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达,沈建平
心力衰竭是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以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1]。目前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以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为主,虽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症状,但其死亡率仍然很高[2]。沈建平教授系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主任,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多种心血管疾病,尤其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沈建平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虚实夹杂,本虚以气虚为主,常兼阴虚、阳虚;标实以血瘀为主,常兼水饮、痰浊。沈建平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是心气虚、心之气阴两虚到心之阴阳两虚的逐渐发展的过程,水饮、瘀血为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且贯穿整个病程,并提出益气、利水、活血的治疗大法,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中医学中并无“心力衰竭”的病名,但根据慢性心力衰竭不同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心悸”“水肿”“喘证”等疾病范畴[3]。沈建平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虚实夹杂,心气亏虚是心力衰竭的根本原因,随着病情的发展常兼有阴虚、阳虚的表现;瘀血内阻是心力衰竭的重要病理环节,痰浊、水饮亦是心力衰竭的重要病理因素。
1.1 心气亏虚是心力衰竭的根本原因 《素问·痿论》云:“心主身之血脉”,即全身血脉统属于心,心气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濡养全身的作用。若心气虚弱,推动作用减弱,则脉中血液运行无力,出现神疲倦怠、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等临床表现。因此慢性心力衰竭以心气虚为主,心气虚为心力衰竭的早期表现,并贯穿于心力衰竭发展的全过程[4-5]。随着心力衰竭发展,心气虚损日久,阴津化生受累,加之心力衰竭病人长期服用西药利尿剂等,易致阴伤气耗,从而形成气阴两虚证[6]。此外,气虚日久必致阳虚,所谓“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为气虚之甚”,加上阴阳互根,阴损及阳,终致阴阳两虚,病情危重。
1.2 瘀血内阻是心力衰竭的重要病理环节 血液在脉内正常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作用,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后则心气虚弱,推动作用减弱,血液运行无力,可致血脉瘀阻,正如《医林改错》所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此外,“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故瘀血的形成与心阳不足亦有关,心阳亏虚,则温煦失职,推动乏力,导致血失温运,脉失温通,血行艰涩而成瘀。因此,瘀血是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病理因素,贯穿疾病发展始终[7]。
1.3 水饮内停是心力衰竭的必然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早期以心气亏虚为主,进而发展为心阳不足。水湿的形成与心阳亏虚密切相关,心阳不足,势必累及脾之运化水湿、肺之宣肃布津、肾之温煦气化,而致痰湿、水饮内生。另外,《金匮要略》云:“血不利则为水”,《血证论》又进一步指出:“血积既久,其水乃成”“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也”,瘀血形成后阻碍气机运行,三焦水道不利,导致水液代谢失常,气滞湿阻,水津不归正化则变生痰饮水湿。水湿泛溢肌肤而致肢体浮肿,凌心射肺而致咳喘,停于胸中、腹中,可见胸水、腹水等。因此,水饮内停是心力衰竭的必然结果[7]。
2.1 急性加重期 原有心功能不全的病人由于受凉、劳累、感冒等诱发,出现气短、喘促、心慌乏力、液体潴留等表现,属于急性加重期,需入院强化治疗,缓解症状,改善预后,遵循指南在运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抗感染消除诱因等基础上,结合原发病的不同,辨证分型使用中药汤剂,同时辨证配合使用中药静脉注射剂,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2.1.1 瘀水内阻证 此证多见于以口唇青紫、颈脉怒张、胁下痞块、水肿腹水等液体潴留、血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右心衰竭病人,主要表现为气短乏力、口唇青紫、颈静脉怒张、胁下痞块、重度水肿、腹水、尿少、舌红或紫、脉涩或滑等。治当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方选逐瘀利水方加减,组方:生黄芪20 g,桂枝10 g,茯苓15 g,泽兰10 g,泽泻10 g,益母草15 g,赤芍10 g,川芎10 g,三棱10 g,莪术10 g,大腹皮10 g。若气虚症状重,表现为气短乏力明显,可合并应用参麦注射液[8];若阳虚症状重,表现为形寒肢冷明显,可选用参附注射液[9];若血瘀症状重,表现为颈静脉怒张、胁下痞块明显,加重三棱、莪术的用量,可合并应用丹红注射液、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等[10]。
2.1.2 阴阳两虚,水饮内停证 此证是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的常见证候,主要表现为气短乏力或者气喘不能平卧、形寒肢冷、心悸怔忡、尿少、水肿、面色晦暗、头昏目眩、口干舌燥、口唇青紫,或见颈脉怒张,或者胁痞块、自汗出、腹胀不思饮食、舌红或紫、苔薄白、脉细涩等。治当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选参附强心汤加减,该方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证属阴阳两虚、水饮内停证的经验方,主要由党参、麦冬、五味子、制附子、葶苈子、车前子、赤芍、玉竹等组成[11-12]。
党参、麦冬、五味子取生脉饮之意,既能益气补阴又能收敛耗散的心气,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生脉饮具有保护心肌、强心、抗炎等作用,治疗心血管疾病疗效突出[13]。制附子味甘大热,峻补阳气,温阳则利水,水饮、瘀血等阴寒之邪随之而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附子中含有乌头碱,能兴奋心脏β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有明显的强心作用[14],类似于正性肌力药;葶苈子、车前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类似于利尿剂,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葶苈子含有强心苷样物质,能强心利尿[15]。赤芍活血化瘀止痛,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等作用。同时佐以麦冬、五味子、玉竹既滋阴,又可助阳,此即张景岳所说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之功,而又兼顾心阴。
2.2 慢性稳定期 此期病人临床多无症状,或有轻度活动后气短心慌、间断性下肢水肿等,可于门诊长期随访,口服药物治疗,防止进展加重,改善预后,改善心肌重构,延长生存期,结合原发病的不同,辨证长期口服中药,临床效果显著。
2.2.1 心气亏虚,血瘀水停证 此型多见于心力衰竭早期,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Ⅰ级或Ⅱ级,水湿为患不明显,尚可从事一般活动,但许多病人仍有不适表现,临床常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胸闷或胸痛、活动后明显、面色晦暗、口唇青紫、双下肢无明显水肿或轻微水肿、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细涩,故可以在西药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兼利水的中药治疗,可选用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补气常用生黄芪、党参、白术等;活血常用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等;利水常用茯苓、泽泻、桂枝、益母草、车前草等。
2.2.2 气阴两虚,血瘀水停证 此型为心力衰竭稳定期辨证分型中最常见的证型,临床亦最为常见[16-17],特别是长期应用利尿剂病人,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或Ⅲ级,往往临证多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倦怠乏力,活动后加重,面色晦暗,口唇青紫,双下肢水肿,动辄汗出,口干,怕热,舌质偏红或紫暗少津,脉细数或者结代等。此时治疗,一方面要利水,一方面要滋阴,做到利水不伤阴,滋阴不恋邪。治当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方选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气虚甚者,加重黄芪、党参的用量;瘀血明显者,加三棱、莪术、地龙等;水肿明显者,加大腹皮、葶苈子、茯苓皮等;兼痰浊者,加用法半夏、陈皮、瓜蒌、薤白等。
2.2.3 阴阳两虚,血瘀水停证 此型多见于心力衰竭中晚期,或应用利尿剂效果不明显者,心功能往往在Ⅲ级以上,临证多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或喘息不能平卧,形寒肢冷,颜面及肢体浮肿,面色晦暗,口干舌燥或口干不欲饮,口唇青紫,或颈静脉怒张,或胁下痞块,心烦失眠,自汗,或伴胸水、腹水,腹胀,不思饮食,大便溏泄,小便短少,舌红或紫,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或结或代。治疗以益气温阳为主,佐以活血利水。方选参附强心汤加减。
病人,男,78岁,2016年8月20日初诊。主诉:反复活动后胸闷气喘3年余,加重1周。病人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喘,伴双下肢水肿,夜间难以平卧,需高枕,时有咳嗽咳痰,痰呈泡沫样,既往有冠心病病史10余年,未规律服药,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予利尿、强心、改善心功能等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后规律服药,病情仍时有反复,多次住院治疗。病人1周前因过度劳累后再次出现活动后胸闷气喘,夜间难以平卧,咳嗽阵作,咳白色粘液样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腹胀,不思饮食,口干舌燥,口唇发紫,大便溏泄,小便短少,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查体:血压140/9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76次/min,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区未闻及心脏杂音,两肺呼吸音清,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西医诊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中医诊断:心衰病,阴阳两虚证,瘀水内停。治当益气温阳、活血利水。处方:党参20 g,麦冬10 g,五味子10 g,制附子6 g(先煎),葶苈子15 g,车前子15 g(包煎),赤芍10 g,玉竹10 g,桑白皮15 g,益母草15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二诊:病人胸闷心慌较前好转,下肢水肿亦较前减轻,小便量多,但仍觉乏力、四肢怕冷,食欲欠佳,腹胀,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加重益气温阳健脾之品,上方制附子改10 g(先煎),加生黄芪30 g、茯苓10 g、木香6 g,14剂,服法同前。三诊:病人服药后,诸症好转,根据病情,随证加减,继续服用1个月余,病人病情好转,基本稳定。
按:本例病人的症状为典型的心阴阳两虚、瘀水互结之表现。心阳不振,则血液运行鼓动无力,血脉瘀滞、水饮内停,故发为心力衰竭。心阳亏虚为该病发生的根本原因,瘀水内停均由之产生,为致病之标。治疗阴阳并补、活血利水,治以参附强心汤益气温阳、活血利水兼顾养阴,加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益母草活血利水。二诊时,病人病情减轻,但仍乏力怕冷、腹胀、不思饮食,故加重附子用量,温阳散寒,并予生黄芪、茯苓、木香益气健脾利水,药后病情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