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海涛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内镜中心 301800
消化道肿瘤包括结直肠癌、胃癌以及食管癌,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肿瘤类型,将对患者生存质量等产生负面影响[1]。现阶段,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内镜诊疗技术被临床广泛应用,其中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均为临床治疗该疾病的常见内镜切除技术。有研究指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可对患者体内较大病灶给予完整剥离,利于扩大内镜黏膜下切除术的适应证范围,利于解决肿瘤组织残留以及复发率较高等问题[2]。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82消化道肿瘤(早期)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41例)与观察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41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31~80岁,平均年龄(55.83±3.59)岁;病变位置:结直肠10例,胃部22例,食管9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32~80岁,平均年龄(56.17±3.62)岁;病变位置:结直肠11例,胃部21例,食管9例。统计学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①消化道黏膜层病变者;②影像学资料以及临床资料均完整者;③对麻醉药物无过敏史者。(2)排除标准:①黏膜下注射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者;②凝血功能障碍者;③淋巴结转移至黏膜下者;④先天性心脏病者;⑤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⑥表达障碍或精神疾病者;⑦过敏体质者;⑧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者。
1.3 方法 两组术前均需接受心脏彩超、心电图、血常规等检查,对于病灶>1cm或拟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者,需通过超声内镜以及窄带成像放大镜技术内镜检查,以进一步排除内镜下治疗的相关禁忌证,叮嘱患者术前禁食、禁水8h。对照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促使病灶基底部充分暴露,将美兰、肾上腺素以及甘油果糖混合液注射于病灶周围黏膜下,查看患者病灶抬举征结果是否为阳性,对于阳性病灶,可使用圈套器套住,给予电凝电切术,对于病灶体积较大者,可分次切除,经热活检钳电凝止血。观察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经电子染色内镜对患者病灶边缘进行判断,使用Dual刀在其病灶边缘5mm处给予电凝标记,而后在标记点外侧黏膜下多点处,注射美兰、肾上腺素以及甘油果糖混合液,查看患者病灶抬举征结果是否为阳性,经Dual刀沿着标记点外做环形切开,于黏膜下层,剥离病灶,若出现出血现象,可通过热活检钳或者电刀止血,若存在穿孔现象,可经钛夹夹闭,待创面无活动性出血现象后,退镜,而后送检标本。术后处理:对两组患者给予预防感染以及抑酸等相关治疗,叮嘱患者在术后7d内尽可能避免大量体力活动。观察组患者需在术后禁食24h,查看有无便血、呕血等现象,一旦出现迟发性出血,需给予内镜下止血治疗,同时查看其有无腹膜炎、发热、腹痛等症状,必要时可给予X线检查(腹部立卧位)。
1.4 评价指标 (1)对两组完全切除、整块切除例数进行记录,前者指于整块切除标本基础上,病理结果显示其垂直边缘与水平边缘均为阴性,后者指于内镜直视下,一次性将病灶整块切除。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复发例数。(2)对两组感染、腹膜炎、穿孔、出血、管腔狭窄例数给予记录。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手术切除以及复发情况 观察组完全切除率与整块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手术安全性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5,P=0.023<0.05)。见表2。
表1 两组手术切除以及复发情况对比[n(%)]
表2 两组手术安全性对比[n(%)]
现阶段,随着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的影响,促使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若未在疾病早期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方案,当其病情发展至晚期时,将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3]。传统手术虽为治疗该疾病患者的有效术式,但其存在出血量多、创伤大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等弊端,将给临床治疗造成巨大挑战[4]。故探求有效微创术式显得尤为重要。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与外科手术相同,且具有创伤小以及治疗费用低等优势,利于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5]。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术式对于病灶范围较大的患者而言,难以做到整块切除,虽可分次切除,但将进一步增加复发风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由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发展而来,具有术后恢复快、微创、患者耐受性较高以及病灶切除较为完整等优势,利于避免传统手术存在的弊端,现已获得临床认可[6]。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完全切除率与整块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早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具有提高切除效果,降低复发率的积极作用,且安全性较高。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于黏膜下注射美兰、肾上腺素以及甘油果糖混合液,可促使病变部位隆起,同时与黏膜下肌层组织分离,利于医师在手术过程中将机体内病变位置完全剥离以及切除,且可有效避免穿孔等事件的发生;内镜下检查利于医师查看患者体内消化管壁起源及其边界、黏膜下隆起病变大小以及消化道黏膜情况,且可依据其超声特征,对于黏膜下以及黏膜病变良恶性给予有效判断[7]。此外,出血为该术式常见并发症,不仅易导致视野模糊,还可能造成术中穿孔以及手术时间延长等情况。为此,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可于患者黏射液内注射少量肾上腺素以减少出血事件;环周切开病灶时,需将黏膜层分开;剥离病灶时需小心谨慎,若发现小血管,需采用电凝式剥离方法,若发现较大血管,则需在热活检钳电凝后在进行剥离操作;重视术后创面出血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避免迟发性出血现象的发生[8]。
综上所述,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相较而言,早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可有效提高病灶切除效果,利于控制复发率,且手术安全性相对较高,利于患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