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效教学”是教学授课的核心,是每位教师必备的素养。本文分析了现有教学情况,主要存在授课方式单一、学习情境设计不够、教学内容与社会知识渗透不够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在今后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做到“六多六少”。
关键词:有效教学;换位思考
一、对现有教学情况的分析
通过自己上课与进班听课,感觉任课老师尽职尽责,但还存在“学生基础薄弱,缺乏成长动力”,“读书氛围欠佳,教学效率较低”的问题。归纳起来有4个方面:
1、老师不管水平高低,总想把自己的知识、方法和技巧毫不保留地交给学生,以致多形成单向的灌输、唱独角戏的“一厢情愿式”教育现象,不知道学生是否真正能听懂并消化。
2、缺乏课前的学习情境创设和课中的兴趣激发,很难看到学生学习的激情,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率。
3、教学方式、方法陈旧,文化课存在照本宣科现象。由于学生基础薄弱,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常常被忽略,久而久之,会养成学生思维的惰性,一旦碰到复杂的问题,就会绕道而走或干脆停止思维。
4、课堂教学的社会知识渗透不够。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要走向社会的,他不是生活在桃花园中,我们要让他们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懂得游戏规律,社会知识包含很多内容(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為人处世)。同时加强“德育”工作,有些时候,我们总把“德育”工作,看成是班主任、学工处的事情,忽略的教师育人的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谈到“新时代选人用人标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我们在教育学生,也可以坚持培养“德才兼备”的好学生。
二、加强教育教学的建议
(一)创设班级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是否有学习热情,与校园文化有关,与教师教学的趣味性密切相关。教学的趣味性源自教师对学生的爱心,有了这个爱心,我们就会考虑学生切实需求,满足学生心愿,再加强自身修养,教学就会有无穷的乐趣。
许多经验表明,教师的关爱、风趣与幽默,以及有益的游戏、活动等,都会给学生的学习创设愉快的氛围。如课前5分钟的新闻汇报、课前回顾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应该想办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关注学生能力发展,加强思维素质培养
有时,我们常会埋怨学生不灵活,不会思考,不会学习。可是扪心自问,我们是否认真引导过学生思维?我们给学生多少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多少课时,都是老师滔滔不绝地灌,有多少机会留给学生自己思考,一个问题答不上来,有谁能给他耐心的启发,耐心地等待?多少次的挫折,多少次的包办,他们很少体验过成功的快乐,久而久之,必然会引起他们思维麻木和僵化。
要从课堂教学入手,检查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氛围是否有利学生的思考,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把主题班会、团日活动、课前十分钟等各种竞赛活动都有效开展起来,形成一个动脑筋、勤思考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质量上不去,说到底就是一个教学效率问题。有人盲目乐观,认为教学上要高起点、高要求,相关课件常常来自名牌学校,哪怕无人及格也不足惜,结果是拔苗助长,事与愿违;有人悲观失望,认为这些学生已是不可救药,破罐子破摔,得过且过,结果是滥竽充数,误人子弟。两种倾向都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巨大危害,真不可掉以轻心。
1.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我们的境界,拓展我们的视野。
2.积极参加教学研讨和交流,扎实开展每一次教研活动,不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集中听课,参加学术论坛,学科研究、发表文章和比赛活动等。
3.对于教学实践中的波折,要好好反思,要勤于收集案例,勤于分析思考,敢于寻找解决的途径。
4.改变以往单枪匹马的备课习惯,集中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共同度过难关。问题多、问题严重并不可怕,抓住关键问题,迎刃而解才是重要的。
5.要重视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培养一批骨干教师成为专业的领路人,要在教学、培训、大赛指导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自信。只有像这样真抓实干地开展教研活动,捕捉最新的教改信息,才能用最先进的课改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三、做到“六多六少”
1.多当局中人,少当旁观者。当局中人是我们的应尽之责。在其位要谋其事。把我们每个教师的工作做到极致,就是最好的局中人。
2.多点责任担当,少点敷衍推诿。古人说的好,平生为官避事耻。通俗地讲就是你做干部的话,一遇到事情就躲、就推,那对于你当干部来讲就是一种耻辱。担当这是一种品质,反映事品、人品和政品。什么叫做担当,就是遇事不推诿、迎难而上,就是真担当。
3.多点求实精神,少点空中楼阁。习总书记强调,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有的老师们不差文凭,也不差水平,但是就差务实精神。古人强调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那是讲的求实精神。我们讲求实精神就是要把每件事情都落到实处,把每项工作都搞具体,这就是最大的求实。《红旗文摘》对实干家有个界定,什么叫实干家,就是历经风雨而充满智慧;情系百姓而厚植民意基础;熟悉国际惯例而见多识广;勇立时代潮头而意志坚定;夙夜在公而廉洁不腐;埋头实干而有远大理想。当然这是对政治家的要求,但我们作为基层的干部也是可以参照的。
4.多点价值追求,少点得失计较。古人讲的舍身取义也是讲的价值追求。怎么样才有威望?那就是有文化、讲公道、讲奉献的人。
5.多点淡定心态,少点浮躁心理。怎么样淡定?就是用积极的心态看待社会;用宽容的心态看待他人;用豁达的心态看待自己,将重心放在教书育人,实现自我价值上。
6.多点学习思考,少点自我满足。站在新的起点,要学习新的教学方法、育人管理方法、行政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刘英.浅析教学中的换位思考[J].《教书育人》2011(12).
[2]刘情.“换位思考”在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8(24).
[3]潘晓霞.教学中的换位思考[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04).
作者简介:
别振宇(1982.10—)男,硕士研究生,讲师,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校团委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及教育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