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事件中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思考
——基于学生工作的视角

2020-01-09 15:52陈芳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6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舆情舆论

陈芳州 韩 冰

([1]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电气信息系 山东·济南 250031;[2]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学团工作部 山东·济南 250031)

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发表观点、传播信息、分享资讯的聚集地,做好大学生舆情引导与应对是当下学生工作的重要方面。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网络舆论数量和密度往往呈爆炸式增长态势。高校要立足自身特点,加强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着力形成线上线下合力,促进公共卫生事件的顺利解决。

1 公共卫生事件中高校网络舆情特点

从2003年开始,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与应对越来越社会的高度关注。如果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在高校中没能得到有效控制,将会造成严重的社会事件。因此,在公共卫生事件来临时,对高校主体特点、舆情爆发时间特征、舆情内容特点及舆情传播特征的把握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1.1 主体特点:以“98后”大学生为主,群体极化效应明显

“98后”成为大学主体,“00后”进入大学,为高校的舆情监管工作带来新挑战。“98后”大学生群体是网络社交的忠实使用群体,个性鲜明、思维活跃,对热点新闻具有强烈的敏感与好奇、喜欢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习惯将信息在朋友圈进行分享与展示。与此同时,大学生易冲动,自控力较弱。当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时,他们会迅速通过网络交流互动,使某种倾向性观点得到强化、扩散。

1.2 时间特点:以秋冬季节为主,正值假期、宅家生活

秋冬季节,是流感、肺炎等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期,临近寒假或正值假期,大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接触网络媒介中的信息,初期,由于大众防控知识的匮乏、形势严峻,网络平台中过度恐慌信息、谣言的暴增,极易造成大学生群体恐慌。“98后”大学生群体在三观未立的状态下,有时对网络热点缺乏正确的评价。居家时间过长,加之早期患病人数持续上升,有很多学生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尤其毕业班学生,出于对毕业出路的担忧与当下情景的无所适从产生焦虑,更有部分学生由于长期独处而感到孤独。在全国各地采取严格的出行管控形势下,随着时间的推移,焦虑、抱怨、无助等情绪无处宣泄,网络平台成为学生情绪宣泄的主渠道。

1.3 内容特点:谣言具有易惑性,边界界定不明

在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初期,网络上充斥着各种不实信息,许多搏人眼球的字眼,蹭热度提高文帖浏览率和热度,加之大学生极强的好奇、从众的心理,使得其成为谣言传播的易感、易扩散人群。

谣言的产生,除了少量是别有用心的恶意攻击,更多的是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误读,由于对专业知识的缺乏、信息渠道不畅、需求的迫切性等原因,普通到如何洗手、佩戴口罩,抑或是什么病毒如何治疗,包含了太多的未知,也掺杂了相当数量的伪科学等错误信息。

1.4 传播特点:信息传播速度,网络舆情极易发酵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传播空间广。大学生是互联网信息平台的重要群体,对新媒体的使用尤为熟悉,习惯于第一时间在网络平台分享和评论,如微信、贴吧、论坛等,这些平台交互性和集聚性均较强。因此,涉及高校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突发事件新闻,往往能通过这些媒体平台迅速传播,若此时被一些不良媒体和个人利用,让谣言进行发酵、蔓延,会给社会防控带来极大阻碍。

2 公共卫生事件中各阶段的舆情风险点

公共卫生事件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相应的,各阶段对应不同的舆情风险点,落实到高校,更有其特殊的侧重点。造成舆情风险的原因复杂,一般主要涉及学生、高校、社会媒体环境三个方面。

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初期,舆论处在萌芽阶段,由于公共卫生事件特征未知性、传播快速性以及应对经验缺乏,大学生往往呈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希望第一时间最大程度上获取关于事件的有效信息。然而,大学生作为信息严重缺失的一个群体,如果无法及时获取有效信息,他们往往会寻求并相信一些不真实的小道消息,以填补自己的信息空白,弥补情绪的不安。事件发生之初,各单位各高校对国家相关政策的理解与落实存在一定差距,差异化应对易引发舆情风险。

在公共卫生事件中期,网络舆情持续增长,新闻评论、分析文章等从初期的观望逐渐发展为增长态势,日益活跃的微信、微博和一段事件的宅家生活催生了一批网络主播与平台写手,呈现出许多生活片段,然而也不可避免的掺杂一些个人色彩与虚构内容,特别是一些有一定订阅量的自媒体账号,产生负能量的情况时有发生,当这些不真实性内容缺少正面回应时,极易引起网络围观,影响他人判断,从而产生网络舆情风险。

在公共卫生事件后期,网络舆情逐渐消退,随着形势的逐渐转好,高校和社会逐步恢复正常状态,然而,高校作为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场所,仍承担着较大的防控压力,往往面临着校舍再分配、课程形式变化、生活秩序调整等,与此同时,随着形势的好转,出行管控放松,学生中往往会出现盲目乐观的情况,产生懈怠甚至不配合的情况,学生的理解与接,配合社会防止事态的反弹,成为公共事件后期重要的舆情风险点。

3 公共卫生事件中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与应对

公共卫生事件中,面对谣言传播渠道多元,学生发声途径多样、舆情环境复杂的现状,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以创新方式提升网络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引导大学生依法发声、理性发声,众志成城,助力社会治理与防控。

3.1 强阵地、建机制,协同联动,发挥组织育人功效

舆情处置和舆论引导涉及多个部门,包含线上和线下,依靠某个部门单方面来管理,很难产生良好效果,需要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协同配合、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从“单打独斗”变为“协同作战”。

在校内,学工部门要加强与党宣传部门的协同连作,形成“校党委主管舆论宣传领导小组+院系级分党委领导小组+舆论工作一线人员(辅导员)+舆情监督员(学生党员)”的四级网络舆情收集和应对机制,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变被动为主动,从上至下形成高校舆情管控的合力。加强校园内部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在与校外联动方面,积极与宣传、网信、医院等部门做好沟通协作,互通信息、会商研判,同时邀请网信、医院等部门为师生开展“云讲座”、“云课堂”,及时明辨视听,提高大学生抵御不良网络信息的自觉性,增强网络信息辨别力,实现对网络舆情的协同治理。加强“两微一端”、抖音微视频、易班等校园网络阵地,打造高校思政教师、学工干部与学生思想交锋和情感交互的平台。强化官方新媒体账号的日常运营和管理,提升主动设置议题的能力,开展相关话题与活动,提升影响力和传播力,筑牢高校网络舆论场。

3.2 知风险、善引导,防范在先,不断提高网络舆论引导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舆情处置和舆论引导工作而言,事前的舆情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至关重要,梳理公共卫生事件发展各阶段可能引发网络舆情的风险点,建立预警性舆情信息库,增强舆情处理能力。

丰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既能够达到引导网络舆论的客观需要,也能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首先,利用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的机会,充分引导大学生知悉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熟知相关政策要求;其次,通过讲述年轻党员的感人事迹,引导大学生理解新时代下的责任与担当,通过讲述正能量新闻故事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鼓舞他们胸怀大志,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再次,发挥党团组织的引领作用,通过“爱国、励志”相关主题教育活动,搭建党团支部、学生组织等多主体的线上交流平台,依靠学生党员开展线上主题党日活动,达到相互鼓励、相互关心的目的,不断提升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在校内形成良好舆论环境。

加强媒体素养教育,增强大学生辨别能力和抵御不良网络信息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自觉主动的习惯。充分利用网站、广播、报纸、宣传栏和“两微一端”媒介资源,引导大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的虚实。鼓励大学生进行新媒体形式创作,弘扬网络正能量,开展"网络文明进校园"、"网信普法进课堂"等活动来提高大学生信息辨识能力、网络使用能力、媒体运用能力,通过开展"校园好网民"、“校园网络风气大调查”等活动,引导大学生理性用网,传递网络正能量。

3.3 育人才、建队伍,找准定位,将舆情引导落实、做细

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尤其加强学团工作队伍建设,发挥辅导员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舆情引导能力。即使不在防控第一线,但要始终坚守在引领青年思想认识、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第一线。密切监测新消息、新情况;同时确保信息传达到、传达好,利用“易班”、班级联络群等,主动引导网络舆情;及时研判日报告、零报告,提高警惕,及时开展学生信息摸排,分门别类做好信息统计。

学生党员是高校舆情引导的重要力量,要注重学生党员“意见领袖”同群优势,线上线下齐发力。学生党员不仅是高校舆情的参与者,更是高校舆情的“助管者”、“引导者”,要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以“意见领袖”身份在学生群体中带动优良风气。在学生党员和学生组织中选拔具有媒体宣传素养学生,成立“校园舆情小组”,进行校园舆情调查,撰写舆情周、月报并及时在学生平台中发布,通过在线问卷调查、设立意见箱等方式,畅通意见反馈渠道,线上线下收及时发现可疑舆情信息,利用“同群优势”和模范作用引导舆情事件往有利方向发展,避免突发事件给学生、学校、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公共卫生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高校舆情风险点不同,舆情引导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这要求高校舆情引导要科学判断、因势而新。

高校学生工作部门要合理引导网络舆情,发挥高校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筑牢网络舆情思想高地。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舆情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舆情
舆情
舆情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