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晓苏
(广西科技商贸高级技工学校 广西柳州 545000)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专业实践性强,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加工水平要求较高。实践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教学中占重要地位,是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现代综合型人才的关键。但是,目前的机械加工实践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必要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对策,以此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的效率。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只起到引领者的作用,真正的学习需要学生自己去领悟、实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这使教学效果受到了很大影响。中职机械加工的学习难度较大,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课堂氛围枯燥,长时间会让学生逐渐产生厌烦情绪,逐渐失去学习的自信心,积极性也在不断消减。
在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重点。因为器械操作难度较大,学生如果很少进行实践,许多理论知识就不能充分被应用,进而导致教师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科要求,同时学生在学习后对这方面仍然比较迷茫,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导致加工方面不够熟练。就算面对较为简单的问题,由于缺乏实践,也不能及时解决,理论知识空为一谈,没有起到实际用处[3]。
在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实践教学过程中,虽然从以往的教学效果来看,是比较稳定的,但事实上,人才培养的数量并不突出,很多学生在专业知识上还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自己所擅长的内容也并不显著。为了使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实践教学更好地进行创新,必须明确学习目标,不能在这方面存在任何不足或缺失。通过明确的学习目标,让不同基础的中职学生可以在机械加工学习中获得明确的学习方向,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1]。例如,学习“车刀的刃磨”这时,要使学生懂得车刀刃磨的重要意义、了解车刀的材料和种类以及砂轮的种类和使用砂轮的安全知识,并初步掌握车刀刃磨姿势及刃磨方法。教师可先通过聊天导入,随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明确此堂课的学习目标。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市场对人才就业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各方面有明显的改变。教师要以网络化为背景,以就业为导向,巧用信息化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引入新的教学策略及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特别为学生提供一些与社会实际岗位相关的教学资源,并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从而优化教学质量,提高就业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实践教学要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中的对接来说,主要是以中等职业学校和机械加工类企业的校企合作为依托,基于机械加工类企业的真实生产过程构建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在学做结合中学习加工相关理论知识,确立学习任务和工作技能,使学生逐步适应机械加工工作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与此同时,教师通过校企合作的对接过程,尽可能地真实了解目前社会机械加工类企业的生产环境、工作流程及管理模式,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体现,促进学校实践教学针对性的提升。
为了丰富中等职业学校的整体氛围,教师可以邀请已经参加工作多年的学生前来助教,辅助学弟学妹学习,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工作实践知识以及注意事项,定期组织宣讲,交流心得,采用这一方式不仅能有效丰富在校学生的知识,提高学校整体的实践效率,还能促进优秀学长与学弟学妹之间的联系,为学生之后的就业发展搭桥牵线。
中等职业学校肩负着为地方企业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对策,旨在提高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的教学效率、质量,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教师需要不断优化教学质量,加强校企合作等方式,让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机械加工职业技术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