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德、规、技”融合的医药类院校实践教学中安全教育的实施

2020-01-08 02:23严兰兰秦永华
下一代 2020年5期
关键词:安全教育实施实践教学

严兰兰 秦永华

摘 要: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向使得实践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践课程中实施安全教育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本文通过分析实践课程中涉及的安全因素,讨论了在专业课程中融合“德、规、技”培养,全方位、全过程开展安全教育的内容,同时,从制度、宣传、硬件、人员等方面探讨了保障安全教育工作有效实施的措施。

关键词:“德、规、技”培养;实践教学;安全教育;实施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面向各行各业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为任务,以职业教育为导向,对接企业,服务行业。高职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其所开设的实践课程具有工程实践性强,应用性强等特点。医药类高职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医药类专业技术人才的任务,也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更要注重“药德、药规、药技”的融入,并以此推进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施,从而保障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意义

我校是以培养医药人才、医疗器械人才为方向的职业院校,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基础课程涉及大量实践教学,安全问题关乎师生生命安全以及国有资产财产安全。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加强落实安全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显得极其必要。

二、实践课程中涉及的安全因素

(一)化学安全事故

化学试剂是高校实验室的主要事故隐患,防范化学安全事故的发生可以说是安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面向众多专业如化学制药、生物制药、药学、医用材料等,所开设的多门实践课程涉及较多化学试剂的使用。若师生对化学试剂、危化品的性状不甚了解,操作过程不够规范,以及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处理不当,都极易造成危险事故的发生,严重者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二)电气安全

第一,实验室前期建设中存有隐患,如对现有线路缺乏考察,特别是针对高功率用电设备未重新布线所导致的负载。[1]此外,没有安装漏电保护器或空气开关,没有安装接地装置等,极易导致触电、火灾等事故的发生,造成人身安全威胁和财产的损失。

第二,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对仪器设备的性能不慎了解,没有依照操作规程规范操作,或仪器设备超负荷运行,导致仪器设备短路、损坏,从而发生火灾事故。

第三,仪器设备管理不善,线路老化,缺乏维护保养,甚至有些老旧设备年久失修仍被使用。

第四,静电危害。电子元器件对静电较为敏感,静电过多容易造成仪器设备运行故障,甚至损坏内部元器件,严重时发生火灾事故。

(三)重金属危害

水银血压计、水银体温计在无源医疗器械维护实验、工程生理学实验等课程中被广泛使用,实验过程中容易发生不慎摔落导致汞洒落事故,对环境、人体造成极大危害。[2]

(四)电灼伤事故

焊接操作中所使用的电焊台,工作状态下,电烙铁头温度高达200℃以上,如不慎接触人体,将造成严重热灼伤。[3]

三、安全教育实施过程

(一)厚德教育

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缺乏,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培养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安全素养。可通过发放安全手册,开展安全准入考试,开设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等途径,加强学生对风险、危害的认知,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安全防护知识与应急处理方法。

(二)规范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培养工程意识。实践课堂要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嬉戏打闹,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如在焊接过程中不分心,用完立即将电烙铁头插入烙铁架。在血压计使用过程中严格规范操作。

(三)技能教育

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都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因此,必须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实践教学的支撑,并在实践操作中融会贯通,推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合,通过专业技能的提升从而有效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保障机制

(一)完善制度体系

要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明确安全管理相关责任;制定各级各类安全管理办法。同时,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务必强化相关制度、办法的民主性、可行性与针对性,以便于制度的有效落实与参照执行。

(二)多渠道宣介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工作。以讲座、知识竞赛、技能竞赛、安全演练、展板等多种形式,通过网络平台、校园文化活动等媒介,定期或不定期落实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安全教育工作常态化、系统化。

(三)硬件设施保障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配备急救药品箱、紧急冲淋装置、洗眼器等应急设施。[4]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配套护目镜、防护服、防护手套、中性洗涤剂等。制作实验室安全警示标志,制定具体且可操作的应急处置办法,张贴具体指向性用语。做好实验环境的维护,保证环境湿度,保持环境卫生,减少尘埃,减少静电积聚。

(四)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素质

實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包括实验员、实验室主任、实验教师,在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中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于落实开展安全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应大力加强对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提高其安全责任意识,提升其管理技能水平。

五、结语

随着实验室安全问题的凸显,各高校对实验室安全稳定工作高度重视,尤其是实验室安全管理。当前,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从源头抓起,因此加强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教育,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李恩敬,黄士堂.高等学校实验室用电安全管理[J].实验室科学,2016,19(5):205-208.

[2]吴昊,曹德森,刘光荣.医院汞污染的现状与治理[J].中国医学装备,2006,3(7):28-32.

[3]陈响,寇文军,沈亮,武强强,李国剑.高校实验室安全用电与防触电措施研究[J].电焊机,2017,47(9):126-128.

[4]王虹,王军.基于“智慧校园”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平台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2):49-52.

猜你喜欢
安全教育实施实践教学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