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颜畅
(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天津 300112)
近几年,为了获得观众的认可并能帮助观众更好的接受新闻内容,电视新闻媒体也通过改进播报形式,重拾了观众的焦点。从央视、卫视频道再到各个地方媒体,“说新闻”的播报方式应运而生。秉持着“贴近百姓生活,能够使观众更为直观、具体的了解某一新闻事件”为主要目的,各个新闻栏目把“趣说”作为新推或改版的标志隆重推出。当然,所谓“趣说”,由来已久:1996年3月开播的《实话实说》,开启了脱口秀新闻在中国的本土化;1998年香港凤凰卫视的《凤凰早班车》,陈鲁豫的娓娓道来使“说新闻”的方式让观众更为耳目一新;再到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元元的轻松幽默、冷静诚恳,让新闻脱口秀的形式彻底打开了自己的一方疆土。作为一档新闻脱口秀节目的话语掌握者——主持人,作为一档新闻脱口秀节目的标签,对于节目的呈现则更为重要。如何将新闻说的“好”,说的“妙”,说的“生动”,更是对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语言功底的考验。本文,笔者将结合以民生类新闻节目为基础,兼容真实性与趣味性的新闻脱口秀节目《说天下》为研究对象,浅要分析一下《说天下》节目主持人是如何妙语连珠,多角度戏说新闻的。
2008年元月1日,辽宁卫视新版节目《说天下》在原《话说天下》的基础上进行正式改版,围绕“说”字做文章,形成独特的新闻脱口秀节目,而节目中,两位主持人别具特色,其亦庄亦谐的风格,更是将节目诠释的生龙活虎,在竞争激烈的午间时段,取得全国前十的好成绩。那么,《说天下》为何如此受欢迎,主持人是如何发挥自身魅力,将新闻解读的“活灵活现”?文章将从一些几方面进行分析。
如果说主持人是新闻脱口秀节目的支撑,那主持人的语言以及对待不同新闻的灵活判断并将之转化成不同的新闻情绪进行输出,就是整个节目的灵魂。我们常常在思考“说什么”,但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更深刻的命题是“怎么说”1。将新闻价值、个人思考和富有魅力的语言完整的展现出来,语言无疑就是桥梁。而妙语连珠真正的要求更在于要将“思考”、“智慧”和“娱乐”巧妙的结合,《说天下》主持人的固定班底老杨和蝈蝈,他们的语言就打开了这扇“戏说”新闻的大门。
1.把握口语的运用
很明显的一点是,“说新闻”与“播新闻”一个很大的区别是对口语的集中运用。“说新闻”中的口语更为亲切可感,可实现拉近主持人与观众距离,破除电视屏幕障碍,顺利的为受众阐述新闻的目标,比如“今天咱们就说说车站提前预售火车票的事儿”、“老杨和蝈蝈今天给大家伙儿支支招儿”诸如此类,增加了儿化音的同时,在称呼上也变为平等谈话的口吻,使说新闻在亲切的氛围中进行。当然,有些主持人在节目中,不免出现“口语过于频繁”、“漫不经心”、“插科打诨”的语言状态。反观蝈蝈和老杨的口语运用,他们巧妙地避开了随意、啰嗦、粗糙这些问题,即使是口语,也同样吸纳了书面语的严谨、简洁、亲切、文雅且不聒噪的特点,比如“2014年国考招的多,考的少,看似容易,难道就真的容易吗?显然不是,在专家看来,这次国考在准入阶段就非常严格了,所以就压缩了国考报名当中的虚高水分。”类似这样的语句,就兼具了口语的生动活泼和内容的庄重正式,我们也可以看到,老杨和蝈蝈的口语通俗随意,但又讲究得体,主持人说的上口,受众听的入耳,这是语言上的艺术规范,同样也是主持人认真态度与文化功底的体现。
2.幽默风趣成最大亮点
幽默,是一个人最大的魅力。同样英国文学家培根也说过:“善言者必善幽默”。诚然,幽默风趣不止是《说天下》主持人老杨蝈蝈两人的内在个性特点,同时也在语言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节目当中,如果主持人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现场氛围以方便新闻内容的传达,还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树立主持人自身形象,产生更好的节目效果。
纵观老杨和蝈蝈在节目中,语言的表现力可谓是风趣鲜活、真实鲜活,常常将当下热议的话题拿来为我所用,并结合自身实际生活,让观众在获取新闻信息时不觉可造乏味。节目中,尤其是老杨,自我娱乐,自我调侃,玩笑间将自己设定为新闻事中人,附带自己浓厚的感情,他这样恰如其分的幽默不仅表现了自己独具魅力的亲和力,也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3.语言中透露出质朴
“说新闻”这样的节目形式时至今日会受到越拉越多的受众欢迎,除了因为它摒弃了一成不变的传统播报方式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对新闻质朴、直白的翻译。老舍先生曾形容好的戏剧语言是:“必须馅多皮薄,一咬即破,而味道无穷”,同理,“说新闻”语言同样应该如此:通俗、接地气儿,有内容,有质量,又不花哨。《说天下》的两位主持人就是将这个“译者”身份诠释的十分到位。平易亲切,浅显易懂的翻译着新闻中饶舌的专业术语,深入浅出的解读着身边的大事小情,为受众娓娓道来,努力做到让每一条新闻丰富鲜活。
《说天下》主持人对新闻的“另类诠释”同样表现在他们对待不同类型新闻的处理上。针对不同类型的新闻,采取灵活处理的方式,使新闻的传播效果更为明显。
1.民生类新闻
作为辽沈地区最早探寻新闻脱口秀样态的节目,《说天下》的新闻立足之根本就是在于对民生类新闻的解读。首先我们来说何为“民生新闻”?“民生”一词,最早是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个“民”指的就是普通民众。同样,我们翻阅《辞海》中对“民生”一词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而到了现代汉语中,民生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包括民众的基本生存、生活状态、发展能力、基本权益保护,等等。当更多的普通人拥有话语权,民生的传播领域的发展也势在必行,“民生新闻”也就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中。
民生新闻节目最重要的精神内涵就是对受众的人文关怀,让受众在收看新闻消息时有放松的心态,不会产生严肃的压迫感,但同时又要满足受众对信息的求新、求近心理,而这一点,刚好和《说天下》主持人诠释新闻的方式是一致的。老杨和蝈蝈在“说新闻”时带有强烈的本土化色彩和人文色彩,他们以“说”为主,时时刻刻化身为新闻当事人,关注生活细节,关怀社会大众,带着观众的眼睛看天下。对于民生新闻,他们往往还会通过口语化的表达,以解决大众问题为主要目的,让受众在轻松的氛围下接受新闻信息。
2.专业类新闻
对于专业性较强的,类似时政、经济等类型新闻,《说天下》同样有自己独到的解读方式。这种类型新闻往往涉及国家政策和专业领域知识,常常出现专业性词语或冷门概念,普通老百姓很难理解。但无论多么专业的新闻,其所向,都是为服务其民而生的。主持人同样作为新闻工作者,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国家社会信息的重要传播者,理应将深奥复杂的专业知识通过自身咀嚼消化,保留其真实内容的前提下再反馈给大众。老杨和蝈蝈就把握这一点,把国家大事、专业性新闻都尽量“翻译”成老百姓能看得懂的民生新闻。
“说新闻”节目中,除了用灵活亲切的语言将新闻内容传递给受众之外,对所发生的新闻进行适当评论也是点睛之笔,用之得当会起到建立良好社会舆论,辅助青少年等社会群体形成正确三观的社会效果。
1. 评论时注意态度
《说天下》“说”新闻时语言灵活轻松,但这并不代表点评时也能随意调侃,漫不经心。“不能为了通俗而通俗,为了亲切而亲切”。两位主持人杜绝了情绪化的“指指点点”,保持中立、客观的态度,但又始终站在民众和新闻事实的角度,不失亲民的鲜明个性,就事论事,以弘扬真善美为目的,真正做大了“俯瞰一切,又亲近一切”,评论时的态度拿捏十分准确,语言即便生活化些,也能看出都是用心之举。
2.评论的目的何在
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主要是在社会上起引导、监督作用,但更重要的目的是,能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评论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反观如今一些“说新闻”节目,将节目中评论的部分无限的夸张放大,看似目的是加强评论影响力,实则有可能会应该主持人的一方之言左右社会舆论,引起社会矛盾,节目效果也是冗长无趣,并且没有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没有为解决问题铺路。观察《说天下》主持人在作评论时,可以发现是“简短、精粹”的特点,针对每件发生的新闻,平均评论时间都控制在30秒,不会让受众产生被说教的反感,更重要的是,理性评判过后,主持人会根据具体情况借鉴经验,集思广益,还会给出一些具体的做法与答案,时时刻刻明确“说新闻”节目评论部分的定位,很好的辅助“说”的部分。
作为一档电视新闻脱口秀节目,除了对新闻事实妙语连珠的解读之外,对于电视受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主持人个性化的外在特点,一瞥一笑,一招一式,每一个动作都承载着栏目对新闻的理解,对新闻的呈现有巨大的帮助。
幽默智慧的贫嘴大叔老杨和清新活泼的气质美女蝈蝈,这一男一女,一沉稳一灵动,亦庄亦谐的两位主持人无疑为《说天下》博得了头彩。老杨成熟稳重;蝈蝈靓丽得体。同样两人在服饰上也颇下功夫:说新闻的老杨每次出场,多选择色彩多变的衬衫而除去新闻节目中出镜率较高的西服套装,时而搭配灰色马甲,即使是在夏天,也多着简单的体恤衫,更值得一提的是老杨的两样配饰更是点睛之笔,每次出场,必定是手不离扇,且主持台上还会配有一杯或一壶茶水,每每说到厉害之处,不是拍案而起拍案叫绝,让人觉得,有时枯燥的新闻也能听出评书的乐趣。
再看蝈蝈,彩色的衬衫,多选用明亮的红色、橘色、蓝色等,加上优雅的过膝裙,给观众理智、智慧女神之形象感。而与老杨相比,蝈蝈手里的东西却更显俏皮:各式各样的卡通笔,彩色的陶瓷杯子,与蝈蝈本身的气质相比,这样的搭配显得反差萌了些。而在整个画面的结构中,如果老杨是一碗陈酿多年的老酒,那蝈蝈就是一杯香味沁人的果茶,两人如此组合,让人在视觉上感觉更为丰满。
与广播节目形式相比,电视节目在画面上更具丰富性饱满感。镜头前的传播者不只应该通过清晰的语言表达为观众解读内容,更需要利用合适的肢体动作辅助语言,传达新闻意趣,带给观众听觉与视觉上的双重理解。因此,对于新闻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来说,除了较强的语言功能表达外,还要掌握对体态语的把握,根据新闻内容,让面目表情与肢体语言有机地结合,让新闻有一张生动的面孔,使新闻的传播更为鲜活,使观众信服。
相声是我们所熟知的一门语言艺术,以说为主,兼具语言的幽默性与丰富性,且好的相声表演一定是在反映社会实际生活方面下了功夫。新闻脱口秀节目就这一点也应该有所借鉴,如在《说天下》节目中,在主持人的人设上,偶尔就会闪现相声中“捧哏”与“逗哏”的影子。
捧哏和逗哏的关系问题,在一些优秀的相声作品中经常被拿来调侃。不过在艺术现实中,两者之间微妙的关系,也的确会经常拿来讨论。捧哏和逗哏,一唱一和,相互吹捧,把一件本不搞笑的事说的生机勃勃。而这样的形象设定,在老杨和蝈蝈身上体现的不能更明显,老杨相貌老成,幽默风趣,学识丰富;蝈蝈清新自然,在老杨强大的知识体系面前,有自己的一番冷静和睿智。两人搭配,一静一动,一捧一逗,你言我语间,让观众真有欣赏相声之感。
“说新闻”节目的成功,一半的原因在于主持人对于新闻的解读方式。主持人对于新闻内容的解读,涵盖着其自身的魅力与个性。主持人的魅力与个性,为节目本身带来了品牌效应的同时,不应盖过新闻事实本身。过于彰显自己在节目中的表现力,只会走向哗众取宠的境地,这对于新闻事实的传播效果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对于新闻脱口秀节目的主持人,在采取灵活积极的主持方式的同时,也要思考对于“度”的把握。
有些人常常陷入这样的想法中,认为只要能把新闻“说起来”,让观众轻松愉悦的收看并接收新闻内容,完全可以丢掉一本正经,没有趣味的“播报”方式,殊不知,这其实是一种误区,如果主持人抱着这样的想法,只会走向刻意搞笑的歧途,且对于观众,也没有做到新闻信息的准确传达。新闻本身是一回事,表达方式则是另外一回事。一个“说新闻”的主持人,对待任何新闻,都要用“播新闻”的方式做前期准备,再用“说新闻”的方式将其积极幽默的呈现,这才是“说新闻”主持人应该具备的心理状态。
新闻脱口秀节目的节目形式区别于其他新闻节目形式的关键就在于它对新闻可以进行简单畅快、轻娱乐性质的解读,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做到信息的传播。但是,在“说新闻”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能一味迎合受众,避免为了吸引眼球,不惜用夸张轻浮的语气来表述新闻,使新闻丧失了“本真味道”。从这点来看,《说天下》便很值得借鉴,主持人虽然借助幽默的表现方式,但只限于语言表述新闻形式上,对于新闻内容本身,还是做到严肃认真,调侃成分却极少,语气语调上也不显揶揄拖沓,端正了“戏说”态度,维护新闻价值。
《说天下》作为一档相对成功的新闻脱口秀节目,带给我们很多借鉴与思考,尤其是主持人对“戏说”新闻的理解与实践。说新闻这种方式可以说是对新闻传播的一种最自然的回归,而最为节目最重要的符号——主持人,似乎也应该思考一下如何轻装上阵。首先就要做好心态的回归,这其实也是要求主持人要将语言与态度都踏实的降落在大地上,将镜头前的观众真正看做自己说新闻的朋友;其次就是呼唤对于个人修养与专业领域知识提高的回归,主持人个人文化水平不断地深化提高才能应对媒体行业的风云变幻与节目形式多变的要求,也才能在受众对电视不断地需求中站稳脚跟。当然,在新闻脱口秀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主持人不止要一往无前向前进,也要时不时停下脚步看一看,要理性的对待说新闻领域中将“新闻过度娱乐化”这一问题,充分分析新闻价值和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找到相辅相成的双赢途径。总之,主持人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如何能将新闻说的更好更妙,真正达到“戏说”的程度,未来还有更多需要思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