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顾巍
(中山陵园管理局,江苏 南京 210014)
我国南方地区的竹林分布广阔,既符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黄脊竹蝗近年来已经入侵并对我国的竹产区造成了威胁,这不仅不利于南方地区竹林保护工作的进行与开展,而且也严重影响到了整个生态环境的安全,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具有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顺应生态文明的理念、契合生态建设的要求,必须要对黄脊竹蝗的发生与防治进行必要的探讨,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一问题。
为了能够更好地治理黄脊竹蝗,首先就必须要对黄脊竹蝗的特征与危害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加准确的分析黄脊竹蝗的发生状况,并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对于黄脊竹蝗特征的分析,主要是从其三个成长阶段来进行的,这三个阶段分别如下:①卵:卵呈椭圆形,是黄脊竹蝗发展的最初阶段,一般孵化时间需要50d 左右;②若虫:这是卵孵化后的产物,也可将其称之为跳蝻,其体形除了翅膀外与成虫几乎无异;③成虫:是发展的完善形态与最终阶段,其主要颜色是以绿色和黄色为主,并且额面呈三角形。黄脊竹蝗的具体形态,如图1所示。
黄脊竹蝗的危害性较大,由于其主要是以竹叶为食,在大面积入侵的情况下,会将竹叶全部吃光,导致整个竹林的景象就会呈现出像发生火灾之后那样的状况。在这样的情形下,新生的竹子就会即刻枯死,老竹则在3 年内不会再产出新笋,遭受过黄脊竹蝗入侵的竹子,其内部结构会受到严重的损害,导致竹子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益和价值。与此同时,黄脊竹蝗的入侵也会对玉米和水稻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会造成玉米和水稻减产的情况,严重影响到农民的收入情况和生活水平。
图1 黄脊竹蝗
通过对黄脊竹蝗特征与危害的分析,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害虫的危害不容小觑,因而在认识到其危害之后,必须对其发生现状进行深入的探讨,这里的探讨主要是从黄脊竹蝗的发生原因和发生规律这两个方面来进行。
在对黄脊竹蝗发生现状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详细的探讨,经过认真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黄脊竹蝗的发生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造成的,具体表现为:
2.1.1 监管方面存在问题
在我国林业管理方面,虽然已经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但是在病虫监测与防治工作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和不足。从监管人员方面来看,专门负责病虫害预测与防治的人员较少,在县一级的体系里存在专业的专职人员,然而在乡镇较为缺乏专职人员和专业人员;从监管设备来看,未能采用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开展监管工作,依然主要依据肉眼识别的方式来进行,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对监管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无论从监管人员还是从监管设备来看,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合理之处,进而未能对黄脊竹蝗的发生做出科学准确的预测,从而对其防治效果产生严重的危害。
2.1.2 气候条件积极促进
对于任何一个生物的生长而言,气候条件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样黄脊竹蝗的繁殖也离不开适宜的气候条件。近年来,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冬季的气温与往年相比也有所提高,出现了暖冬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形下,有利于黄脊竹蝗的大肆繁殖。与此同时,夏季的气温也在不断攀升,甚至会出现持续的高温天气和干旱现象,这些都会给黄脊竹蝗的大量繁殖创造良好的环境和适宜的条件。因此,近年来不断攀升的气温,也就是适宜的气候环境和条件成为黄脊竹蝗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2.1.3 化学药物使用不当
目前,在我国的森林中存在一些昆虫,这些昆虫并不是害虫,它们也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然而,在森林中也存在着一些害虫,它们是人们的天敌,因而人们必须努力消灭它们,人们在消灭这些害虫的过程中不当地使用了一些化学药物,这些药物虽然能在一定条件下起到杀死害虫的作用,但是也会对有益的昆虫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会消灭它们。在这样的形势下,人们不但不会合理地消灭掉黄脊竹蝗,而且还会促使其大量繁殖和产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生态圈的破坏,既影响了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也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产生了诸多的不利影响。
2.1.4 控制措施有所欠缺
黄脊竹蝗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是由于控制措施有所缺乏,而控制措施的缺乏主要是由以下两个方面造成的:①在黄脊竹蝗出现的初期,并未能够引起林业管理部门和人员的重视,从而未能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导致了黄脊竹蝗后期的大肆发展,使得受到灾害的地区范围进一步扩大,灾情更加严重;②由于林农的管理不当造成了黄脊竹蝗的危害性持续加大,林农不仅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管理,而且也在经验和技术层面有所欠缺,这都会造成一定程度上造成严重的危害。
黄脊竹蝗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主要表现为:黄脊竹蝗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息息相关,其孵化时期主要是在林间进行的。成虫在产卵时期具有迁徙集中进行的特征,一般选取的位置是在向阳的山坡、竹林茂密以及柴草稀少的地方。此外,大风也会对黄脊竹蝗的发生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会使其迁飞距离大大延长。
在对黄脊竹蝗的发生原因和规律进行了解之后,就必须对其科学的防治措施作出有益的探讨,从而能够提出有效防治黄脊竹蝗的措施,其具体防治措施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体现的:
对于诸多工作的开展与进行而言,完善健全、科学合理的监管制度是其重要的环节和内容。因而在开展黄脊竹蝗综合防治工作的过程中,完善相应的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为了完善相应的监管制度,我们不仅要在乡镇设置专门的监测与管理人员,从而能够更好地预测与防治黄脊竹蝗;而且也要在管理设备和技术方面进行提升,促进管理技术的优化,管理设备的科学化,为黄脊竹蝗防治工作的进行和开展提供更加完善的监管制度。
在这里所要进行的人工清除工作,主要是要在黄脊竹蝗产卵阶段进行的一项工作。根据上述的黄脊竹蝗发生规律,我们可以得知黄脊竹蝗具有集中产卵的规律性,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征,确定好黄脊竹蝗进行产卵的地区和范围,并对这些地区进行一一排查,从而找到黄脊竹蝗产卵的地方,并对卵块进行全方位的清除,在清除工作完成之后,还要进行定期的检查,以确保卵块工作清除的彻底性和有效性,避免再次出现大规模产卵的状况和情景。
以往在防治黄脊竹蝗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化学药物并不符合科学防治的标准,这不仅未能起到防治黄脊竹蝗的作用,而且也对整个生物圈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因此我们必须要在使用化学药物的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黄脊竹蝗的防止工作,这些措施具体如下:①运用人工诱杀的方法,主要是指将黄脊竹蝗喜欢吃的食物投放在竹林内的特定区域,并在食物中掺杂一些对黄脊竹蝗有害的物质,进而可以真正杀死它们;②采取烟熏防治的方法,主要是指利用杀虫的烟剂,对黄脊竹蝗进行持续的烟熏,从而可以有效杀死它们,所有受到烟熏的竹蝗,都会出现一些不适的反应和状况,因而有利于降低其扩散范围。
这里所讲的运用生物链进行黄脊竹蝗的防治工作,主要是指在黄脊竹蝗生存与繁衍的地区,引进黄脊竹蝗的天敌,如:蜘蛛等一些食虫鸟类,将这些鸟类引进到黄脊竹蝗的栖息地,对于消灭黄脊竹蝗具有积极作用,也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程度上的破坏和影响。与此同时,在引进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这些食虫鸟类的数量,还要注意在引进这些鸟类的过程中,为这些鸟类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与栖息地。因而,利用生物链引进黄脊竹蝗的天敌,也是防止黄脊竹蝗的一项有效措施。
综上所述,黄脊竹蝗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必须对其特征以及发生现状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有效、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进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其带来的损失和危害。通过采取上述防治措施对黄脊竹蝗进行科学的治理,有利于降低因黄脊竹蝗的入侵带来的经济损失,从而有助于提高林农的经济效益和水平,也有助于满足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