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江苏抚育安婴幼儿保育服务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地方饮食文化教育活动的落实应与地方劳动特征、农业活动特征紧密结合起来,为幼儿提供认知载体,从而不断加深幼儿对地方饮食文化教育活动的认知与记忆。对于年纪尚小的个体来说,单一的概念传输并不能帮助其理解饮食与文化之间的必然联系,在把握地方饮食文化教育价值的同时,教师应从多个途径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优化,为幼儿全面接触与了解饮食文化创造必要条件。
地方饮食文化是基于生活元素发展而来的文化形式。基于此,教师应选择生活元素为载体,引导幼儿在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过程中不断积累饮食知识,提升其对饮食文化的了解程度。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必须”经过生活。教师应基于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开放性特点,开展饮食文化教育活动。
例如,在当前的饮食文化教学活动中,少有教师会将当地的饮食文化作为教学材料带入课堂,其对于地方饮食文化的认知与了解不够全面。部分教师认为,幼儿与当地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长期接触,已经具备了解读饮食文化的所有技能,并全面了解了当地的饮食文化特点。但需要注意的是,低年龄段的幼儿对饮食文化的认知仅停留在“味道”层次,“好吃”,是幼儿对当地饮食进行定义的唯一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以周围的教学环境为主要考量对象,在当地文化中选择具有代表性、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类别进行讲解。以黑龙江地区为例,冰棍儿、粘豆包、酸菜已经成为其民族饮食文化中的“老三样”,教师可从当地的饮食文化入手,为幼儿创造交流、思考的空间:不同的食物有着怎样的味道?不同食物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结合生活中的菜肴与食材,幼儿能对历史、饮食等内容进行积极梳理,从而建立更为清晰的知识结构。部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已经接触到了有关饮食文化的知识,部分幼儿则缺乏生活经验,针对两个不同的群体,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实物展示、饮食烹调等方式加深幼儿的记忆,帮助幼儿了解从菜肴到饮食的演变过程。从客观事物到抽象知识的转换,教师应及时引入生活资源,允许幼儿在生活中吸取灵感,进而为教学活动的深入发展提供必要性支持。
在同一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相关知识比较复杂,对于饮食文化教育活动来说更是如此。教师要帮助幼儿更为深入地了解饮食文化的核心内涵,在饮食、历史、民俗、社会等多个模块之间建立连接,教师应努力打破固化思维,为幼儿创造比对、接触不同世界的机会。在为幼儿导入相应的饮食文化的同时,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力[1]。
例如,饮食文化教育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将地理分界视为主要的教学规划方案,对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文化习俗进行阐述,引导幼儿“从综合角度”看待饮食。以南北方的口味差异为例,南方喜甜、爱辣,北方则喜爱重口,偏向咸口,针对这一文化差异,教师可从南北方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南方湿热多雨、水汽潮湿,需要不断排汗才能抵抗寒意,维持体内的正常温度,避免邪寒入侵,而在北方地区,日照时间较短,平均气温较低,蔬果难以保持鲜度,需要重口调制才能发挥食物的原本味道。而对于东西地区,教师可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角度阐述饮食文化:东方靠海,故沿海地区喜食海产品,西方属于高海拔地区,日照充足,果实甜度高,所以生产瓜果干果。在对幼儿宣传饮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可精确落实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案,如果某个区域的饮食结构较为复杂,教师可将其视为重点讲解内容,对各个区块进行分解,展现县、市级城市的饮食特色。对于饮食文化比较单调的,教师应将其转入到相邻的文化体系中,通过地域对比,加深幼儿的记忆。依靠不同的地域划分方式,幼儿能对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饮食习惯产生初步了解,并根据教师的教学理念建立相应的对比机制,从而提升对饮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饮食文化教育的核心不仅在于帮助幼儿认知,教师应不断尝试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帮助幼儿实践。在中国的文化体系中,素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基于复杂的饮食文化体系,也衍生出了极为复杂的餐桌文化,对幼儿来说,这些“教条”无异于束缚,但只有帮助幼儿从技能、认知等角度对相关知识进行全面解读,才能提升幼儿的知识理解能力[2]。
教师可利用玩具在班级内创设游戏情境,为幼儿创造接触并掌握餐桌礼仪的机会。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为每个幼儿下发碗筷道具,引导幼儿根据生活实践,开展用餐模拟游戏。在初步回忆了家长所教授的餐桌礼仪之后,幼儿会根据生活经验开始“用餐”活动。此时,教师可对幼儿进行观察,将其已经出现的不合礼仪的问题记录下来。在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可针对“餐桌上的无礼行为”组织讨论活动,并对幼儿提出相关问题:哪些行为属于无礼行为?结合家庭教育,幼儿会提出“抖腿”“发出很大的声音”“把筷子叼在嘴里”等,当幼儿能够对教师作出回应时,证明其已经初步理解了“餐桌礼仪”的相关概念。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针对“餐桌礼仪”进行补充,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餐桌礼仪进行讲解。幼儿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复杂的餐桌礼仪知识,基于此,教师可将餐桌礼仪的相关教学分为认知与理解两部分,以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就餐素养与个人素质为最终目标,从而展现饮食文化教育的实际价值。
文化教育是一个表达再加工的过程,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可观察的载体之后,幼儿自身的文化创作能力与感知能力也会随之表现出来。为展现饮食文化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师可举办特色交流活动,在饮食、艺术、智慧三大元素之间搭建桥梁,提升幼儿的文化感知与表达能力[3]。
绘画活动是激发幼儿文化与艺术表达欲望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可将绘画比赛引入饮食文化教育,为幼儿提供表达个人创作能力、对客观物象进行再加工的机会。在教学环节,教师可为幼儿展示不同的饮食文化习俗,提出能够代表地方饮食特色的食物,如南京板鸭、北京驴打滚、陕西裤带面等,并将其作为描述对象引入教学。通过绘画活动,幼儿能利用个人想象力与美术创作灵感对饮食文化进行二次表达,在其特有的童真思想的带动下,各个地区的饮食文化相互融合,彼此碰撞,最终成为美食与文化的盛宴。教师可在班级内发起绘画竞赛,对幼儿作品的文化表达价值、图画结构进行评价,帮助幼儿掌握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特色。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针对颜色、形状等基础知识对幼儿进行指导,从而不断加深幼儿对饮食文化的了解,使其获得感悟饮食文化的可用载体。
饮食文化是我国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落实饮食文化教育,能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中国的饮食传统,为其未来文化素养的发展提供奠基。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利用教学游戏、课堂互动、地方资源发起饮食文化教学工作,引导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下接触并应用饮食文化知识,为个人技能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