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限制与语用特征
——基于网络反讽话语的双“语” 分析

2020-01-09 01:41黄小燕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反语礼貌话语

黄小燕

(福建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从词源上看,反讽这一概念最早源自古希腊语eirōneía,意为掩饰、故作不知。对于反讽的研究,除了将其作为一种修辞格进行研究外,还有学者从语用和认知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文旭、曾衍桃、涂靖等将反讽话语与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和实验研究等结合起来进行研究[1-4]。一些国外学者对特定语境中反讽话语的生成意图、使用和构建方式,及听者对反语做出回应所遵循的原则等进行了案例分析和研究,如 Pirkko、Andreas Musolff 和 Jodi Eisterhold 等。这些都大大丰富了反讽话语的研究内容,进一步丰富了其语用和认知角度的研究。

就反讽话语的语用研究角度而言,文旭从反语语境研究出发,将反语语境限制分为两类,即非对称限制(asymmetry constraint)和共同背景限制(common ground constraint)[1]。网络反讽话语作为反语语料的一部分,自然也有其语境限制。本文主要从语用视角切入,研究语境限制在网络反讽话语中的体现,并对网络反讽话语的语用特征进行例证和归类分析。

一、网络反讽话语的语境限制

(一)非对称限制

Sperber 和Wilson 将反讽话语定义为“回声性解释的一种情况”[5]337。基于此,网络反讽话语可以理解为,网络交际中交际一方对另一方的话语意义带有嘲讽或贬抑态度的回声解释。非对称限制指的是“反讽话语是对负面情景的正面评价”[1]。非对称限制在网络反语中体现为“似褒实贬” 的现象。例如:

(1)社会主义巨婴

例(1)是微博号“中国新闻周刊”的网友对“女子抢夺公交方向盘被判刑”事件中的女子的评论。婴孩本是天真、美好的象征,但在这里,网友借“巨婴”来批判讽刺这名女子在当下社会仍以自我为中心,无视法律、任性妄为的行径。网络反语的这种“似褒实贬” 是在非对称限制作用下形成的。

(二)共同背景限制

文旭对共同背景限制的解释为:“听话人对反讽的成功解释在某种程度上需要对说话人过去的经验以及当前的信念有所了解。”[1]网络交际者可以理解他人的反讽话语,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他们对共同事实信息的了解。笔者认为,共同背景知识在网络反语现象中还应包括对共同事实信息的了解,包括百科知识、热点事件等。对网络反讽话语正确理解的结果可以视为是对共同背景知识限制的第一层突破,即理解网络反讽不受原定义下的共同背景知识(对说话人过去的经验以及当前信念的了解)的限制。例如:

(2)所以……红黄蓝才一年多?

例(2)依然是网友对“女子抢夺公交方向盘被判刑” 事件的评论。网友将其与“红黄蓝虐童” 案进行对比,意在讽刺二者刑罚过轻不足以起到震慑效果。熟悉“红黄蓝虐童” 案的网友可以很轻松地理解该评论的意图,而不熟悉“红黄蓝虐童” 案的网友则会一头雾水,或许会将其误认为是三种颜色而已。可见,具有共同背景知识尤为重要。

二、网络反讽话语的语用特征

在网络反讽话语中,也存在部分反讽话语信息接收方不需要依赖共同背景知识的语境就可以正确领会其意图的现象,这一点是对共同背景限制的第二层突破。在缺乏现实语境的网络交际中,这种突破较为常见。本研究将其纳入语用特征中进行详细例证。

(一)网络反语内部信息的不相容性

反语内部信息的不相容性即指反语句子内容本身存在语义对立,听者可以借助这种对立轻松推断出信息实为反讽。例如:

(3)我就厉害了,我的密码连我自己都记不住。

(4)这个回应符合我外交部的风格,没有什么亮点。

例(3)中评论者在“人民日报” 微博评论区称赞自己“记不住密码” 的行为“厉害了”,利用明显的语义对立,让看到这条评论的网友快速定位其为反讽话语,反讽的对象恰恰就是评论者本人自己记性差。例(4)是一名网友在人民日报“2018,外交部这些回应你对哪个印象深刻?”这一微博下的评论。该网友同样是采用了语义对立来达到反讽的目的,通过对正面信息的消极评价,达到赞扬外交部的目的,同时透漏出网友心中的自豪之情。其真正讽刺的对象是那些刁难中国、提出无中生有问题的国家。可见,语义对立在网络反语中具有很高的适用性。

(二)规避非礼貌性话语

Leech 的礼貌原则认为,发话人是出于礼貌需要而采用间接话语进行表达。在网络交际中,网络反语中也存在规避非礼貌性话语的现象。例如:

(5)球王贝利因为身体原因不会参加本次奥运会开幕式,他一个月前刚和女友完婚,不知道怎么就一个月的时间身体就变得这么糟糕,不过他毕竟也是一位75 岁的老人了,祝他早日恢复健康。

(6)棒,川普同志你的最大票仓要没有了。

(7)可以改用华为。

例(5)中,白岩松借球王贝利新婚暗讽其身体大不如前,但紧接着以“祝他早日恢复健康” 表达祝福,后句是对前句“不礼貌” 的补救。不仅较好地减少了不礼貌的话语,还达到了诙谐幽默的解说效果。例(6)与微博话题“中美贸易战” 有关,其实为讽刺特朗普政府挑起贸易战,使美国豆农等利益受损,特朗普将失去豆农所在地区的选票支持。但是,网友并非直言,而是用“同志” 这一礼貌用语来称呼美国总统特朗普,借助礼貌用语规避不礼貌表达,将该话语的反讽效果表现得淋漓尽致。例(7)是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对美媒称特朗普的苹果手机被中国监听时的回应。一句“可以改用华为” 无丝毫不礼貌之处,却一语中的地讽刺了《纽约时报》的假新闻、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等,令人拍案叫绝。网络反讽以互联网和媒体为平台,规避不礼貌话语,让维护人际乃至国际关系的“窗纸” 不至于被捅破,点到即止,在一定程度上不失为一剂维护个人乃至国家立场的良方。

(三)网络反语内容与语境的对立性

语境在网络交际中可以表现为交际方共有的背景知识、事实信息等。网络反语内容与语境的对立性表现为反语内容信息与交际者所知的共有知识相悖。例如:

(8)这样穿戴就是寒风中最靓的仔。(评论央视主持人朱广权被P 图的照片)

(9)来而不往非礼也。(评论中美贸易战中国的“打,奉陪到底”)

例(8)中“最靓的仔” 是用来形容央视主持人朱广权被P 图后诙谐搞怪的形象,并无美感可言。“靓” 意为“俊俏、漂亮”,与P 图照之“丑”形成语境对立,很显然网友是在反话正说,实为反讽和调侃。例(9)中的“礼” 与例(8)中的“靓”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可以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该评论者将美国挑起贸易战之举称为“礼”,显然有悖于语境。故而,该评论实际上是在讽刺美方的“来礼” 行为,赞赏中国的“还礼” 之举。

(四)信息发出方的暗示和非真诚性

反语往往传达言者嘲讽、非真诚性的态度,言者有时也通过一些看似不相关的内容来表达反讽的意图,即通过暗示手段。例如:

(10)三百个赞了!(指“用苹果手机的麻烦别评论” 该评论得到300 个赞)

(11)见识到了见识到了。

例(10)看似仅仅指出“用苹果手机的麻烦别评论”这一说辞得到300 个赞的事实,似乎与原说辞毫无相关性可言,但实际上是在讽刺那些点赞该说辞的网友,因为这些网友和这一说辞的发出者一样认为“使用苹果手机就是不爱国”,而这是盲目爱国的表现。因而该网友的评论实际上是在暗示其他网友“居然还有三百多认同这种盲目爱国观点的人在”,同时讽刺了这些点赞的人。例(11)中“见识” 本是褒义词,但对一个盲目爱国者的行为和话语,评论者称“见识到了”,不符合当下语境,评论者显然不是在夸奖该盲目爱国的网友。

结语

本文通过聚焦网络反讽话语的语境限制和语用特征,归纳出网络反讽话语语境限制同样符合非对称限制和共同背景限制。根据互联网交际脱离实际语境的特点,笔者认为共同背景知识在网络交际语境中应包含“对百科知识、热点事件的了解等”。同时,归纳了网络反语的语用特征,包括内部信息的不相容性、规避非礼貌性话语、内容与语境对立性以及信息发出方的暗示和非真诚性,希望能为相关研究带来启发。

猜你喜欢
反语礼貌话语
学前幼儿反语情绪加工特征及促进作用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印地语反语的构成手段及语用功能研究
“所言非所指”:反语理解的脑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礼貌举止大家学 !
礼貌举止大家学!
暗恋是一种礼貌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