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短视频的视听语言特点及文本表达

2020-01-08 02:21焦扬
新媒体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视听语言

焦扬

摘 要 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社交平台的兴起推动了网络视听媒体的多元化发展,迅速拓展了视听内容的外化形态,带来视听语言体系的重大变革。文章结合抖音短视频的视听语言特点,探讨了抖音短视频语言文本表达问题与对策,旨在为抖音短视频的规范化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 抖音短视频;视听语言;文本表达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8-0096-03

纵观历史,20世纪50年代初,电影向电视的转变加速了分众化进程并对传统视听语言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到了90年代后期,机顶盒技术的发展使得“视频点播”理念迅速成熟,成为下一个时代视频产业的内核;随着“视频点播”诉求的增长,Netflix以类似HBO的多层次叙事结构、高速剪辑、手持镜头等影像语言,打破了传统电视剧僵化的播放模式;2005年,网络视频点播平台YouTube、UGC兴起,为视频生产带来了多元可能性,也带来了视听语言体系的转型;2016年,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兴起,极大地冲击了传统表达体系与视听习惯,展现出独特的视听语言及文本表达特点。

1 抖音短视频的视听语言特点

麦茨视听语言理论以“想象”“能指”两大理论,阐释受众对影像的沉浸状态,并以“镜像投射”加以描述,即通过镜子认知自我形象,而屏幕犹如镜子,为受众提供了所期望的“自我投射”,麦茨认为,观看电影的过程犹如做梦,能指与所指的互动关系犹如固定与运动镜头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抖音短视频的视听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呼应了这一理论。

1.1 互动界面:营造“梦境化”视听语境

抖音具有极强的社交属性,互动界面友好,短视频拍摄过程也简单易懂,只需点击拍摄,即可通过拍摄快慢、视频剪辑、添加特效与音乐等制作一条小视频,极大地缩减了传统视频制作流程。受众点开抖音时,界面会自动进入全屏播放模式,并通过左右滑动控制界面,持续的短视频流极大地削弱了不必要按键过程对画面的干扰,规避了冗杂的信息品类,用户可即时进入类似游戏界面的影像接受阶段,成功摆脱了传统话语环境,进入“梦境化”的视听语境中,满足了对“自我投射”的期待,这成功解释了缘何用户在抖音短视频平台的连续观看时间要远远高于传统长视频平台[1]。

1.2 竖屏内容:响应“镜像化”文本诉求

根据麦茨视听语言理论,受众对影像的沉浸感源自“镜像投射”,而抖音短视频的竖屏模式响应了受众对“镜像化”文本的诉求,与其他视频平台16︰9的水平投射方式不同,抖音短视频已然适应了用户自拍与视频通话等模式,这对于习惯以手机“照镜子”的年轻受众而言無疑极大地满足了其“理想化的自我认同”,这也是抖音短视频中大量自拍内容与美颜内容的原因。不仅如此,抖音短视频抓住了受众视点由平台转向具象化内容的需求,打造了“集成化”的文本体系,全面覆盖视听炫技类、音乐歌舞类、视觉感官愉悦类、幽默语言类等内容,集视频平台内容、直播平台内容、自媒体内容优势于一体,与麦茨“第二符号学”理论高度契合。

1.3 镜头语言:强化“能指”与“所指”的互动

与传统长视频不同,抖音短视频追求镜头语言的简短化,用户需要在15s内呈现更多内容,因而传递信息更密集、连接更紧凑。从句法结构视角而言,这种简短的镜头语言极大地减少了不必要的视听语句符号,既鼓励创作者尽可能缩短编解码时间,又为受众留下了更多自我投射与想象解读的空间,充分发挥了“能指”与“所指”的互动效应,高度“提纯”的信息满足了受众窥视、猎奇等原初的视觉快感需求,使得受众的依赖感与黏性大增[2]。

1.4 有声语言:善用“修辞化”调协语音

抖音短视频有声语言善用“修辞化”调协语音,这不仅有助于深化主题、渲染气氛,还极大的促进了情感表达与传播。修辞手段是语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在特定语境中方可发挥效果,这对于提升抖音短视频的幽默感、感染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抖音短视频常以言外之意、言不尽意等方式提升修辞效果,或以声调、重音、叠音等调音配合传唱度极高的音乐,使语言抑扬顿挫、幽默诙谐、朗朗上口,如“你问我为什么没对象?有才华的长得丑,长得帅的挣钱少,挣钱多的不顾家,太顾家的没出息,有出息的不浪漫,会浪漫的靠不住,实在是没法找!”

2 抖音短视频文本表达问题分析

当前,抖音短视频内容参差不齐,无主持人、无语言规则约束的形势下,如何进行文本表达、如何规范语言尺度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2.1 错用基础文本,滥用方言文本

当前,抖音短视频存在基础语言文本错用、地域语言文本滥用等问题。

其一,错用基础文本。在抖音短视频文本表达中,基础文本的错用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大量自造词语的出现、语义模糊。随着抖音短视频交流范围的扩大,交流界限日趋模糊,自造词比比皆是,虽然有些体现了新兴语言的先进性,如“喜大普奔”,但很多仍背离了语言的语法要求,不符合词法结构与搭配规则,如“城会玩”“注孤生”,还有部分创作者将传唱度较高的文章、歌词中的生僻词进行同音词的错误替换,只为追求吸睛率,这些词汇误导了大众对汉字及精辟成语的认识;二是部分语用结构不当,语法病句、语义病句、语用病句等频频发生,为口语表达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如“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该句将“由于……的结果”与“……所决定的”两个结构套用在一起,形成句式杂糅,属于典型的语法病句[3]。

其二,滥用方言文本。部分创作者为突出内容幽默性,过度消费并恶搞方言,导致脏话流行,侮辱性词汇频出,如粤语语调平润,发音亲昵,有网友便利用这一特点,以粤语亲昵的语调表达北方方言不文明、不堪入耳的话语,严重污化了两种地域方言,导致传播内容粗俗不堪,严重影响了地域文化的健康传播。

2.2 中英语言杂糅,网络语言污化

随着网络的繁荣发展,抖音短视频出现滥用英语、网络语言物化等问题。

其一,中英语言杂糅。不少创作者将中英两种语言“混搭”,不仅影响了英文的正确发音,还出现拆分音节等用语适当问题,严重悖离了文本表达规律,致使受众信息接收存在阻滞。一方面,中英直译引发发音偏误,导致英语读音发生变异,如跑死他们(postman)、懒得劳动(landlord),还有一些用户将小红莓乐队创作的歌曲《Zombie》恶搞成尬舞神曲,无视这首反战歌曲对爱尔兰人民的特殊含义,致使不良文化恣意传播,也极大地影响我国传统语言的文化功能;另一方面,中英词汇混搭,英语音节遭到拆分,如“O不OK”直接将英文OK音标拆解,致使音节失去了意义,不符合英文语言规律,也影响了外语发音的美感与连贯性。

其二,网络语言异化。近年来抖音短视频网络语言污化问题严重,大量不文明用语充斥其间,色情、暴力话题比比皆是,粗俗不堪、混乱无序,如“TNND”(他奶奶的)等,创作者或文本符号不堪入目,或审美品位低俗,这导致抖音语言环境扭曲异化[4]。

2.3 衣着举止造作,副语文本庸俗

副语文本是除语言文本以外,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方式,英国学者霍克斯曾言:“没有一个人只是说话,任何语言行为都包含了手势、姿势、服饰等语言来完成信息传达。”可见,副语言文本在传播领域的功能不容忽视。在抖音短视频中,很多用户对副语言的使用存在失控倾向,各种不文明、不规范的副语文本充斥其间。部分用户衣着怪异、姿态举止媚俗、神态造作,以求吸睛、提高流量。如@江苏小姨妈在反串演绎武则天时,以硬板、卫生纸、塑料袋等物替代发饰,以拖把取代女皇的权杖,诡异穿着更是令人大跌眼镜,加上浓艳的妆容,严重消解了一代君王的威严,风尘媚俗的仪态引来一众网友的声讨议论,这种为吸引眼球而哗众取宠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抖音和谐的副语言环境。

3 抖音短视频文本表达规范建议

面对抖音短视频文本表达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亟需从语用规则、道德修养、文化伦理等多方面出发,强化文本表达规则,建立语言约束机制,以保留抖音短视频语言的纯洁性,又不失语言的风度。

3.1 倡导规范语用原则,构建健康交流语态

针对基础语言文本错用、方言文本滥用等问题,必须积极倡导规范的语用原则、语用规则,号召广大用户尊重语言表达规律与地域语言,培养统一的文化认同,适当推广具有新时代文化属性的新兴词汇,增强语言互动与文本舒适性的同时,对带有负面效应的流行语要坚决抵制。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呼吁广大抖音用户在人际交往中讲真话、信息适量,既不使人感到信息缺失,又不令人感到语义赘述;另一方面,要求抖音短视频制作者依循不同情景和场合,寻求更多元素融入短视频内容制作中,但要避免出现贬损或侮辱性词汇,减少对对方情感上的对立,增加同情减少反感,构建健康的交流语态;此外,地域方言反映了我国各地区不同的风俗民情,因此,地域方言要注重理性传播,追求诙谐的同时,要遵循恰如其分的基本原则,在尊重方言文化的前提下創作,同时要规避外来强势方言的入侵,规避对弱势方言文化的影响,同时要呼吁抖音用户注意方言的文明传播,切忌对地方语言进行恶搞,造成畸形传播[5]。

3.2 尊重多元文化内涵,强化用户语言修养

对于中英语言杂糅,网络语言污化等问题,关键是要倡导广大抖音用户尊重外来语言文化内涵,提升其语言修养,强化语言文本审核力度,短视频内容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一方面,要全面把握语言特征,尊重外来语言文化内涵,全面掌握外来文化的正确使用规则,做到“言为心声”、择善而从,摒弃英语中诸如“Shit”“Bitch”等污秽词语,不以外来的不文明用语替换本国脏话污话,也不刻意恶搞、篡改英语等外来语言作品,在言语交流、人际交往过程中,制作者要结合目标受众的年龄层次、学历层次等调整内容,若选择传播知识文化或语言文化,则要锁定学历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此时要强调文本表达的精准性、严谨性,并有所侧重进行传播,切忌过分追求冷幽默而引发沟通不畅等问题;另一方面,对于网络用语污化等问题,要加快提升抖音用户的语言修养,同时,要求抖音平台积极培养并增加人工审核人员,缓解机器审核不足等问题,同时要求完善个人信息,将短视频内容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对违反规定发布低俗内容的账号要永久封号并举报,打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3.3 守牢语言伦理底线,净化副语文本环境

针对衣着举止造作,副语文本庸俗等不良问题,关键是谨防个别心术不良的用户挑战语言伦理底线,大力倡导文明用语,呼吁广大抖友主动维护文明交流环境。一方面,要净化语言内容,强化语言文明建设,展现抖音用户良好的素质与精神风貌,消除污言秽语的同时,规避媚俗、色情、暴力等副语符号,建立规范的副语言文本体系,确保修辞手段、语气态度、举止行为都应遵循积极向上的语言交流秩序;另一方面,呼吁建立完善的“把关”体系,在电信管理部门、信息部门、司法部门与抖音管理者的合作下,立足传媒立场、方针、经营目标与价值标准,制定完善的管理条例和办法,严格限制短视频制作者的“自由”尺度,对侮辱性言行、色情、暴力行为要予以法律约束,及时割除毒瘤,加上广大抖友的自律与社会舆论的道德干预,持续净化抖音视听环境,还大众一个风清气正的网景[6]。

4 结语

综上,短视频平台的发展使得传统媒介视听语言体系呈现出更丰富的变化,抖音短视频以其独特的视听语言与文本表达优势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与快手、秒拍等短视频相比,抖音短视频语言表达戏剧元素更强、语义也更丰富,但随着市场化发展,由于语言尺度把握不当而出现低俗化文本传播现象,针对此类问题,还需加强内部用户自律与外部行业规范,通过语言内容建构到语言行为控制,提升用户语言道德修养,营造良好的短视频语言文本表达环境。

参考文献

[1]程海涛.以“抖音”为例浅析新媒体视听语言的特点[J].记者摇篮,2020(7):61-63.

[2]于然,邓首豪.第二符号学视域下短视频平台视听语言转型与潜在影响——视听语言与媒介形态变迁关联性分析[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8(2):104-118.

[3]李佳音.短视频中的有声语言元素传播研究——以“抖音”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8):235.

[4]胡芳媛.以“抖音”为例浅析新媒体视听语言的特点[J].记者摇篮,2018(12):85-86.

[5]赵雅轩.抖音搞笑短视频的语言文本表达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9.

[6]王子宣,赵怡森,张金琳.抖音App资讯类短视频新闻语言的运用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9(19):21-22.

猜你喜欢
视听语言
杨德昌电影视听语言的空间营造
“舌尖上”的百家情
试论电影“渲染”的方式及功用
从小说影视化浅析文学语言与视听语言的异同
简析电影《红气球》的艺术化分析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香港神话电影视听语言中民族性分解
《钢琴师》:一个时代的诉说
寻找失落的家园
对电影中视听语言艺术表现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