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0-01-09 10:10史小慧李映明袁小亚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4期
关键词:物理化学课程思政育人

史小慧 李映明 袁小亚 周 超 李 力

(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重庆 400074)

0 前言

2014年9月9日上午,习近平在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有理想信念,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体现了思想育人的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将“有理想信念”放在“四有”好教师标准的首位,体现了思想育人的重要性。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开启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浪潮。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我国高校的传统专业正在以新工科教育理念,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观念、教学制度等进行改革和探索,借此改革机会将传授知识和德育教育相结合,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具有坚定信仰、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价值取向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1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建设

《物理化学》课程是我国高校化学、化工、材料、生物、环境、能源、食品等众多大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以丰富的化学现象和体系为对象,大量采纳物理学的理论成就与实验技术,探索、归纳和研究化学的基本规律和理论的一门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思考物理化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努力做到传授知识与思想育人的同向而行。

1.1 根据“课程思政”理念编制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者大部分都是大二的学生,经过大一一年综合基础课程的学习和对大学生活的适应,部分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会发生变化,有些学生爱学习,有些学生开始放松学业,因此给大二学生上课的老师更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物理化学作为四大基础化学之一,其理论强,授课对象广泛,因此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基础化学水平,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也有重要影响。教学大纲作为一门课程的教学纲要,物理化学课程改革的首要内容就是根据“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对已有《物理化学》教学大纲进行修改,结合物理化学课程的特点、不同专业对物理化学课程的需求以及课程思政的内涵,在坚持以知识传授为主导的基础上,对课程的教学任务、内容和深度进行修改,弥补以前大纲中仅包含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任务的不足,充分体现思想育人的教学内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至整个教学过程。与此同时,课程教学目标除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外,还应加强素质目标的培养以及增加学生的情感和价值目标的培养。通过“课程思政”引导大二学生努力学习,充分利用大学时间充实自己,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为学生踏入社会奠定基础。

1.2 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教学内容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正是如此,在细小处落实德育教育,不能归于理论化,更不是灌输思想政治理论。下面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例进行教学与育人同行的探讨。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描述的是能量守恒,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形式,它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不变。在讲授这一内容时,可以从学到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发挥作用的角度出发教育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很多学生学习综合基础课程后感觉不知道该用在哪里,我们可以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能量守恒定律并计算出热功当量的人迈尔作为切入点进行德育教育。迈尔是一名医生,1840年2月到1841年2月作为船医远航到印度尼西亚。他从船员静脉血的颜色的不同,发现体力和体热来源于食物中所含的化学能,提出如果动物体能的输入同支出是平衡的,所有这些形式的能在量上就必定守恒。之后迈尔又自学了数学和物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论点,最终在1842年他发表了《论无机性质的力》的论文,表述了物理、化学过程中各种力(能)的转化和守恒的思想。虽然在当时这篇杰作并未被重视,但现在却被世人所熟知。所以知识不会凭空消失,很多不经意的场景下都会用到,如在跟同学或老师关于某一观点进行聊天时、生活中运用技能的过程以及相应的决策等,这都是所积累的知识融会贯通的结果。以此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明白没有无用的知识,并以此激励学生要学好基础知识,努力提升本领,成为“新工科”视域下高级技术型应用人才。

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引子,从环境角度出发呼吁学生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的使用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能源都是有限的,很难再生,如果一直开采耗用地球上有限的资源,总有一天资源会殆尽的。以此鼓励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减少对地球资源能源的滥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冲击。物理化学作为材料、能源和环境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利用所学知识,强化基本技能,了解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利用交叉学科知识,开发新技术和新装备,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奉献力量。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仍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德育教育是融入课堂,不能占领课堂的主阵地。目前知识传授仍是以老师传授、学生学习消化并吸收的显性教育占主导地位,但德育教育是对学生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能强制灌输,以免适得其反。

1.3 加强自身修养,提升教师德育水平

如今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相对复杂,学生缺乏对政治政策和时事形势的关注,加上网络文化中的不良文化以及就业等因素的影响,加大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难度,这也凸显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重要性。在有限的时间内同时完成知识的传授和德育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帮助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敏锐的政治意识。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政治学习,提升德育水平,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职业道德和教书育人实践的知行合一,是提升师德水平根本途径。工科专业课教师“思政元素”相对较多,有专业理论、专业实验和专业实践的教学,工科专业教师需多挖掘德育素材,平时多看新闻和国家时政,了解最新的思想动态,将国家的最新的精神准确传递给学生。此外,教师通过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和科研水平、提升自身形象和人格魅力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高校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命。

1.4 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课程考核是测试学生对已课程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当“课程思政”理念进入教学大纲、引入课堂后,现有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中也应加入对学生思政能力的评价。考核方式不仅仅局限于期中或者期末的考试内容,可在平时的过程考核中关注学生的学风,学生可以自评或者学生之间互评,以便多方考察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如在教学过程中或者相关的考核测试中,设计一些带有思政元素的无标准化答案的论题,通过对论题内容、形式和评分标准的设计,考察学生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结合思政元素分析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批判精神、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对问题的关注点和论述内容,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反馈至教学课堂,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借助自然科学关注社会发展和相关民生问题,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 结束语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知识教育的全过程,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课程思政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之前只注重知识传授,不重视课程育人的问题。教师作为教育改革主体,应该积极探索适合新时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深入挖掘物理化学课程中自然哲学、意志品质等思政元素,将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有机融合,将思政课程体现在物理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猜你喜欢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物理化学课堂教学改进的探索
Chemical Concepts from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Origin of the cis-Effect:a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of Doubly Substituted Ethylenes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