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慧敏
阅读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智力活动,它不是机械地重复原文,而是要通过内部语言进行理解,把原文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从而理解和掌握原文。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稳定性比较差,他们不可能对看书这个简单任务保持长期稳定的注意。因而,教师应首先训练他们出声地朗读课文,带点强制性地集中他们的有意注意,然后逐渐培养学生脱离这种被动式的有意注意,最终走向主动式的无意注意,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进行学习。
朗读是阅读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学生通过这种阅读方式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感性经验,并将自己的感受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不断的交流逐渐提高自己的水平,推动思维的灵活性,逻辑性的发展,加强智力的发展。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地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他们会对课文中描写的人、物、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并接受到各种社会性的情感的熏陶,他们会将这些美好的品质转化为对自己行为的要求和需要,积极模仿,从而产生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每篇课文都融入了作者真挚的感情,要想真正朗读好一篇课文,必须深入理解课文,掌握整篇课文的感情基调。教师可以通过听学生朗读,衡量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检验学生的朗读水平。
但部分教师仍认识不到朗读的重要性,在课堂中对朗读教学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从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发展阶段。他们必须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来认识世界。绝大部分低中年纸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简单地停留在故事情节和词的表面意义上。但有的教师在课堂中只一味地自己讲,既不作示范,也不让学生根据理解情况练习。这样,学生没有具体的比较、模仿对象,连自己感受课文的机会都没有,无法深入体会课文。学生不朗读,教师就无法掌握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也就无从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是一个秩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有些教师在课堂中对朗读教学毫不重视,对学生的朗读也不作点拨,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达不到真正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模仿性和易于受暗示性。但有些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对课文所表现的情感把握不准,这种被模仿的后果可想而知。
教师应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采用各种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指导学生朗读,可以遵循启发式的教学原则,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教师可首先让学生自己小声朗读一遍,熟悉课文整体内容,并使学生明确,要朗读好一篇课文,最起码要读得准确,读得流畅。同时要提醒学生,朗读要用接近于生活中自然谈话的语言,不要拿腔拿调,这个问题一开始(从小学一年级)就要注意,一旦形成定势就很难改变。
朗读中的感情,只有朗读者真正产生了这种情感,才能从语调里自然地流露出来。指导朗读时,只简单地要求读得流畅,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学生不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不切实为课文的内容所感染,那么他根本无法真正做到有感情的朗读。因而,教师在朗读前应启发学生从各方面掌握全文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启发性原则进一步进行指导。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自己首先发言谈自己思考后的感受。通过他们的发言,既可以促进学生的相互交流,锻炼他们“说”的能力,也可以使教师从发言中了解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水平,便于进一步指导。同时,热烈的课堂气氛能激发全体学生对课文思想感情的共鸣,为进一步提高朗读水平打下基础。学生发言后,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继续往深层发掘,对课文的重点难点展开联想,这种联想往往能增强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补充和丰富他们的感受,激发他们的朗读愿望。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模仿的样板,给学生启发,还能使他们从中领会准确表达中心思想的语言表达方式。
想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指导他们反复练习是基本途径之一,教师在进行全面指导后,应给学生一个发挥的空间,即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来朗读课文。教师可采用丰富的形式组织学生练习。如个人读集体读、分段读、分角色读等,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学生朗读之后,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适当点拔,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逐渐在实践中掌握朗读的规律,学会朗读的基本方法。要让学生了解,朗读的好坏不是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而是要在深入分析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方面多下功夫,还要反复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好朗读的技巧。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语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通过教师精心的指导,学生的刻苦练习,才能真正在小语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