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公益林创新管理和发展趋势探析

2020-01-09 15:19:03李珍
花卉 2020年20期
关键词:公益林林业管理工作

李珍

(山西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坪松林场,山西和顺 032700)

0 引言

现阶段国家开始高度重视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公益林管理工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要想保障林业管理工作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状态,就需要积极地创新和完善管理工作,增强对于生态公益林的创新建设,确保生态公益林在社会以及生态方面获得更多的收益。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而运用相关的林业管理创新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公益林为社会带来更高的发展价值。

1 生态公益林建设存在的几个问题

1.1 树林质量难以满足环境需求

我国对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开始积极地进行生态公益林建设和发展规划,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相关的工作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不过在一部分方面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由于各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差异,存在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一部分地区可能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使得这个地区种植的林木种类比较单调,生态结构相对简单,难以显示出生态公益林意识物种多样性的能力。一部分地区也可能受到人力资源或者是资金的限制,使得这个地区种植林木的数量和这个地区的生产能力难以相匹配,甚至是一些地区的生态公益林的种植密度比较小,进而难以满足相关的需求。

1.2 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生态公益林建设需要具备健全的林业管理制度,要想能够充分地显示出林业部门的作用和价值,越来越多的林业部门都开始高度重视设置相关的管理制度,不过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生态公益林占地区域是比较分散的,所以对于树林的管理和养护还是存在较多的调整,大部分林业管理部门会选择把权利和职责进行统一,在管理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责任不清的情况,管理部门难以及时处理树林建设问题,生态公益林建设效率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不仅如此,林业部门的资金补助制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同地区和环境的补贴政策却千篇一律,有的并不符合当地实情,保障资金补偿的公平性,确保林业部门可以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职责。

1.3 林业工作人员整体素养不高

我国多数的林业工作人员并不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也没有熟练地使用新型护林技术,只是按照自己的工作经验来开展工作,因此林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对于生态公益林建设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林业工作人员思想水平是有所不同的,因此难以有效保障公益林的建设效率。

2 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相关性

2.1 林业产业发展是林业生态建设保护的基础

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从实践中可以看出,大力致力于林业产业的发展,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可能会导致林业产业发展不平衡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引发水土流失、土地安全、气候安全、水资源安全等一系列林业生态保护问题。因此要想保证生态结构的稳定,使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要从林业建设的源头抓起。做出一些有益于生态环境的措施,在保障林业产业的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保护,美化森林环境,也能为人类保留更多的森林资源。使林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促进社会进步和保护生态环境两不误。

2.2 林业产业的发展由林业生态建设决定

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的程度决定了林业产业的发展程度,二者关系密不可分,而且需要进行协调和相互作用。现阶段我国比较多的地区由于生态环境问题造成自然灾害事件,进而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这些影响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而且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在这个时期,林业产业的发展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生态问题的主要表现就是森林资源存在匮乏的情况,林业产业难以正确地进行开发和使用,因此需要增强生态保护建设。

2.3 发展现代林业可以保障生态安全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候需要高度重视生态安全,在这个时期为了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需要营造安全和谐的生态环境。林业发展在许多方面都和国家生态安全有紧密的联系,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土地退化问题比较严重,而且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生态灾害数量持续增多,进而严重影响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人们来说,要保证生态安全必须积极进行生态建设。发展现代林业可以显著增强森林物种的多样性,保护生态多样性。最后,发展现代林业也可以有效应对气候变暖问题,更好地保护生态安全。

2.4 林业属于生产生态产品的主要基地

如今,由于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很大,很容易产生生态产品缺乏的问题,很难为人们提供足够的生态产品。在生态生产时期,要重视生态生产问题,采取措施完善生态生产体系。此外,建设现代林业体系有助于林业更高质地生产生态产品,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3 完善生态公益林管理模式的措施

3.1 创新新型的林业管理方法

要想能够使得生态公益林建设可以顺利地开展,其中需要联系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设置健全的管理制度,针对管理时期不同人员的职责来进行明确以及统一,要是在工作时期出现问题可以使得完成对于工作人员的追责,这样也可以显著提升林业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在建设生态公益林的时候,要想防止树木受到破坏,就需要有效地保障生态公益林转让工作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不仅如此,需要积极地创新和改进生态公益林,在扩大公益生态林之前,需要充分考察和分析附近的环境,联系实际情况来扩大林区的范围,防止产生环境冲突的情况,并且需要分析和当地经济发展土地需求之间的问题,确保能够有效地保障森林生态和经济和谐发展。

3.2 加大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要想使得生态公益林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最开始需要增强对于工作人员的考核,要是工作人员的考核成绩比较差,要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来应对,确保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升。不仅如此,有关的管理部门也能够按时进行培训活动,对员工进行知识培训,确保员工的专业知识储备得到提高。在提高员工专业技能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员工的思想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使其能够保持对工作的热爱,更加自主地进行管理工作。要想能够显著提升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也能够选择按照实际情况来对于林业工作人员开展薪资补助,提升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

3.3 设置完善的工作服务体系

要想能够有效地提高公益林建设工作效率,有关的林业部门也能够选择合理的信息技术措施来设置合理的信息化平台。在林区会涉及对于多种信息收集设施的使用,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可以选择使用信息平台来掌握林区的实际情况,之后选择合理的应对方法来促进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顺利进行。

4 生态公益林的发展趋势

4.1 重视对于林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如今林业管理工作主要就是政府部门来进行指导,把社会当作基础来设置管理体系,确保基层民主的积极性得到提升,使基层民主能够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可以减少林业护理的工作成本,能够显著增强基层民众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在这个时期,也需要积极地分析如何来提升生态公益林的收益,把相对分散的树林区域整合之后统一开展管理工作,通过合理地使用信息化措施,能够充分地显示出林业管理工作的作用和价值。

4.2 促进扶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要想鼓励更多的地区和人们参加到生态公益林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针对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应的补贴政策。如今主要就是按照生态公益林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现国家级公益林每亩补偿15 元,这可以有效地提高该地区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在建设生态公益林的时候,也能够选择发展林下经济。森林在生长的时候比较容易受到害虫的攻击,因此选择养殖相关的家禽等物种,确保可以减少家禽的饲料成本开支,并且能够保障经济收益的同时保障森林的正常生长,这样也有助于增加林农的经济收入。

4.3 提升社会对于林业建设投资的主动性

国家生态公益林建设属于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责任以及义务,政府需要持续提升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来加强林业建设工作。在这个时期,政府部门需要充分显示出导向性能力,指导更多的公益组织来参加林业建设投资,这样有助于应对林业建设资金问题。

5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开始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对于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管理工作是比较重要的,要想能够促进林业建设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就需要积极地创新相关的制度,提高林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政府部门也需要增强对于社会公益组织的指导,确保更多的人员来参加林业建设。

猜你喜欢
公益林林业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学(2021年12期)2021-02-12 07:50:32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浙江林业(2019年9期)2019-11-27 09:20:23
land produces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47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