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济沧
摘 要:在让学引思的教学背景下,一方面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位置,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教学活动,达到“让学引思”的教学效果,从而提升初中生的生物学习能力。
关键词:让学引思;初中生物教学
引言
让学引思是初中生物教学的新型教育理念,也是可以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教学方式。所以,这就需要生物教师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注重初中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位置,为展开“让学引思”式的教学方式建立基础,同时需要展开小组合作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效率。
一、尊重学生主体位置,体现“让学”意识
在让学引思的教学思想中,“让学”主要指可以将初中生物课堂“移交”给初中生自主教授学习,生物教师仅作为生物课堂的旁听者、辅导者,充分发挥初中生的能动作用,激发初中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那么,基于该类教学思想下,初中生物教师需要转换自己的教学思路,主要可以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教学目标。在以往的生物教学中,大多数生物教师都是以学校制定的生物教学目标为教学主导方向,所以在整体上体现出“为教而教”的教学思想,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教学成果,但是恰恰因为这种固化的教学方式,初中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直线下降,这就不利于激发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这就需要生物教师转换自己的教学目标,一方面,需要根据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水准,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当面对成绩较好的学生时,生物教师需要制定“深化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目标,当面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时,生物教师需要制定“巩固生物基础,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需要根据班级内学生所学的生物知识,制定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巩固和加强初中生在该阶段内的所学的生物知识,从而可以提升初中生的生物学习能力。
其二,教学提问。在以往的生物课堂教学中,生物教师总是以教师提问作为主要的教学提问方式,通过该提问方式可以引导初中生阅读和学习课本知识。但是,在该种提问方式中,生物教师总是陷入“主导式”提问的误区,初中生陷入“被动式”跟学的困境,在课堂上可以跟随生物教师学习,而在课余时间内就不能直接有效地找到准确的知识点位置。因此,这就说明生物教师没有调动初中生的自主思考意识,仅是“为教而教”,这就不利于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学习成绩。那么,这就需要生物教师将课堂提问的机会,更多的“转让”给初中生,对换提问角色,促使初中生主动地提问教师,既可以有效地调动初中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又可以充分地解决初中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可以提升初中生的生物学习能力。比如,当教师在教学《动物细胞》时,教师可以在讲解每小节知识点的时候。鼓励初中生对教师进行提问,如“请问老师,为什么教材中要用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做实验?为什么不能用其他部位的细胞呢?”,这就可以促使初中生形成问题意识,当生物教师给予回答后,既可以为初中生疑难解答,也可以为其他同学做榜样,渐渐地就会在班级内形成积极提问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有利于展开有效的初中生物教学工作。
二、展开小组合作教学活动,发挥“引思”作用
在让学引思的教学思想中,“引思”主要指需要生物教师积极地引导初中生,通过实践活动探求生物知识的过程,促使初中生产生多方面的学习思想,这就为提升初中生的生物学习能力提供有利条件。那么,从初中生物教材的内容来看,不仅包含有诸多理论成果知识,而且包含有诸多生物实验过程,旨在可以引导初中生了解生物现象的起源和变化过程,这就可以加深对生物理论成果的理解和记忆。所以,为可以更好地展开对实验部分的生物知识的教学工作,生物教师可以在课堂内展开小组合作形式的生物教学活动,既可以为初中生营造积极促学的学习环境,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实现同学之间优势互补,从而可以提升所有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
不过,既然要展开小组形式的教学活动,这就需要生物教师注重小组的分组方式,避免因分组失衡导致影响学习效果。而且,在初中班级内,通常都存在生物成绩较好和成绩较差的学生,所以生物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具有明显差异化的学生资源,从优势互补的角度出发,按照生物成绩表,从中间成绩可以划分为两部分学生,一部分为中上层次的学生,另一部分为中下层次的学生。然后,教师以“中上层次第一名加中下层次第一名”的方式分出两人,按照同样的方法再分出四人,以这六人组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以此类推就可以组成若干合作学习小组。那么,通过这样的分组方式,既可以避免个别成绩较差学生影响成绩较好的学生的问题,又可以帮助迟迟不能突破成绩的学生获得成绩较好学生的帮助,突破学习瓶颈,从而有利于展开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那么,当生物教师对所有学生进行分组后,教师可以带领初中生展开小组竞争的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可以达到“引思”效果。
比如,当教师在教学《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时,生物教师可以在课堂内展开小组合作教学活动,在进行科学分组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若干探讨题目,让每个小组自行商议选取小组探讨题目,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异同点”、“青蛙的肢体特征”、“蜥蜴与青蛙的生物区别”等,然后让每个小组自行展开探讨,同时利用物质奖励刺激初中生的团队竞争意识,如初中生喜闻乐见的薯片、辣条等零食食品,激发初中生的抢答、讨论积极性,促使各小组展开激烈的讨论,从而可以提升初中生的生物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让学引思的教学方式主要建立于充分尊重初中生的主体位置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初中生的能动作用。并且,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不能拘泥于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让学”和“引思”两个不同的教学方式,最大程度上激发初中生的学习意识,从而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辉.基于“让学引思”的初中生物教學探究[J].情感读本,2018(6):58-58.
[2]孙静.基于“让学引思”的初中生物教学探究[J].求知导刊,2019(32):43-44.
[3]唐克珍.基于“让学引思”的初中生物教学探究[J].情感读本,2019(36):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