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2020-01-08 02:23艾婷婷
下一代 2020年5期
关键词:研究与实践高职院校

艾婷婷

摘 要:高职院校招生人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迎来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新的挑战。特别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已经难以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需求,所以,立足于实际教育教学需求,推进管理理念、方式、模式的改革意义深远。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在校学生获得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方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积极引导,人们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但是,高职院校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其往往更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不能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提高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是加强我国综合型人才输出的迫切需要。

一、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现状

我国普通高校是以学科型教育为主,然而高职教育则更加注重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以及技术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近年来高职教育不断改革创新发展。由于高职院校招生过程中对分数的要求相对较低,所以大部分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成绩较差,学习能力较为薄弱,整体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导致高职教育风气受到消极影响,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取得理想化效果。造成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现状的主要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管理者对教育教学管理重视度较低,当前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管理工作发展滞后,存在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通过深度剖析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进程,可以发现其教育教学管理问题较多。由于诸多高职院校是基于中职院校基础上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所以在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上仍然延续中职院校管理方法与制度,难以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要求。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缺乏高质量、高素质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相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并未建设完善,导致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支撑保障,难以实现高职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目标[1]。

二、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要点

(一)“互联网+”与行业要素融合,塑造双创新理念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企业和市场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企业人员具有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还要求其具有创新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高职院校一直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其学生大多可以满足市场与企业的技能需要,为使学生更好的满足人才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应该着重树立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具有很强的行业性,这需要高职院校科学合理的利用互联网资源,与各行各业的行业要素相融合,塑造双创理念,使学生准确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创新创业思维。

(二)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关键方式方法,其教学模式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发展,所以,在进行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中教学模式应该具备灵活性,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要走出传统的课程书本教学模式的约束,采用课堂讲解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可以与当地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给学生创建优越的实践平台,制定健全的校企合作制度,由企业相关负责人和高职院校相关专业老师共同组成校企合作小组,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进行全面培养。一方面有高校专业老师进行理论授课,另一方面可以进入企业参与实际项目进行实践。企业相关负责人在实践经验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结合社会发展的现状,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的商业模式以及股权结构等等,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接受创新创业教育。

(三)教师进行集体职业培训,不断拓展学习资源

据统计,高职院校教师多为青年人,在学历和教学经验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然而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是“工学结合”,在正常的实践教学时融入一些实践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具体技术,这样不但能够弥补老师自身实践经验的不足,而且也有利于老师巩固基础知识。我国要不断健全师资基地以及教职人员的培训体制,可以每年向高职院校提供与教育教学培训建设相关的服务,高效运用高等教育学习资源,与此同时积极争取社会上相关教育资源,进而向教师提供更加优良的工作环境和薪资条件,这对于增强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以及教学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积极鼓励并组织老师参与建设实验室以及培训基地,这样就可以使教师得到更多高质量的锻炼,可以成功进入生产一线,真正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以及实践操作,进而在老师专业指导的前提下,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不断健全专业知识体系,最终提升学生的整体实践水平[2]。

(四)强化完善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整合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是学校良好秩序的源泉所在。制度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更是民主管理的保证。加强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建设,特别要注意规章制度无形的运行环境建设。要大力营造真正尊重规章制度、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自发宣传规章制度的良好制度文化氛圍,切实让规章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高职院校各个制度制定部门要结合实际,灵活宣传和执行制度,如通过开展制度宣讲会和培训会、发放工作手册、进行专项检查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制度文化氛围,加强师生对规章制度的理解与认知,对制度内容熟知并自觉遵守。切实将制度宣传执行到位,真正使规章制度既能起到强制约束作用,又能发挥激励导向作用,从而对积极正向的校园文化产生持续的助推力,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和保障[3]。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发展过程中,应针对当前存在的教学管理实际问题,深入研究适合高职院校的可行性教学管理方法和模式。具体可以通过加强学风与制度建设、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以往课程设置与教材、调整教育教学管理范畴等途径,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全面改革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毛玲玲.创新教育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7(04):54-57.

[2]梁明亮,胡殿宇,苏东民.高职院校“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9(11):64-68.

[3]糜娜.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改革路径[J].北极光,2019(05):155-156.

猜你喜欢
研究与实践高职院校
刍议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TBL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