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构建课程育人新格局
——以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汽车工程系为例

2020-01-09 11:35乔淑娟
科教导刊 2020年30期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课程思政

乔淑娟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吉林·长春 130122)

0 背景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求其他各门课程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为了打破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藩篱,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各高校纷纷开展了“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笔者所在的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于2018年10 月24 日发布的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方案中正式提出,要大力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工作,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为推进实现这一教学改革目标,学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遴选一批专业课程进行了改革试点工作,笔者所在的汽车工程系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概论、车辆工程专业导论等两门课程被列为学院“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课程。2019年,首批专业课试点课程完成验收工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持续推进。同时,我院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方案中还提到,要着力构建一体化、多元化、常态化、系统化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即“三全育人”体系。2019年底,经申请,汽车工程系被学院列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系。在着力构建我系“三全育人”体系的工作中,经多方研究,最终的发力点放在了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这项工作上:计划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导向,突出推进课程育人,多方发力,最终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体系。

1 围绕“培养人”这一根本任务,理清改革工作思路

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教育要求大学要回归大学的本质职能,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因此,“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也只有“培养人”才能作为高校的中心工作。基于此,笔者所在的汽车工程系“三全育人”工作小组确定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足我院实际,结合汽车工程系的专业培养特点,以“课程思政”为导向,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引领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不断完善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紧密融合,保证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合力,构建课程育人格局、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2 明确育人目标,确保育人效果,推进专业课程育人

2.1 明确的培养目标是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的前提条件

培养出高质量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因此,学生的学习结果是检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试金石。学习结果不仅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即德育和素质的要求。①基于此,我们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之际,拟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列为首要人才培养目标,将思想素质、理论知识技能等内容列入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整体人才培养方案的德育目标明确了,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课程中的德育目标,即如何将人才培养的德育目标融入专业课程。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倒逼”策略,先解决课程教学大纲的改革,即先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教学大纲,通过教学大纲的“课程思政”改革倒逼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课“课程思政”目标的改革。目前,笔者所在系已经完成了两个专业22 门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并且已进入课堂试验阶段。大纲中“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明确,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紧紧围绕“课程思政”目标施教,学生也能明确所学,教与学双方形成了良好互动。

2.2 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

根据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的总体规划,以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为基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能力,发掘课程育人思政元素、修改教学大纲、优化教学讲义和课件。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在知识讲授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引导学生积聚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重点引导学生养成求真、求新、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肯吃苦、肯务实、求上进的卓越品质,在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方面多下功夫,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内外兼修、能文能武、一专多能的人才。

我院汽车工程系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两个专业经过几年的发展,课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且实践性强。因此思政教育可结合具体的专业课程内容巧妙灵活地进行。例如:《新能源汽车结构》教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结构和特点,还要将我国市场自主研发的最新的主流车型比亚迪汽车、北汽新能源汽车、吉利新能源汽车等的最新结构、最新技术进行分享,拓宽视野,培养学习兴趣,树立专业自信心,为今后进入职场奠定基础。

2.3 探索适合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革新

(1)案例教学法。授课前,教师根据讲授内容选择密切相关的企业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所授课程内容。例如在《汽车制造工艺》专业课堂,老师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内成员研讨案例,通过这种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

(2)情景教案法。在《汽车评估》的课堂,教师将教案中的项目任务变成工作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力求模拟出真实的工作环境,通过对话和行为,将思政内容融入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坚守职业道德。

(3)分析讨论法。在《汽车专业概论》课堂中,通过讨论和分析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例如:我国汽车工业如何发展?进行自主和合资正反论述,让学生们明白走中外合资的生产道路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国汽车工业要想成为世界汽车强国,就必须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断的发展和壮大。

2.4 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笔者认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检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果的试金石,能够对改革起到很好的检验和指引作用。针对教学改革的不同环节,拟设定以下评价体系:在专业课程建设、教学组织实施评价体系中,应当将“价值引领”功能的作用发挥作为第一要素;在专业课程大纲、教学方案、教学课件甚至讲义等教学文件的审查中要注重“知识讲授和价值引领”作用的同步实现;在专业课程思政的具体评价方面,要使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可查,思政点结合较好的要做好宣传,有问题的要及时整改。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评价时,应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时纳入评价体系,如目前我们正在实施的智育、德育、体育、精神文明等评价项目。

专业课教师要从根本上认清自己的职业身份,要做好思政育人工作,首先要认同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努力使自己成为党的先进理论的忠诚信仰者和坚定支持者,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承担思政育人的任务。

(1)注重修身养德。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句话从专业水平和道德水平两个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课教师身负“专业知识传授”和“道德价值引领”的双重职责,可谓任务艰巨,专业课教师既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又要不断进行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还要不断学习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提升自身的“课程育人”能力和水平。

(2)革新育人观念。专业课教师要对传统的“教书育人”理念进行重新认识,充分理解“教书”与“育人”的内在统一,即“专业知识讲授”和“思政价值引领”的内在统一。基于此,专业课教师要在教书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育人能力,要认真研究,深入挖掘专业课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

(3)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大主体,其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要实施“课程思政”,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主导,教师要在教学活动开展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研究教学方法,做好课程设计,研究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行为和语言,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政教育;课堂教学结束后,也要不断跟进学生的思政学习和领会情况。

综上所述,在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和教师课程思政理念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的触角将会不断伸向我系各个专业各门课程,进而有力推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为我系乃至我院“三全育人”体系的建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注释

① 陈翔.高校“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人民网,2020-01-08.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课程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