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研究

2020-01-08 02:23张仲和
下一代 2020年5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

张仲和

摘 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可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提升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要积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真切的关怀。同时为学生构建美好课堂氛围,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文章便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策略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

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小学生的心理不成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小学生对自身和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让小学生从小养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由此可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学非常适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语文老师带领小学生阅读语教材内容,让小学生从内容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来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向小学生传递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和品格。不仅有助于学生培养自身良好的思想品德,而且具有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

一、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天性活泼,喜欢玩耍,老师要营造一种活跃课堂气氛,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贴近小学生的生活[1]。只有让学生置身于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轻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因此,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则需要立足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其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在潜移默化间深入贯彻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教学《三代麦子》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角色扮演里面的小动物,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语文老师要正确地引导小学生,给他们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表演结束后老师可以提问:三只小动物都有什么品质?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老师要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让小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老师最后进行故事的总结,告诉小学生不要懒惰,要勤劳能干,同时做事要从长远考虑,要有远见。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小学生懂得做人要勤劳,不能懒惰,有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品质,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

游戏是儿童的本能也是天性,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小学生快乐学习,而且通过语文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小学生不断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能够不断完善自身的核心素养。老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学目标开展实践活动,鼓励小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小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开阔视野,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3]。

例如,在学习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时,老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组织一次“和时间赛跑”的教学实践活动。将小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小学生罗列出要和时间赛跑的项目,小组成员相互监督,看看谁先完成比赛项目。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小学生懂得珍惜时间,同时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小学生明白生活中的道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就可以成功。再比如,在学习《找春天》这篇文时,语文老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到校园里寻找春天,让小学生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在此过程中,教师再向小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便可使其在快乐的体验之中汲取其中的“营养”,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这种实践活动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对教材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进行深入挖掘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许多课文中的人物都良好的品质和高尚的道德精神,课文中每一个小故事都会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些作品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小学生优秀的精神品质。所以小学生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所隐含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因素,对小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4]。

例如,《小柳树和小枣树》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取笑别人,应该拿自己的短处去鼓励别人,这样人与人之间才会相处更和谐。教师通过深入挖掘这些课文所蕴含的思想及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并采取一定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促使其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5]。小学生通过感悟理解,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就会慢慢养成优秀的品质,从而促进小学生成长的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还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成为良师益友。老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心里的想法,当学生在生活或者学习中遇到问题,会主动找老师需求帮助,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讲话的态度,在课余时间可以和小学生一起玩耍,和学生一起分享快樂,这样有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魏珏.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9,21(12):228-229.

[2]李韦鹃,王德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 方法及效果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88.

[3]覃丽萍.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有效性研究[J].人文之友,2018,11(21):269.

[4]王宪平.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22(7):70.

[5]张文莉.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9,25(12):231.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