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人成效

2020-01-09 13:10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队伍协同

刘 洁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学工部,浙江 宁波 315211)

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主要的特征。党中央明确指出:“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1]教育部党组在2017年制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完成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顶层设计,充分挖掘了与学生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十大育人要素,构建了一体化育人体系。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又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明确提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贯通学科、教学、教材、管理等各体系,全面提升育人成效。如何建立并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尤其是核心力量之间的协同合作,是实现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地见效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在党中央和相关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下,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全面实施,“三全育人”的工作机制在各高校广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不断向“大思政”工作格局迈进。然而,在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上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育主体缺乏协同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系统内部,包括党政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系统内部的两支骨干力量。思想引领、价值观塑造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和担当,因此两支队伍之间具有较强的共性和互补性。而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系统内部,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这两支主力队伍内部缺乏横向沟通与协作机制,长期以来各自单肩作战,无法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思政课教师往往局限于教材、课堂,缺少对大学生日常行为特点及思想动态的了解,因此难以回应学生的现实生活问题。而辅导员在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以及科研项目申报中,往往因为理论研究的薄弱导致发展有限,这就造成教育资源无法及时得到共享,以致教师的协同育人积极性也无法得到提升。

(二)教育载体缺乏联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指传递和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使得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产生互动效应的一些活动方式。随着社会发展的深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不断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总结了十大育人体系,这十大育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载体,如课程、实践、文化、网络、心理服务等。其中不同的载体往往包含着共同的育人元素,然而因为这些载体是分属不同部门和岗位的工作任务,各部门单兵作战现象居多,很难形成协同合作、取长补短、资源共享的育人机制。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高校党委领导层站在学校发展全局的高度,整合资源,做好顶层设计,使思政教育各载体之间形成联动效应。

(三)教育方式缺乏创新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从时空角度来看,除了课堂,网络已然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当前,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在教师职称评定方面,多数高校尚未将网络文化育人成果纳入考核范围,因此教师在运用网络新媒体进行大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方面积极性并不高。在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方面,优质的思政教育资源未能在学校之间共享,思政教育资源库未能像专业课程资源库那样得到全面开发和建设。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实施策略

(一)“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挖掘思政元素让知识有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一方面,要根据时代、国情、学生特点等诸多变化因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实践、教学技能方面不断改进和优化,使“思政课程”紧跟时代脉搏,凝聚社会共识,传播主流价值观,激发学生心理共鸣,培养出拥有强烈爱国情怀、崇高民族自豪感和坚定理想信念的大学生。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各类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的德育元素,如理想信念、诚信、感恩、爱国、法治意识等,并将这些内容润物细无声地在专业知识的教育中教授给学生。如在服装、机械、机电等专业教育中,注重引入爱岗敬业、大国工匠的人物故事,教育学生要向行业里的优秀前辈学习,精益求精,励精图治,将职业理想和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从小我到大我,培养学生爱国创新、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如在艺术类专业教育中,鼓励学生结合时代、国情的主旋律进行艺术创作,涵养学生心灵,培育学生以艺报国的崇高理想。

(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拓展育人空间让理论更亲切

目前,高校育人空间主要由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组成。第一课堂主要以培养学生理论素养和解决育人过程中的相关认识层面问题为主。毛泽东曾说:“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他们。”[3]287第二课堂是在第一课堂之外开展的一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开放性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如果说第一课堂是认识的主渠道,那么第二课堂就是实践的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创造各种条件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在育人方向、育人内容和育人方式上同向同行、共同发力,充分形成育人合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是育人方向上要协同。无论是第一课堂还是第二课堂,都离不开一个根本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都是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子系统,都离不开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第二课堂作为道德培育的具体实践阵地,要以第一课堂为指引,使得开展的各项活动具有思想性、教育性。二是育人内容要协同。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拓展,如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展开,第二课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自觉将这些理论知识融入各项教育活动,让理论在亲身实践中接地气,深入人心。如很多高校在辩论赛、主题党日活动中,围绕形势政策课上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交流。三是育人方式要协同。共青团每年寒暑期组织大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同样有一定比重的课程实践任务。思政课教师可以将思政理论课程中的实践环节与共青团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参与指导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这样既能提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科学性,又能使课程实践环节在经费上得到更好的支持。

(三)思政课教师和学工队伍协同育人,整合教育资源合力画好同心圆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系统中的两支核心队伍,思政课教师和学工队伍在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及工作方式上具有很多共性。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是思政课教师和学工队伍共同的育人职责,两支队伍都致力于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深化两支队伍之间的协同合作有助于资源共享,提升工作动力,发挥各自最大效能。一是构建协同工作机制。高校党委可设立思想政治工作部,统筹管理协调学生工作部、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有关工作。在管理运行中,让各自工作职责中存在重合部分的部门协调合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高校要切实确保两支队伍师资力量配齐配足,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并推动两支队伍协同发展。二是加强队伍间的交流互动。每年拨出一定经费用于学工队伍诸如考博、访问学者等专业进修深造,同时在党委领导下的相关职能部门中设置一些岗位,用于思政课教师挂职锻炼。鼓励两支队伍共同进行科学研究,组建两支队伍共同申报各级各类科学研究项目,协同攻关。定期举办思政工作沙龙,积极推动两支队伍之间的交流。从思政课教师的研究中,学工队伍可以获得思想政治专业前沿问题和热点话题的理论思考;从学工队伍的工作经验中,思政课教师可以获知当前青年大学生最新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队伍协同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01—02合刊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第二课堂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还剩多少人?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