源规模的增大也暴露了一些高职院校的一些问题,比如,校舍面积紧张、生均拨款额度低甚至没有、教学资源短缺、教师数量不足等问题。由此可见,克服高职生源规模扩大带来的问题,从而利用好扩招政策带来的利好,是高职扩招政策带给高职教育的基本影响。

(二)高职扩招政策对高职生源结构的影响

高职院校传统意义上的生源包括应届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而高职扩招政策极大的拓展了高职生源范围,将退伍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农民以及各领域在职人员纳入高职扩招范围,使得高职生源规模增大的同时随之而来出现的是面对生源结构复杂的局面。扩招政策下的高职生源结构从年龄层次、受教育程度、社会情况等各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差异化、多样化就造成了高职扩招生源结构的复杂化,从而引起后续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与精准化。

(三)高职扩招政策对高职教育招生模式的影响

由于扩招生源范围的复杂性,这些有意向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扩招生源以前从事的职业和社会环境与他们预期未来从事的职业和达到的层次有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导致高职扩招时的招生模式也与传统的招生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不能单纯像参加高考一样经过特定试卷的考核达到一定的分数就可录用,必须认识到扩招生源群体的多样性,从而制定不同意向专业的灵活的考核方式。这对高职教育招生制度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求变的机遇。把握好这个机遇,将会理顺招生考核的个性化、技能化和精准化,从而使每个有意向进行深造的人员均能顺利接受高职教育,实现国家促就业的基础转变。

(四)高职扩招政策对高职教育模式的影响

高职扩招生源规模的突然增大和结构的复杂多样,导致高职院校在长期的传统高职教育模式下要适应突如其来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传统高职教育模式是一个冲击,如何在保障原有生源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创新适应复杂多样的扩招生源人才培养,是高职扩招政策对高职教育模式的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决定了高职扩招生源的招生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路径,只有开发出适应扩招生源的全过程管理模式,方能利用好高职扩招政策,使高职教育进一步趁势而起。

二、面向不同生源结构,改革招生制度

高职扩招面向退伍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农民以及各领域在职人员造成生源结构复杂。面对不同于传统高职生源的群体,如何才能通过扩招考核,进入意向高职院校进行学习,这里将把扩招生源根据职业规划和未来定位进行区分,从而面向不同生源结构,改革招生制度。

(一)定点定向,精准制定教育扶贫招生方案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高职扩招生源里有一定规模的人员试图通过扩招政策学习职业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为我国的脱贫攻坚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在这些人员咨询扩招政策和专业时,做好调查,调查其受教育背景、劳动技能、社会情况、预期目标、就业方向、就业领域等综合因素,分专业精准制定教育扶贫招生方案,弱化知识系统性考核,注重技能考核。

(二)定企定员,分类制定企业委托招生方案

针对企业批量进行扩招考试的生源,要积极配合企业,做好生源情况调查,突出岗位能力和岗位技能标准,制定符合企业所需的定制型招生方案。根据不同企业类型及报考不同专业的需要,定制型招生方案的核心为企业岗位核心技能,围绕这个核心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灵活的方案,可以是一个方案的策划、可以是一台机械的操作、可以是一个软件的使用等等。

(三)专业定制,灵活制定个人意向招生方案

对于一些未来定位非常准确,而目前也有固定职业,有一定的专业水平的人来说,高职扩招政策是为他们量身打造的深造的平台和途径。通过高职扩招实现了他们的学历层次的提升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完善。他们会学习该专业领域的更加专业性、针对性、系统性、实用性的深层次的知识和技能,来达到更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技能劳动者。因此,要针对这些目的明确的人,可以灵活制定符合个人意向的招生方案,来促成其继续受教育的愿望。

三、面向不同生源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职扩招政策背景下,扩招的生源结构更加复杂,连续两年的扩招政策具有短期内扩招规模巨大、招生生源多样、培养难度很高的突出特点。面对不同层次、类型的生源,不同类型生源均需达到相同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技术技能标准。在全国高职扩招300万政策的背景下,如何培养扩招专业人才,使其具备新时代社会主义各领域建设和高速发展的技术技能,要通过针对扩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应不同生源结构的人才培养之路、人才考核评价模式需灵活、弹性、多元才能符合扩招要求,达到人才培养目的。

(一)传统学年制向学分制转变

生源结构的复杂性和知识结构的不确定性的局限,使得大多数扩招生源在掌握专业知识时具有了很大的差异,掌握同一项知识和技能所耗费的时长不一样,掌握的程度也不一样。如果按照传统教育模式进行考评,则会使掌握的人浪费了时间或者没掌握的人通不过考试,鉴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改革传统学年制向学分制转变,理解能力强的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修满学分,通过考评获得毕业资格;理解能力一般的人可以花费多一点时间,把知识掌握的牢固一点,从而最终也能修满学分获得毕业资格。

(二)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弹性学期制

扩招生源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职业特点和专业特点制定弹性学期制。根据该专业领域对应的职业淡季旺季,打破每学年两个学期的规定,采取脱产和业余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旺季时专心工作,企业淡季时进行专业学习,这样拓展不同学历层次人才的打造轨迹,在弹性学期制的统筹下实现全面教育、教育公平和稳就业、促就业、促发展的根本目的。

(三)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灵活学习制

扩招生源的结构复杂程度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灵活性,根据实际需要结合学分制和弹性学期制进行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可以依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给予充分的灵活性,只有灵活变通,才能适应扩招生源结构的复杂多样和社会情况的复杂多变。尽可能做到这类人员每个学生每种方案,不受时空的限制,依托所有改革的成果,做到培养标准不变、结果不变但过程灵活多变的特点,最终达到培养目的。

四、制定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协调教育资源与教学质量的矛盾

高职扩招专业人才作为响应国家号召,落实中央部署的重要工作,应研究出一套针对不同生源结构的高职扩招专业人才方案并予以实施,以满足社会需求,缓解就业压力,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出现的教育资源的实际问题,也需要解决。“职教20条”明确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按照“三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来加以完善。人才培养标准如何与复杂生源结构的高职扩招专业人才对接紧密、标准不降,可以通过下面三个方面来缓解高职教育资源短缺的困境。

(一)完善兼职教师制度,提高师资结构合理性

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具备双师素质,在掌握一定的知识体系的同时,也要熟练掌握专业领域的实践技能从而凸显职业教育的培养核心。随着扩招生源的规模扩大,高职院校专任教师队伍的短缺在短期内不能得到很好的补充,可以通过完善兼职教师制度来提高师资结构的合理性。高职教育从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发展路径走来,汇聚了一大批行业内优秀的企业,通过校企合作也建立了深厚的工作关系。要充分利用企业优秀技能人才资源,制定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兼职教师制度来补足高职院校教师数量缺乏的现状,也从知识和技能体系上补足高职院校内部分教师重知识少技能的短板。

(二)拓展教育教学场所,增进办学地点灵活性

高职扩招规模巨大、生源结构复杂,导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比如在校上课会造成校舍面积短缺、生源来校不便、上课时间不合适等诸多问题,而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完成扩招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也是基础所在。因此可以根据生源的类型不同,采取校内开班上课模式、企业开班上课模式,甚至校生认可的其他地点授课模式。这种教育教学场所的改变,突出了扩招生源灵活对待的特点,也增进了高职院校办学地点的灵活性,从而适应越来越复杂的局面,完成国家扩招任务,维护社会稳定,培养更多的符合标准技术技能人才。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教育教学多元性

2020年以来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教学的做法也为高职院校“百万扩招”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高职院校可以在有效整合专业优质网络资源和特色资源的同时,完善线上教育教学机制体制,分析适合线上授课和训练的课程群,利用“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模式,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网络平台、专业软件来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结合线下课程的实施,实行混合式人才培养,促进人才培养效率提升,服务国家“百万扩招”。

结语

随着高职教育在“百万扩招”政策上担负着服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有效促进国家社会治理、提升国家人力资源素质和数量的重任以来,高职院校也要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创新适应扩招人才培养的路径,从提升扩招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和核心竞争力方面来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履行高职院校教育的社会责任。

猜你喜欢
生源政策技能
政策
政策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论高职院校农村生源班级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路径
助企政策
政策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