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2020-01-08 02:27田素娥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劳动幼儿园幼儿

田素娥

“萌发幼儿爱劳动的情感”是《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的幼儿园保教重要目标之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和社会等领域也对幼儿提出了“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关心尊重他人、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等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要求。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各地各园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宜的幼儿劳动教育已成为新时代学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笔者通过调查部分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发现幼儿园劳动教育开展的质量不尽如人意,需要学前教育理论研究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重点关注和研究。

一、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劳动教育目标

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存在着共性化的倾向,劳动教育的开展仅为片段式的劳动活动,幼儿园没能形成系统的劳动实践体系,也难以适时地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社会活动范围确立明确的劳动教育目标。这导致了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开展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脱离幼儿的实际情况。例如,班级教师在组织劳动教育时,目标定位不清晰,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劳动教育目标雷同。园内大中小班幼儿重复同样的劳动活动,这无疑会降低幼儿对劳动的兴趣,甚至让幼儿自认为是劳力,从而丧失了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本质意义。

(二)未能注重与其他领域教育有效结合

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开展多是以单项或专门性的劳动活动来实施,这种分离式的活动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幼儿劳动意识的增强,但是却忽视劳动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的结合,难以兼顾到幼儿的整体发展。而且,单项或专门性的劳动活动也不符合当前幼儿园提倡课程融合的取向。

(三)缺少劳动实践的真实生活体验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幼儿的成长来源于现实生活,教育应来源于生活并回归到生活中。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化、产业化的新时代生活,幼儿园劳动教育往往会出现脱离现实生活,注重外在形式,为劳动而劳动的现象。例如,在幼儿园种植园里,幼儿站在人工铺设的砖地上,脚不接触泥地,拿着美工剪刀“割麦子”,这直接导致幼儿缺少真实的劳动生活感受与体验。又或者教师将劳动狭隘地理解为组织幼儿进行体力劳动,而体力劳动的时间和强度均未达到科学的推荐量。教师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偏差,不利于发挥劳动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

(四)忽略劳动价值观的正确引领

开展劳动教育旨在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美好情感,帮助幼儿养成勤劳、勇敢、友爱、合作、坚持等良好品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以实用为导向的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易导致教师和家长产生“重智轻劳”“重技能轻个性”的教育倾向。若教师或家长迷失正确的劳动教育价值观,劳动意识淡薄,态度敷衍,甚至将劳动作为惩罚手段而异化劳动教育,这无疑会歪曲或降低幼儿劳动教育的成效。

二、幼儿园劳动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幼儿园劳动教育不同于社会劳动教育,也不同于其他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特点,我们认为幼儿园劳动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由于幼儿年龄小,身心发展尚不成熟,我们必须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适时适度的劳动教育。同时,教师也要激发和保护幼儿的主体性,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劳动认知,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接纳并参与劳动活动,加深自己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情感。

(二)渗透性原则

劳动教育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只有结合幼儿园其他领域的教育,才能帮助幼儿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将劳动认知、劳动行为渗透于自己的内心和日常生活中,才能逐步促进自身劳动习惯的养成。同时,要把幼儿的劳动认知、劳动行为、劳动习惯作为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核心,而不仅仅是传授有关劳动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三)真实性原则

劳动作为一种改造自然的物质活动,对于人有着双重意义——既是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创造和丰富人类自身的必然途徑。3~6岁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让幼儿亲身经历真实、具体而又生动活泼的劳动过程,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拓展劳动教育的广度与深度,保证幼儿劳动活动的成效。

(四)一致性原则

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其心智发展尚不成熟,在价值判断上主要依赖于成人的价值导向。因此,幼儿园与家庭在劳动价值导向上的一致性是幼儿内化劳动教育的关键。只有劳动教育价值观念遵循一致性,才有可能形成劳动教育合力,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依据幼儿年龄特点,确定劳动教育的具体目标

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幼儿园劳动教育往往由教师单一支配和安排,其结果是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幼儿个体之间不能很好地统一,缺乏科学性,难以达到预期的劳动教育效果。其实,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动作发展、体力、耐力等方面的特点,在明确其发展可能性和激发主动性的前提下,确定劳动教育的具体目标、劳动教育内容及其形式,从而形成科学的劳动实践体系。

例如,小班幼儿体力较弱,动作发展不够灵活,劳动活动的安排要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劳动范围较小、劳动任务简单且劳动时间不宜过长,如以幼儿独立起床整理、穿脱鞋、吃饭等自我服务活动为主。中班幼儿相比小班幼儿,其动作发展更加完善,既能灵活操作又能坚持较长的时间,体力也有明显增强。为此,教师可以在幼儿自我服务活动的基础上增加伙伴互助、做老师助手、为集体服务、公益服务等劳动,如分发小组餐具、清洁整理午睡室、饲养小动物等,劳动的范围、难度、要求等都可以适当增加。大班幼儿的独立自理能力显著增强,平衡能力也有很大进步,可以使用比较复杂的运动技能进行活动,如手指小肌肉快速发展,已能自如地控制手腕和手指,因此大班劳动活动可以在中班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在劳动的范围、难度、要求等方面适当增加,鼓励幼儿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

(二)将劳动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相结合,注重隐性渗透

幼儿园劳动教育是培养“完整儿童”的有效教育途径和载体,将劳动教育与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等领域教育相结合,可以促进幼儿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整体发展。教师可以将幼儿动作发展、科学探究、情感交流、对话交往、艺术创想等方面的教育目标渗透到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在其他领域教育中,也可以隐性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使幼儿体验到“劳动光荣,劳动快乐”的情感。通过劳动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之间的相互渗透,帮助幼儿获得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方面的感知和情绪体验。还可以注重劳动教育与幼儿在园一日活动及区域环境中的隐性渗透,如在游戏区域中设置“劳动生活区”,在班级管理及幼儿园环境中渗透有关劳动教育的内容等。

(三)基于幼儿现实生活,创设真实劳动教育情境

卢梭提出“用实际的实物,用实际的事物”,强调对儿童实行实物教育,即直观教育。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开展要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当下的现实生活,少一些空洞的说教,多一些劳动实践,不仅要把单一的、枯燥的劳动练习寓于游戏,更要创设真实的劳动情境,让幼儿体验劳动所带来的真实感和成就感。在幼儿园劳动教育中,我们要防止将劳动教育狭隘地理解为体力劳动,也要防止将劳动教育流于形式,甚至当作休闲或者游戏娱乐,这样反而会失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引导,如对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正确认识和态度,对不劳而获者、急功近利者、懒惰者等的抵制。

(四)提高成人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家园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由于社会物质生活的提升以及家庭对孩子的溺爱,导致了成人易忽视幼儿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首先,教师和家长要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高自身对劳动、劳动者的认识;第二,成人也要热爱劳动,积极为幼儿做好学习和模仿的榜样;第三,要营造积极良好的园内外劳动氛围,带领幼儿观察不同岗位上劳动者的劳动场景,感受劳动者的辛苦和快乐;最后,幼儿园、家庭和社区要积极为幼儿创设劳动的机会。成人科学、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必将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萌发爱劳动的情感,家园一致的劳动教育的环境有利于促进幼儿养成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猜你喜欢
劳动幼儿园幼儿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