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 陈宇婷
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早晨,人类的记忆最充沛。因此,早读对于学习语文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结合教育经验,讨论一些小学语文早读课效益提升的策略。
由于对新课程的理念理解的偏差,校领导、任课教师和学生不同程度地认为小学应重视阅读、写作以及思维能力的训练,早读、朗读就是“小儿科”,以至于早读课变得单调、乏味、低效。多数语文教师未能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早读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还不明确,很少在早读课上花心思,他们认为早读课就是自习课,自己只要管理好纪律与安全就行。不少教师是迫于学校常规管理制度的考虑,到岗走过场。
早读课时间短,读什么,怎样读,学生甚至教师都缺乏明确的目标,茫然不知所措,随意性、盲目性充斥早读课的实践中。布卢姆曾指出:“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而目前早读课的弊端之一就是不知道早读课要完成什么样的学习目标。早读课放任学生漫无目的地去读,岂不知这是一种“回圈”式不求甚解的学习法,是非常低效的。学生面对诸多要求背诵熟读的课文段落,束手无策,无从着手,不知最该读哪里,背什么,读多少,完成于何时。学生大多数迫于教师的压力才象征性地读一读,教师人一走便乐开花,各行其是。
经历了十年磨练的学生已经对“早读”感到索然无味,或者摸索出了自己的早读“真经”,只是为读而读,表而上阵势浩大,实际上滥芋充数,犹如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教师多数走形式,只关注是否在读,对早读课成效的关注度不高。长此以往,非但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鉴赏能力难以提高,恐怕学生对语文早读的兴趣甚至对语文的兴致也会逐渐萎缩。
为了让学生调整对语文早读的态度,必须首先充分了解早读的重要性和需求。通过让他们从心里认可早读的作用,才能够将早读的效果发挥出来。
1.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中医认为早起会导致体内阳气的形成,所以即使早起的人在起床前仍感到困倦,但是起床活动一会之后就会很精神。反之那些不早起的人则会很没有精神。晚起相反会很累。之所以会导致这个结果,是因为他们没有早起,体内的阳气没有形成。由此可知,早起对人身体有益,而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有益于其身体发育。此外,处于刚刚睡醒状态的学生在早读课上,快速大声地朗读,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恢复情绪,表达胸腔之气,并使大脑皮层从阻塞状态变为兴奋状态。一旦他们进入令人兴奋的早读状态,他们便会或多或少地从中受益,同时激励周围因害怕丢脸而不敢大声朗读的学生,从而使所有学生都拥有强烈的朗读氛围。如此一来,如果在第一节课有常规课,学生也有足够的精力。
2.语文作为语言学科需要大量的实践和记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早晨是一个人一天中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大脑记忆的四个高峰中的第一个。整夜休息后,大脑没有新的记忆问题,此时记忆效果是最佳的。这个时候大声朗读诗词、语法、词汇、短语、优美课文,可以得到很好的记忆效果。
3.以上两点是客观原因。很多学生都知道这一点,但是他们可以从心底拒绝早读。这就需要结合Krashen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设进行解释了。Krashen认为情绪因素是可调节的过滤器,可让语言学习者自动通过或阻止通过语言。只有过滤掉语言输入后,大脑中的语言感知机制才能被大脑吸收,最终获得学习语言的能力。因此,如果学生不愿接受学习,又过度焦虑或不自信,过滤器将被关闭,言语输入将变得困难。如果学生有动力,有足够自信,不焦虑,语文就会很容易被获得。因此,可以通过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语文学习的信心,从而帮助其减少学习语文时的焦虑感。
心理学家说,学生及时看到进步,可以激发努力工作的动力,并增强他们对努力学习的态度。俗话说:“心中喜悦,则其进不能已”。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书《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能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的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如果没有给学生提供清晰的早读任务,那么他们就没有早读压力,并且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早读的好处将微乎其微。在进行早读课程之前,前一天在黑板上写了一项具体任务,例如背诵某一篇文章。首先,要求具有较好发音和语调的学生在课堂上范读两次,然后确保班级朗读两次,并具有正确的发音和语调,最后给学生自由朗诵的时间。目标明确后,学生就会更有动力去早读,记住早读特定的任务。采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早读能力。例如,语文知识较差的学生需要能够朗诵文章;优秀的学生需要背诵全文。各个级别的学生都完成了早读任务,并且学生在早读中有成就感。
安排了早读任务后,就需要进行督促,帮助学生落实。在小学早读课程上,教师经常听到学生大声朗读的声音,但是没有办法判断他们的早读质量,他们是否能够达到早读效果。因此,除非确认早读的效果,否则就不清楚学生大声阅读的目标。学生想读哪里就读哪里,会浪费宝贵早读的时间,而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教师可以结合各种任务组织进行早读,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早读,真正提高早读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级别:学生阅读效率低,阅读效率低,阅读效率高。高效的学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重复他们想阅读的课文,然后组织他们学习其他课外章节。对于普通效率阅读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需要重复安排的内容,其余时间可以安排学生默写文章,从而加强记忆。对于阅读能力低下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花2~3个早读课的时间,让这些学生充分地阅读文章,从而不断改善此类学生的阅读过程,不断地缩短这些学生的阅读时间,巧妙地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不同任务的安排下,学生能够产生对早读的兴趣,喜欢上早读课程,能够通过早读走迈文章的作者,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综上所述,当前教师、学校以及学生自身对语文早读课缺乏重视,小学语文早读课普遍呈现出效益低下的现状,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早读课的观念淡薄、目标不明确以及重形式轻实效。针对这些问题,应该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早读态度、给学生明确早读的任务,使学生找到读背的成就感以及加强监察,重在落实等方面继续改善。以此提高小学语文早读课的效益,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