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镌刻普爱印记白求恩精神永放光芒

2020-01-09 14:12:55袁英红
中国医学人文 2020年11期
关键词:白求恩血透抗疫

文/袁英红

编者按:2020 年9 月27 日下午,第四届中国医学人文大会白求恩精神论坛在京召开,武汉市第四医院党委书记袁英红在会上介绍了医院以白求恩精神为引领,最终战胜疫情,展现了百年医院的责任和担当。

今年早春,我院被确定为第一批全市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救治医院,成为了最早投入抗击疫情的主战场。院党委第一时间吹响“集结号”,全体四医人在白求恩精神感召和鼓舞下,迎难而上,圆满完成了各项救治任务,在医院百年历程中,镌刻下印记深刻的战疫年轮。

1 月21 日,院党委就成立医院抗击疫情指挥部,迅速组建医疗救护、病员转运、标本采集、物资设备保障等8 个专业组。48 小时内,转移数百名在院病人,按三区两通道标准改造出发热门诊、留观室和600余张床位的隔离病区,除夕当天开诊收治确诊病人。后期再次将武胜路院区改造出700 张床位的隔离病区,实现应收、尽收,床等人。截至最后1 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医院共诊治发热门诊患者1.6 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2 千余人次。

医院还承担了多家方舱医院、集中隔离点、社区卫生中心、区养老院、金银潭医院ICU、特殊监管场所等地的医疗救治任务,科室被打散,人员被分散,但以37 个党支部为单元的战斗堡垒岿然不动,党员带头行动,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用实际行动构筑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院党委光荣获评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在院的1 000 余名医护骨干主动请战,申请“到最需要我的地方,最危险的地方去”,并迅速投入战斗。回家过年的90后男护士孟新博,得知医院定点的信息后,三次改签,辗转四个城市,从辽宁本溪“逆行”2 300 多公里,回到护理岗位。像他这样辗转多地返回医院的医护人员一共有十多人。

迎难而上,勇挑重担。我院发热门诊在全市率先实行免费救治,患者蜂涌而至,古田门诊党支部带领团队率先担起救治重担,累计完成门诊1.6万人、输液近1.3 万人次。武胜医技党支部48 小时内创建核酸PCR 实验室并通过验收,为临床快速确诊提供有力支撑。

特殊患者,永不言弃。原血透中心因隔离区改造必须关闭,为了360 余名血透患者治疗不中断,肾内科医护团队连夜开辟新场所,铺设血透供水排水管路650 多米,架设60多个透析机位,医护24 小时轮班,确保血透患者一个不少地延续治疗,疫情期间共完成透析治疗10 000 多人次;后又多方筹措50 多台套透析设备,建成全市首家新冠肺透析中心,为163 名新冠肺透析患者提供了透析治疗,工作量居全市第一。

特别要感谢的是,在我院最困难时期,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招募了数十人的透析志愿者团队,白研会陈少波会长亲自带队与我们并肩战斗近一个月,帮助我们渡过难关,取得了重要战果。

应急物资,全力保障。党务干部骨干组建物资募捐保障处团队,24 小时连轴转,累计落实医疗保障物资捐赠2 800 余批次,极大地缓解了抗疫初期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的短缺情况。

精神鼓舞,凝聚力量。疫情期间,院党委积极宣传先进典型,强化典型示范作用。共刊发抗疫新闻稿件400 多篇,其中超过一半稿件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环球电视网等国家级媒体刊发播出,向国内外传递了四医人的抗疫好声音,近百篇稿件被学习强国平台收录。肾内科董骏武主任带领团队超负荷运转保证血透患者生命安全的事迹在《健康报》头版头条刊发。

如今,我国疫情防控已经取得决定性成果,从抗疫战场退下后,这股贯穿抗疫的精气神依然深深植根于每个四医人的心中,并成为我院历史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后疫情时代,医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加坚定地高扬白求恩精神的大旗,为医院的改革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

要坚持党建引领。无论是“战时”还是“平时”,党组织的坚强领导都是不可或缺的坚强保障。院党委将统筹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初心写在行动中,让使命落在岗位上,做到支部时时在推动,党员处处在践行,让白求恩精神体现在推动医院建设发展各方面、全过程。

要坚持弘扬抗疫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经历了抗疫斗争的洗礼,让我们更加深刻地领会到,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其要义就是要一以贯之地践行白求恩精神,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植根于全体医务人员心中、体现在医疗服务的全流程,以极端热忱服务人民,以精湛技术拯救生命,为人民的健康生活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要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医学是严谨的科学,也是抚慰人、帮助人的人学。医学技术有边界,对人的关怀则是没有止境。培育合格的医学人才,必须专业技术和人文关怀齐头并进。我们将积极探索创新,在医疗实践中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努力践行那句医学界的名言: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既治好病,更暖人心。

要创新方法,力推白求恩精神发扬光大。要充分挖掘白求恩精神教育基地的新功能,加大白求恩式好医护的正面典型宣传报道,打造更丰富多彩更有吸引力的活动和载体,让更多的有志人士汇聚在白求恩精神的旗帜下,为人民健康事业作出新贡献。

猜你喜欢
白求恩血透抗疫
纪念白求恩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02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环球时报(2022-03-24)2022-03-24 19:22:16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健康之家(2021年19期)2021-05-23 09:10:44
超声对规律血透患者造瘘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王俊秀:村民们心中的“白求恩”
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08-24 07:35:14
白求恩给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支部建设(2019年36期)2019-11-19 09: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