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勇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进入了2020年,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我们都知道,新年的第一个月,称为元月,而元月的第一天,叫作元旦。那么,元月、元旦中的“元”这个字是怎么来的,又是什么用意呢?
在商代金文和甲骨文中,元的字形为:
第一个元字,像一个侧面站立的人形,但头部被明显地放大了。后面的两个元字,侧立的人形面朝的方向不同,头部的位置却都写了两个短横。两个短横是指示符号(也有人认为两个短横表示“上”),用来表示头在人体所处的部位。所以,元的本义,是指人头。
《尔雅》是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元,首也。”很明确地把元解释为人头。
头在人体的最上方,是支配整个身体的器官。所以,元又有表示为首的、领头的意思。
如:元首,本义指头,引申指掌握整个国家政权的君主、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书·益稷》中说:“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意思是说,像脑袋一样的国君如果英明,像股肱(大腿和胳膊)一样的大臣们就贤良,一切事业就都安定了。
元帅,指古时候统帅全军的主要将领。唐代从高祖李渊起,就设立了“元帅”的官职。唐代的元帅,常由皇子或亲王担任,而副元帅多以有威望的大臣担任。
元勋,指为首的、创立了巨大功勋的人。东汉末,曹操上奏表给汉献帝,请求为谋士荀彧赏赐爵位,他写道:“(荀彧)宜享高爵,以彰元勋。”(《请爵荀彧表》) 意思是说:荀彧应该享有高的爵位,这样可以表彰那些带头创立了巨大功勋的人。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元字:“元,始也。从一,从兀。”许慎将元的本义解释为开始,并认为元是由一、兀(与元意思相同)组成的会意字。其实,开始、第一是元的引申义。
元旦,现在通常指公历新年的第一天,也是公历新年的开始。
元日,也是指新年的第一天。在古代,通常指农历的正月初一。
在北宋,人们要在正月初一燃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桃符(春联的雏形),这些习俗,和我们现在过年时的习惯,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元宵,指农历正月十五的夜晚,也即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宵,指夜晚)。人们过元宵时,通常要煮食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球形的带馅儿的食品,这种食品的名字也被称为元宵。
在封建时代,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的人为“元”。元在这里仍表示第一的意思。
明清时期,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的省城举行科举考试,考中者称为举人,这种考试称为乡试。乡试的第一名,称乡元,也叫解元。
会试,是每隔三年,将各省的举人汇集在京城举行的考试。考中的人,称为贡士。会试的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是明清时期等级最高的科举考试。在会试中录取的贡士,聚集在朝廷,由皇帝亲自发起策问。在殿试中,分为三甲录取。一甲录取三人,赐进士及第。其中的第一名,称为状元(殿元)。状元的得名,和唐代科举制度有关。唐代的举人进京参加礼部考试,都要投状(递上亲笔写的文状)。考中的第一名为状头,也就是状元。
中状元是古代读书人的最高荣誉和理想。即便在今天,人们也常以状元来泛指考试中取得第一名的人,还用来比喻在各行各业中成绩最好、成就最高的人。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都可以做最好的自己。只要努力工作、积极进取,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