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琰
(泰山学院 泰山研究院,山东 泰安 271021)
归因于泰山在古代社会的特殊地位,关于泰山文化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2019年,泰山文化研究在泰山历史、泰山祭祀、泰山宗教、泰山文学、泰山石刻、泰山民俗文化、泰山儒学、泰山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精神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本年泰山历史研究成果首先体现在关于历史文化分期研究上,周郢《泰山文化历程》分别以政治山、宗教山、文化山、民俗山、精神山为主线,对泰山文化历程简作论述:先秦至秦汉时期,泰山从一座自然山,逐渐同国家政权发生关系,成为帝王封禅告祭的政治舞台;从魏晋以迄南北朝,佛、道进军泰山,促使泰山固有信仰与宗教相互融合;唐宋金元时期,出现了两度泰山文学创作的高峰,泰山学派更在文化史上意义深远;泰山民间信仰起源甚早,明清随着碧霞元君信仰的传播,涌现出泰山进香的高潮。此书总结归纳泰山文化的历史分期,是从整体上把握泰山的成功尝试[1]。
其次,中国第一、第二历史档案馆、山东省档案馆及泰安市档案馆藏有很多与泰山及泰安地区相关的明清及民国档案,数量可观,类型丰富,具有很高价值,本年泰山历史研究聚焦这些珍贵的馆藏泰山文献,产生了一系列成果,如刘恋在整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有关泰山及泰安地区满文档案的基础上,对之进行介绍[2]。周郢依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与山东省档案馆所藏灵应宫档案,考述灵应宫自明代至民国的修缮历程。[3]张素梅依据泰安市档案馆藏《Home of Onesiphoyus》(译名《阿尼色弗孤贫院》)和《山东泰安孤贫院募捐册》,梳理了民国年间美国慈善家安临来和他所创建的泰山孤贫院事迹。[4]除了档案之外,本年泰山历史研究还关注到泰山文物,如《泰安馆藏文物精品集》精心挑选了500余件文物,这些文物涵盖陶器、铜器、玉器、等20种文物类别,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民国,充分展示了泰安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文物遗产。[5]
再次,泰山士人研究。李明杰《泰山平阳名士研究》是泰山人物研究的专门性著作,该书辑录260位新泰籍历史名士,从春秋早期的和圣柳下惠、到晚清举人卢衍庆,历时二千六百余年,可谓是新泰历史上名士之大全。[6]除此之外,另有多篇论文探讨了泰安历史人物:袁爱国分析了炎黄泰山大战及其文化意义[7];周郢据北大图书馆古籍特藏库所藏元代《王氏葬茔之铭》碑拓考述了泰安学正王祯的早期事迹及其《农书》内容[8];卢修龙对金代泰山文士仕宦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金太祖至金熙宗前期,泰山文士多以赏官入仕,伪齐政权废除后,金朝科举取士政策推行至山东地区,成为文士仕金的主流途径[9];魏伯河分析了乾隆年间泰山诗人程鸣岐的悲情生平及创作[10]。
泰山历史建筑或遗迹研究。张欣讨论了泰山石牌楼,指出其浓郁的艺术气息和地域文化特色以及在空间创造和环境布局上的独到之处[11]。聂磊分析了泰山古建筑的文化特色,并提出保护措施。[12]赵兴彬全面剖析了位于泰安市鹿角村的十字穿心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13]
最后,泰安抗战史研究。金坡对泰安回族抗战的历史进行了梳理。[14]刘晓琦则以回民连、泰西回民大队等为主体,简析泰西回族抗日队伍的战斗特色。[15]
宋初石介创建泰山书院,并敦清孙复主持书院教学,形成了泰山学派。本年有多篇论文对石介儒学思想进行了分析。王佩愉把石介思想放置于儒学转型的视域之下进行探索,指出其思想一方面创新性地承继和接续了中唐韩愈等人所倡导的“道统”学说,并为恢复和振兴“师道”而竭心尽力;另一方面,其思想已经有脱离传统儒学经学化框架的趋势,开始了理学化的本体、心性理论的构建。[16]李丹阳对石介的“治道”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面对唐宋鼎革之际所出现的思想与社会问题,石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提出了自己的策略,为后世排佛论提供了方法。[17]徐波探讨了两宋“排佛论”演进过程,其中对石介和孙复的排佛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18]张文利在探讨理学视域下的宋代书院时,对石介《泰山书院记》中体现的教育思想等进行了分析。[19]
泰山封禅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对此继续展开研究。公维军分析了以封禅为代表的神圣礼仪行为如何在强化齐桓公的统治威权、缔造政治神话方面发挥作用。[20]顾涛从国家法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封禅,对封禅的经学依据进行系统的梳理,揭示制度史上的封禅所内蕴的政治哲学。[21]仝晰纲等探究了唐代乾封封禅与泰山民俗化的关系,指出封禅过程中,由于武则天的政治需要,从此开始了泰山的民俗化进程。乾封封禅不仅是泰山民俗化的肇始,而且规度和影响着泰山民俗化的走向。[22]徐放等从封禅的“封天”和“禅地”两个步骤入手,分析研究了秦汉帝王使用的祭坛。[23]刘兴顺通过考察历史记载和民间社会记忆,考述了秦始皇、汉武帝封禅泰山时登山的具体路线,推论出秦皇汉武封禅时从东麓登山,其理念与京城建筑形制关系密切。[24]汤勤福通过讨论宋真宗朝统治危机与天书降临、东封西祀之关系,对真宗“封禅涤耻”说提出质疑,指出大中祥符年间的天书降临及东封西祀,并非是为了涤耻,也不是为了证明赵宋皇权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权威性,而是解决其自身统治危机的一种手段。[25]曹建强探讨了唐高宗即位初期永徽至总章年间两次围绕明堂所提动议及失败的原因。[26]田子爽从封禅名岳的视角考察了初盛唐时期的制举制度,指出封禅名岳与制举二者相通的政治功用,彰显了皇权强盛、天下太平,唐王朝的执政理念与选拔贤良,也可见初盛唐时期的制举选才特征。[27]岳东分析了大中祥符年间封禅泰山过程所展现的封祀礼仪的地域化演变,指出宋真宗利用澶渊之盟后的安定局面,大力提拔江淮士大夫,创制封祀礼仪,主持奉迎天书活动,使封祀礼仪呈现南唐化发展趋势。[28]吴唯佳等在梳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国家祭祀和国家纪念地传统时,探讨了东岳祭祀和封禅的历史演变。[29]王碧杨对唐代玉册制度进行了讨论。[30]
作为宗教名山,泰山历来受到宗教研究者的关注。本年度相关泰山宗教研究主要集中在宗教历史、宗教石刻、宗教场所、宗教信仰四个方面。
宗教历史研究如周郢分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泰山“佛教山”的形成与变迁,指出从魏晋以迄南北朝,是中国各大宗教竞相勃发传布的时期。此时佛、道两教都对泰山加以关注,进而将其教义与传统的泰山信仰相融合。[31]葛莉以清末科学信仰与传统信仰碰撞和交融背景下的泰山庙产兴学为例讨论了社会变革时期的泰山宗教状况,认为通过中外学者对泰山进行气象、地质研究,博物馆在泰山创建,借助泰山神庙办学,现代科技文化融入泰山,促使科学信仰与传统信仰在泰山碰撞交融。[32]
宗教石刻研究较为丰富,从魏晋南北朝到明清时期,从宗教人物到宗教义理,均进入研究者视域。赵浩民主要针对北朝时期泰山地区佛教石刻进行研究,通过汇总和代表性石刻论述,从形制、功用、书法艺术价值等方面深入探究,达到论以致用的效果,并结合有关文献记载,从佛教石刻角度,探索泰山地区佛教文化的融入与发展,佛教文化对泰山地区之影响,深度挖掘北朝时期佛教石刻的文化内涵。[33]张强通过分析泰山地区相关联的僧安道壹的书刊手法,揭示出在经石峪摩崖中新发现的“一之”题记,对揭开《金刚经》书者之谜有重要帮助。[34]马丛丛对灵岩寺元代现存唯一一面藏汉双语碑刻——大元国师法旨碑年代进行了补正。[35]梁琛、高英华对灵岩寺碑刻中蕴含的佛学“义理”思想进行了研究,指出灵岩寺诸位高僧的“义理”思想,不但丰富了中国佛学文献的相关内容,而且对于深入研究山东佛教以及地域文化具有一定积极意义。[36]李春桃刊布了灵岩寺中的一方古文诗刻的照片及拓本,同时对石刻文字进行了考释。[37]刘兰芬主要依据碑刻资料论述了灵岩寺经济来源和消费支出等情况。[38]段国妍通过对岱麓关帝庙碑石的研究,清晰地刻画出明清时期关帝信仰在泰山地区的巨大影响力。[39]黄恋茹则研究了灵岩寺彩塑罗汉造像,指出灵岩寺罗汉像是极具代表性的佛教艺术创作,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宋代罗汉造像中,属于水平最高的彩塑罗汉群像,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0]张国庆对灵岩寺的佛教造像艺术进行了研究。[41]
泰山宗教场所的研究主要有《泰山神庙剧场考》《经石峪作为佛教道场之浅谈》《经石峪:从佛教道场到文人场所》《泰山斗母宫景观环境研究》《古代临济宗在泰山及其周边地区的传承发展》等。邵珠峰运用历史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神庙剧场的考察,结合地方史志文献中演剧活动记载,对泰山神庙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进行全面的论述。[42]雷德侯[43],蔡穗玲、宗世强[44]对经石峪场所的文化变迁以及其作为佛教道场的内蕴作梳理和分析,认为经石峪刻石并非未完之作,其选刻章节已构成一个完整的教义内容。吴怡林简略考述了斗母宫和普照寺的历史沿革。[45]高强分析了古代临济宗在泰山及其周边地区的传承发展,通过考述这一佛教宗派在泰山的传布,凸显了普照寺在这一法系传承中的地位。[46]其另一篇文章探讨了紫柏真可大师与泰山灵岩寺之法缘。[47]
宗教信仰研究主要涉及碧霞元君信仰和泰山神信仰。其一,碧霞元君信仰研究一直是泰山文化研究的热点,学界从不同角度对碧霞元君信仰进行了研究。何杰峰以节日视角为切入点,通过对满庙“泰山行宫”庙会的个案考察分析,指出当代民间碧霞元君信仰在信仰功用、信仰途径、信仰内容、信仰表达等方面通过自身的重构与迎合,保持了自身的生命力。[48]梁爽对洛阳泰山庙会的现状进行了概述。[49]袁碧荣对北京西顶碧霞元君庙自明代至民国的历史沿革及庙会进行考述。[50]宗世昊以香税管理与修缮活动为中心分析了明代二百年间官方身份下的官员对碧霞元君信仰的三种心态。[51]胡春丽通过考察碑刻,阐述了明清时期鲁北地区女性碧霞元君信仰。[52]周嘉依据田野所得碑刻资料、口述访谈资料、历史文献等,对临清的碧霞元君信仰进行系统研究。[53]张琰借助碑刻和文献记载,考察了泰山全真道与碧霞元君信仰之关系,指出泰山全真道为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间,积极借助碧霞元君的影响力,同时也带动了碧霞元君信仰的进一步发展。[54]孙晓天等对周郢《明崇祯朝敕封“碧霞元君”考辨——兼论泰山娘娘与妈祖信仰之关系》一文中“崇祯十三年敕封碧霞元君封号”说提出质疑,认为极有可能,崇祯十三年明朝皇室敕封妈祖为“碧霞元君”封号。[55]胡梦飞梳理了清口惠济祠数百年的沧桑变化,分析了碧霞元君信仰与天妃信仰在惠济祠的历史发展。[56]姚春敏对基于碧霞元君信仰的党潞城贾村赛社进行了研究。[57]韩红梅讨论了近代舍身现象,指出近代泰山舍身不时发生,泰安地方官员为改变这一陋俗,采取了相应的社会治理举措。[58]王艳明通过与河南大学藏画中“天妃圣母像”及元明其他相关现存作品想比对,对首都博物馆藏明代绢本《天妃圣母碧霞元君像》所绘四位女神进行辨析,确认前排两位女神是先天圣母和后土圣母,后排两位是泰山女神和海神妈祖。[59]范澎对鸡鸣驿壁画所绘碧霞元君成道图的艺术特色进行了介绍。[60]其二,关于泰山信仰的研究。陈立长结合考古成果和传世文献,在探析明代开封城宗教场所分布及变化原因时,讨论了明代开封城的泰山信仰[61]。刘思睿讨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东岳文化在山西地区发展[62],杨晨雪则展示了山西东岳稷益庙中的东岳信仰。[63]刘源等以泰安市历史文化地段为研究对象,论述了泰山信仰三重空间格局的特征。[64]韩光辉等从历史地理角度解读泰山崇拜,认为泰山崇拜的形成与泰山秀丽的风景,以及泰山所在地区自古以来发达的区域经济和繁荣的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65]邵洋以仪式文献《泰山仪》为切入点,在介绍所见《泰山仪》存本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泰山仪》文本结构、核心内容和功能,分析了东岳信仰及其中包含的神灵。[66]
自古关于泰山的文学作品汗牛充栋,因而泰山文学一直是泰山文化研究的主要方面之一,本年度泰山文学研究亦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本年泰山文学研究首先对两万余首泰山诗歌进行了研究,王雪凌探讨了泰山诗歌中体现的泰山精神,指出泰山诗中所描绘的泰山胜景、所传达的泰山意趣、所关注的东封盛典都内蕴着中华泰山的审美旨归。[67]阚文文对清初泰山诗僧元玉及其诗歌进行了分析,认为元玉诗具备守静致虚的审美特征,表达了传统美学特有的“比德之美”,是对儒家自省美学和道家守静美学和谐有效的整合。[68]周琦玥等通过辑录、考证泰山一带方志佚文中所见的五首诗,指出这些诗可补辑金代文学作品、扩充作家作品序列,又从中可窥得金末泰山区域文学生态特点。[69]宋天歌从儒家精神生态视域下探讨杜甫诗歌的“山意象”,阐述了杜甫的泰山诗。[70]范正生则专注于泰山诗中的瘿病书写,指出明清咏唱泰山及周边地区的诗歌中关于瘿病的书写是展示泰山地区民俗风情颇具特色的内容,是当时山区民众生活条件、医疗水平和明清盐业状况的反映。[71]陈思晗对康熙、乾隆南巡诗进行了比较,指出两人在诗歌创作背景、留存数量、蕴含的内容情感、创作的艺术特征以及价值影响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72]郭殿忱对唐代泰山诗人羊士谔诗歌进行了梳理。[73]任继新以现存于冯玉祥泰山纪念馆的丘八诗石刻为研究对象,探寻了冯诗中展现的信仰习俗、农事习俗、工商习俗、运输习俗、食俗居俗、年俗婚俗、弱民习俗以及抽旱烟俗等泰山民俗。[74]周郢通过宋人陆游诗歌《客有言太山者因思青城旧游有作》,考释辛弃疾早年泰山行迹。[75]
其次是对与泰山相关小说的研究。许甜甜通过文献研究法、文化学研究法以及社会历史研究法等方法研究清代山东文言小说,对其中的东岳大帝、碧霞元君信仰等信俗文化进行了着重论述。[76]段雪惠在讨论唐代小说中的山神信仰时,探讨了泰山山神在唐代之前的演变,及唐代泰山山神信仰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77]高丽丽侧重考察唐代小说中的地府官僚系统,发现唐初大致继承唐以前已有的地府官僚体系,呈现以泰山府君或阎罗王为首的地府官僚结构,展现出的新变化主要是成员增多、规模扩大等特点。[78]刘相雨讨论了《醒世姻缘传》中的泰山香会,指出小说详细地描写了薛素姐跟随香会到泰山进香的场景,这对于我们了解明清时期的妇女香会组织及其朝山进香的过程提供了丰富详尽的资料。[79]刘晓艺在探讨《醒世姻缘传》中的物质生活时,分析了明代妇女的泰山朝圣之旅。[80]
泰山石刻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年泰山石刻研究出版了两部专著,分别是袁明英《考寻泰山石刻随录》和张用衡、马东盈的《泰山石刻史》。《考寻泰山石刻随录》是作者在10年期间考寻泰山石刻的部分日记,该书再现了《泰山石刻》编纂过程的艰辛、参与人员的广泛、考寻过程风餐露宿的场面、有关石刻的故事以及石刻所在位置的风土人情等,可谓是《泰山石刻》以外的翔实的泰山石刻资料书。[81]《泰山石刻史》按时间顺序对泰山石刻的发展变迁进行了全面探索。[82]
本年也产生了对泰山石刻有深入研究的学术论文。郭笃凌对岱庙百碑墙中有文字可读的六十块残碑进行了细致考索,基本厘清了这部分残刻的内容与刊年,并对其中久佚之泰阴碑、昔存目之徐旭龄《御墨亭记》等残碑的内容与价值作了重点阐述。[83]孙国栋通过梳理乾嘉时期泰安的金石寻访活动,总结金石学者间的金石交游,探究金石寻访的意义。[84]宗世强等通过详细调查,研究和分析了经石峪石刻存在的病害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评估经石峪石刻本体保存现状。[85]周郢考释了灵岩寺明代程鹏起诗碑,指出诗碑内容足以发覆“借兵暹罗”诸多内情,订正《万历野获篇》等相关记述的不实之词,对研究壬辰之役具有重要史料价值。[86]此外,《<史记>与泰山刻辞关系浅析》[87]、《关于泰山碑刻文化的研究探讨》[88]、《秦刻石篆书研究》[89]、《赵明诚山东题刻考略》[90]等文均讨论到泰山石刻。
泰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包括泰山石敢当文化、泰山皮影戏等,本年泰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主要考察了传承和发展问题,如《“泰山石敢当文化”的传承及外宣英译研究》[91]、《泰山石敢当文化的新媒体传播路径研究》[92]、《新时代背景下泰山石敢当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93]等探讨了泰山石敢当民俗的宣传、传播等问题。《泰山皮影戏旅游演艺业人才储备研究》[94]、《泰山皮影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探讨》[95]、《体验经济和产业经济下泰山皮影戏的传承和重构》[96]、《网络传播视域下的山东泰山皮影手机应用设计研究》[97]、《新媒体视域下山东皮影艺术的创新与发展》[98]等,对泰山皮影戏的发展传承提出了建议。
本年海外泰山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首先表现在对东亚泰山文化的研究上:李杰玲介绍了《SINICA月刊》中所刊泰山文化情况,指出该刊对泰山文化、民俗、信仰、景观进行了多角度的论述和分析,较为全面地探讨了泰山和其他中国名山的文化与民俗,其在泰山文化于近代日本的传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99]寇淑婷介绍了近现代日本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记中记述的泰山风貌。[100]时秋以阴阳道“祭物献纳状”与道教“献状”的关系为中心,考述了日本阴阳道泰山府君祭所用文书“都状”,指出泰山府君祭所提出的“祭物献纳状”与道教斋醮中所用“献状”具有极高的相似度。[101]蔡超敏据现有史料分析了日僧圆仁与“赤山明神”、“泰山府君”之关系,推论出圆仁记录出现之前,登州地区应该并没有明确的所谓“赤山明神”,而在圆仁将自己的经历和信仰带回日本,并经过几百年与日本神佛的结合之后,才有了比较固定化的后世形象。[102]郭玲玲评述了日本近现代汉学家上村幸次《元曲中所见二郎神与泰山神》,指出其从文献方面考察了二郎神、泰山神信仰的形成与发展,关注了相关剧目中神灵信仰的情节描写,视点独特,考证翔实,但对泰山神的考察研究稍显独立,未指出神灵信仰在传承过程中出现的职能转变等现象背后有着同一的社会背景。[103]蒋明超通过梳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沦陷期内,日本人马场春吉对泰山封禅、泰山信仰的认知及其对泰山人文遗迹的记述,指出在日本侵占泰安的情况下,日本学者对泰山文化依然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与研究兴趣,但从中也可觉察其严重的认知局限性。[104]柳岳武则分析了清代朝鲜人对“清国”宗教信仰的态度,指出以燕行使为代表的清代朝鲜人对“清国”宗教信仰进行考察、交流与评价,并从中加以取舍。取舍结果表明朝鲜方总体上仍认可传统佛教并心仪关帝、东岳大帝等,从中可窥见朝鲜人对泰山信仰的态度。[105]
本年,学界还展开了对英文世界泰山文化的研究:田芬介绍了近代著名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所刊与泰山有关的内容,并进行评述。[106]郭恒介绍了海外汉学家尤其是英国学者鲁惟一和美籍华人余英时对早期中国来世观的探寻,指出海外汉学对泰山阴司信仰有一定研究。[107]
此外,杜爽通过梳理国外圣山概念,指出敬畏和崇高是圣山神圣性发生的主要空间体验;分析了作为“文化线索”和“社会整合”工具的圣山,在其构建过程中不同文化族群起到的形塑作用;通过大量圣山案例的综述,抽象出不同的缘起母题,并据此构建了跨文化传统的圣山神圣性缘起的结构性解释模型。[108]
本年泰山音乐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逯凤华著作《泰山、岱庙、东岳庙祭祀用乐研究》,该书系统考察了泰山不同时期国家祭祀与区域祭祀用乐,分析了三种用乐形态:泰山帝王封禅等国家最高层级仪式及用乐形态,泰山作为岳镇海渎祭祀以及望祀陪祀时的用乐形态,明清时期岱庙、东岳庙作为国家小祀和群祀意义的礼制仪式及用乐形态。[109]此外,秦晓妍论文《一支乐队的传统——山东莱芜张氏吹打乐班考察》考察了乾隆时期的泰山祭祀用乐。[110]
2018年6月12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视察,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殷切希望山东广大干部群众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学界关于挑山工内涵、实践等的研究也是本年泰山文化研究的热点,产生了《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精神之本体发展溯源与现状研究》[111]《“挑山工”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实践路径》[112]《“挑山工”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探究》[113]《弘扬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精神》[114]、《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谈泰山精神》[115]《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研究》[116]等论著。
除了探讨“泰山挑山工”精神外,本年度还对泰山精神进行了深入探讨,如《尊崇·社稷·苍生:泰山文化的形成与精髓》一文分析了泰山文化形成的三大要素,并对泰山文化的精髓进行了归纳。[117]
古老的泰山文化源远流长,在新时代视域下如何传承、保护和传播泰山文化是一个重要课题。《把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泰山文化为例》[118]《论泰山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品格培养》[119]《泰山文化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以泰山医学院为例》[120]《以泰山旅游产品为载体的泰山传统文化艺术当代价值研究》[121]《泰山文化的时代价值及保护利用》[122]《核心价值观语境下泰山文化的当代价值——以泰山民间故事为例》[123]《泰山传说故事的数字化发掘与传承研究——以<汉武帝泰山舍钱>为例》[124]等成果对新时代保护传播泰山文化进行了探讨。
考察2019年泰山文化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比之往年,有以下突破:一,研究所用资料更加丰富,以往泰山文化研究主要依据传统文献及碑石资料,对馆藏档案史料关注不够,本年出现了依据中国第一、第二历史档案馆、山东省档案馆及泰安市档案馆馆藏文献的成果,为泰山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二,研究领域不断拓展,除了对历史、封禅、宗教等领域进行研究外,还对泰山麻文化、清代泰山地区花生文化[125]、封禅御宴、道家养生宴[126]等进行研究;三,新见解不断涌现,如对泰山文化发展分期问题的研究、对经石峪刻经与佛教教义之关系的研究、对碧霞元君图像的研究、从仪式文献角度展开泰山信仰研究、对帝王登山路线与京城建筑形制关系的研究等,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四,古籍整理成果多有推出,如《泰山文库》中之《泰山志》[127]、《泰山图志》[128]、《岱史》[129]及《灵岩志》[130]等新校本,较之旧整理本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