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实效性

2020-01-08 02:23李艳
下一代 2020年5期
关键词:实效性新课标教学

李艳

摘 要:新课标下高中音乐鉴赏课面临着更高的教学要求,为了更好提升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教师需注重选择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并应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进行创新优化。本文重点以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在新课标下更好地提升教学实效性,希望相关原则及措施能具备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实效性

引 言

在现阶段新课标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课教育教学同样也需做出新的转变,除了要重点关注原有知识层面的教学外,还需更加关注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便更好符合当前教学新要求。基于此,在新课标背景下关注于如何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学习效率,成为高中音乐教师关注的焦点。采取更为适宜合理的教学方法,注重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实效性,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新课标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原则

(一)激发兴趣原则

新课标背景下做好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工作,首先需要注重调动高中生学习兴趣。虽然相对于其它文化课,音乐鉴赏课并不显得十分枯燥,但若教育教学方法不当,音乐课同样也很难引起高中生的兴趣,导致学生逐渐不再喜欢该门课程。为了较好地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实效性,必然需要注重提高学生注意力,努力促使学生对高中音乐鉴赏课感兴趣。在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探讨如何从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入手进行创新,避免传统滞后的教学模式阻碍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生为本原则

新课标下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还需重点关注课堂主体——高中生群体,不仅需要调动高中生的兴趣,还需充分体现高中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高中生在音乐鉴赏课中成为主角,体现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虽然以往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但是依然存在着明显的“教师教、学生学”的现象,教师往往会成为课堂教学主角,学生处于被动局面,不仅难以产生较高学习兴趣,也很做到到音乐素养的培养,综合素质得不到提升。基于此,为了较好提升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实效性,必然也就需要凸显高中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高中生能够切实从课堂教学中学到东西,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二、新课标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实效性提高举措

(一)恰当的课堂导入

在新课标背景下进行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优化,首先需关注于课前导入环节的合理设置。恰当的课堂导入环节不仅能够有效集中高中生的注意力,往往还能够调动其探索和学习的积极性,让其具备更高的感知能力,在后续音乐鉴赏中表现出更高的创造性。在课堂导入设置中,教师需重点关注学生的诉求,以学生为出发点,确保课堂导入环节能够更匹配学生个性特点。基于此,教师应该充分调查了解当前高中生比较喜欢的一些音乐和素材,探索这些素材和相应课堂教学内容的联系,如此就能以这些素材作为课堂导入点,更好调动高中生学习兴趣。比如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指导学生鉴赏《梨园百花》,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时,因为很多高中生对于京剧不感兴趣,虽然基本都听说过梅兰芳,但是要想让学生静下心来学习梅兰芳的京剧文化,往往难度较大,后续学习投入度不高。面临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中合理借助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流行音乐来导入,比如陶喆的《苏三说》以及王力宏的《花田错》等,都存在着一些戏曲元素,可以让学生在倾听这些歌曲的时候对于京剧产生更高的兴趣,如此也就让他们可以有效参与后续课堂教学任务。

(二)合理创设情境

新课标下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还需要重点关注于教学方法的创新,情境教学法就是比较有效的手段,能够在引导高中生进入相应情境的基础上,感知能力以及欣赏水平都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基于这种情境创设教学模式的应用,教师往往需要重点围绕着视觉、听觉、感受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尽可能保障高中生可以沉浸到音乐中,进而也就能够体现更强鉴赏效果。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实现高中生感官的有效引领,以促使高中生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沉浸效果。比如在高中生鉴赏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第四乐章《黄水谣》时,很多没有见过黄河的学生或者是没有观看过抗日影片的学生,很难具备较高的投入度,教师就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播放一些经典抗日影片以及黄河奔涌的景象,以此引导学生进入相应情境,产生更多的想象,对于音乐的感知效果更强。此外,在情境的营造中,为了更好达到提升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效果,往往还需要注重引入一些实物,往往实物的运用不仅仅可以更好地调动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进一步增强其可感性。比如在高中生鉴赏《利用身边的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水》乐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或者是学校统一采购一批水桶,然后让学生在鉴赏时可以利用水来制造一些声音,聆听水在滚落时或拍打出现的声音,以此联系音乐进行赏析,进一步增强高中生的学习实效性。

(三)注重合作探究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实效性提升还需教师合理运用合作探究模式,在增强学生间以及师生间交流效果的基础上,同样也能够较好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应该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详细分析,以明确教学内容是否适合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分析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在该方面可以表现出来的作用价值,如此也就可以较好地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因为在高中生鉴赏相应音乐作品时,个人的感受往往不够全面,甚至也容易出现一些偏差,感受到的内容也往往存在明显差异。如果能够引导学生针对自身感受到的内容进行充分沟通交流,必然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相关音乐作品的认知,有助于提升其音乐鉴赏水平。比如教师指导学生鉴赏云南弥渡山歌《小河淌水》时,很多学生对于这首民歌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也就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看看每一位同学在欣赏时得到了哪些结果,最终在形成结论的过程中对于所有学生都能够发挥积极借鉴作用。当然,如果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涉及到了一些实践展示活动,更是可以充分依托这种合作探究模式,让学生能够依托于小组,共同准备一个表演节目,在达到群策群力,优化表演项目的基础上,学生之间的互补和相互学习同样也能够提升各自能力。

(四)注重审美感受

对于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工作而言,在新课标要求下,高中生的审美感受需成为重点的教学目标,逐步降低传统知识讲解的关注度,以最大程度上提升高中生审美感受能力为主。基于此,在未来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中,教师需重点规避将其开展为讲解课,能够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知识和理论只能够成为教学辅助,不能够作为教学重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可以讲解一些知识点,但是这些知识点需要能够为后续高中生感受和赏析音乐作品提供帮助或者引导,避免仅仅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而进行讲解。教师在引导高中生围绕着音乐作品进行审美赏析时,首先需关注作品的优化选择,注重以教材涉及的音乐作品为主,在此基础上再选择一些补充内容,但是要注重相应作品的积极性,能够对于学生形成正面引导,避免因为一些消极作品,或者是价值观不正的音乐作品,对于高中生产生错误影响。

(五)优化教学流程

为了更好提升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实效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需重点考虑具体流程的优化,以更好地实现对高中生的教学引导。一般而言,在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中,教師首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听”,让学生毫无限制的去聆听音乐,如此也就能促使学生产生较为丰富的想象力,以此凸显对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高中生跟着音乐来“唱”,在跟唱或者是自己唱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可以对歌词产生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鉴赏能力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想”,结合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者信息,进一步深化理解作品;在综合上述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有序表达,借助于“说”来予以展示。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课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调整,以求更好地促使高中生综合素质得到培养,教师需要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不断优化教学流程,创新教学手段,最终提升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路阳.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常见问题与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20(02):181+183.

[2]仇雪.新课标下的音乐鉴赏课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1):110-111.

[3]赵莹.刍议如何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16+18.

[4]赵琳.浅析如何使高中音乐鉴赏课充满活力[J].中国民族博览,2019(06):41-42.

[5]黄燕燕.音乐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149.

[6]杨艳莉.浅析如何使高中音乐鉴赏课充满活力[J].才智,2019(09):128+130.

猜你喜欢
实效性新课标教学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