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黄梅戏是我们安徽的地方戏。它优美的唱腔,真切的表演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成为我国的国粹艺术之一,深受大家的欢迎。怎样才能孩子们对黄梅戏感兴趣,怎样才能把黄梅戏很自然巧妙的融入一日生活呢?怎样才能让黄梅戏曲真正的走进幼儿园,走进孩子们的心中呢?这个问题是关键。
关键词:寓教于乐;感受;模仿;表演
黄梅戏是我们安徽的地方戏。它优美的唱腔,真切的表演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成为我国的国粹艺术之一,深受大家的欢迎。我是一名安庆人,从小经常在村子的戏曲舞台下,倾听着黄梅戏曲。黄梅戏是安庆的地方戏,虽然它的发源地在湖北,但是真正的发展还是在安庆,安庆层出不穷的大人物严凤英、韩再芬,让各种经典的黄梅曲段流传至今。直到现在每次回家时候,村子里的村民们闲暇之余都在听着黄梅戏曲的各种精彩片段。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黄梅戏曲逐渐淡出了年轻人的视线,包括我在内目前对于黄梅戏曲的热爱也只是仅限于耳朵听听而已了。那么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怎样才能孩子们对黄梅戏感兴趣,怎样才能把黄梅戏很自然巧妙的融入一日生活呢?怎样才能让黄梅戏曲真正的走进幼儿园,走进孩子们的心中呢?似乎这一切问题,对于我来说无从下手。
幼儿园面對的是3到6岁的幼儿,对于黄梅戏更是陌生。然而,我园尝试以黄梅戏为园本特色,让安徽的孩子们学习黄梅戏,让我们的本土文化发展起来。从幼儿园室内外环境的布置,到日常活动中黄梅戏曲的熏陶,再到黄梅戏曲课程的研究开发,无处不教育,目的在于让我们的孩子全方面接触黄梅戏,传承黄梅戏曲。以我园黄梅戏园本课程来细说,游戏永远是幼儿的主旋律,每场教学活动把五大领域和黄梅戏相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寓教于乐,让幼儿感受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就这样,我也在课题的不断发展和研究下,聆听和学习了许多老师的黄梅戏曲教学活动。印象深刻的就是大班音乐活动《打樱桃》,听完这节活动后,我心中只有佩服两个字。如此难的黄梅戏曲旋律,在她的引导下,竟然那么完美的结束。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那么有趣的在游戏中一次次去尝试学习旋律,这些对于我来说都似懂非懂的,然而孩子们在谷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的那么好。活动开始,谷老师复习两种学过的节奏型,然后师幼共同看图谱,尝试用手拍附点节奏。就这样,孩子们在老师的逐步引导下,学会了拍附点节奏。在游戏中一步步弄明白了乐理知识。在孩子们掌握了节奏以后,老师让幼儿欣赏黄梅戏《打樱桃》,感受黄梅戏曲调清新婉转的特点。尝试用“哎嗨呦”作为衬词,让黄梅戏变的更好听更有趣,从而萌发幼儿喜爱黄梅戏的情感。最后,老师设置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尝试合作,听到衬词时,两个小朋友相互拍手,并准确唱出来。以这个游戏,结束本次的活动。
另外一节活动就是我的《猴子学样》,平时上这类故事性语言课的时候,每节活动流程就是教师讲故事,然后提问问题,最后孩子完整复述故事。于是,我对这次语言活动进行了环节上的调整,首先我进行了一个相关的律动游戏,引起孩子们的模仿兴趣,然后引出今天的故事内容,这个环节基本没问题。可是,平时我们每次上这类活动的时候,经常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孩子们复述故事的时候,往往出现各种困难,不能很好的讲述完整的故事情节,所以这时候孩子们就不愿意尝试,没有表现欲望。于是针对这个情况我仔细考虑了下,刚好中班幼儿好奇心强,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基础,喜欢模仿与表演,而《猴子学样》这个故事富有童趣,并容易引发思考,小猴子对于孩子们来说,又是比较熟悉的动物,它的各种有趣动作,孩子们应该很感兴趣,所以我想先通过孩子的各种模仿和表演来帮助孩子理解记忆故事情节,然后再让他们重点复述完整的故事内容。为了能让孩子们更顺利的模仿和表演,当我讲完故事提问完问题后,我还特意制作了一个flash动画,让他们能够更加直观画面动作和倾听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和滑稽性,从而引起他们表演和模仿的欲望。最后一个环节,我将活动和黄梅戏结合,播放了一段黄梅戏《猴子学样》的表演视频给孩子们欣赏,目的在于想通过这个黄梅戏曲的欣赏,一方面让幼儿更加了解故事内容,另一方面让幼儿能产生喜欢黄梅戏曲的乐趣。这段孩子表演的黄梅戏曲视频,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欣赏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不自觉的用手脚比划起来,用嘴巴唱起来。欣赏完之后,我让孩子们到戏曲大舞台的区角里进行现场表演了。表演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自己穿上喜欢的戏服,有模有样的比划起来,有两位孩子用黄梅戏唱腔,把这首猴子学样故事唱出来的非常精彩,赢得了旁边小朋友和老师们的掌声。
《幼儿园黄梅戏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我们是第一次接触,但是通过不断的观摩和学习,我们成长了很多。人常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开展,通过各种环境的创设氛围,我相信孩子们对于黄梅戏曲的热爱一定会越来越好,黄梅戏文化也能在我们幼儿园的家长和孩子们心中一直传播下去。
参考文献
[1]韦京东.当代黄梅戏与黄梅戏流派——《黄梅戏流派剧目展演会》教学成果启示[J].
黄梅戏艺术,2010,(2):27-28.
[2]吴志芳.幼儿园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原则与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4(1).
作者简介:
赵雪梅(1983—),女,汉族,安徽合肥,安徽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合肥市中海原山幼儿园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课题:
安徽省合肥市中海原山幼儿园《幼儿园黄梅戏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立项代码:HJG18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