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退耕还林工程中种草的研究

2020-01-08 21:50:55段世宇
花卉 2020年22期
关键词:黑麦草种草牧草

段世宇

(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金沙滩林场,山西怀仁 038300)

自我国提出退耕还林政策以来,各地区坚持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林草结合的管理模式,显著减少退耕还林工程附近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充分发挥出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等作用,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其中通过种植树木和牧草的措施还为农民带来了一定的收益,不过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政府发放补贴不足、后期管理不到位、农民缺乏专人指导、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导致退耕还林工程种草模式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以下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1 退耕还林工程中种草的价值与地位

不论是种草还是植树,其价值都在改善生态环境,自2000 年国务院下发关于退耕还林改革新方案以来,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同时也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进行了革新,在发展地区农业经济和优化产业结构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在退耕还林政策提出后,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解放,继续为城市建设贡献力量。而退耕还林政策最显著的价值在于可以对生态环境起到改善作用,让生物的多样性、植被覆盖率得到保证,造林和种草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显著的改善。据相关数据预测,到2030 年我国的人口数量将会接近16 亿,同时人地矛盾也会更加明显。目前我国的农业资源发展中,存在一定的水资源、耕地资源减少和草原退化的危机,对畜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并且部分地区的土壤肥力开始下降,也使牧草的生长受到一定影响,所以需要在新时期继续推进退耕还林政策,让种草和畜牧业发展有效结合起来。退耕还林工程中种草的具体作用如下:

(1)种草是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始终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所以说退耕还草也是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组成。尤其是在部分气候干燥和降水量少的区域,如果进行乔木灌木的种植,难以保证成活率,同等情况下进行草的种植,可以起到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之后再进行乔木灌木的种植可以达到更好效果[1]。

(2)种草可以发挥出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在退耕还林工程中,乔木灌木和草是不可或缺的材料,三者相互配合可以有效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也是当前各国广泛采用的治理水土流失措施。草被植物具有适应能力强的特征,可以对土壤起到有效改良作用。比如说香草的根系较为发达,种植1—2 年根系就可以生长2~3m,是保持水土的良好植被。而耕地是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场所,要想实现退耕还林的宏远目标种草是控制水土流失的重要途径。

(3)种草是优化农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在我国部分地区存在严重的人地矛盾,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地矛盾也更为显著,不仅会影响到农作物品质,也不利于畜牧业发展。通过大力发展种草工程,可以打造出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相结合的结构,有效解决人地矛盾。

(4)种草是确保退耕还林工程高质量实现的途径。为了保证退耕还林工程得到农民的支持,就需要在耕地面积减少后,确保农民依靠种植优质牧草来获得较高收入。种植优质牧草还可以有效提高退耕地的转化效率,满足禽畜饲养需要,降低养殖成本,比如种植多花黑麦草、墨西哥玉米草、串叶松香草,可以获取比粮食作物更加显著的效益[2]。

2 目前退耕还林中种草的问题

(1)尚未制定出完善的规划方案。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在没有进行科学分析的情况下,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导致工程开展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无法保证工作效率,并且在退耕还林还草之后相关人员未能选择好养殖业所需的草类品种,具体说来:我国部分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民对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认识不足;并且当地林业部门未能做好规划和设计,比如没有分析当地的气候以及土壤环境进行植被的选择,在盲目种植下必然会影响植被的成活率,导致投入成本的增加,也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农民会因此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

(2)技术人员和农民未能树立科学观念。要想保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效果,不仅需要在思想上重视起来,还需要有效利用相关的技术,如果相关技术人员未能在退耕还林之后及时选择种植品种或者未能根据相关规划完善退耕还林还草制度,将影响退耕还林质量。从农民的角度讲,在我国部分地区完成退耕还林工程之后,并没有继续进行草木或者草皮的种植,使原本良好的生态环境再次出现容易水土流失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当地农民缺乏大农业的思想,在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后,没有继续坚持生态发展之路,导致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严重影响退耕还林工程的效果,农民的收益也会因此降低[3]。

(3)资金投入需要加大。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当地政府部门站在宏观的角度大力支持,尤其是在资金投入方面还需要满足于后期的维护工作,然而部分地区存在政府资金投入不及时的情况,导致草场质量普遍较低。加之林业补助偏少,也影响了人们的参与热情。

(4)退耕还林后出现问题应对不足。根据当前我国相关规定,退耕还林的粮食与资金补助一般是对种草农民补助2 年,对种植经济林农民补助5 年,对种植生态林农民补助8 年,而在这些规定落实的同时,也会出现后续问题,尤其是农民对种草的补助存在较大争议。

3 如何增强退耕还林工程中种草的效果

(1)合理选择草种。山区和盆地由于地形等因素,不利于树木的种植,却对牧草的种植十分有利,这是由于这些地区的水热条件较好,适合很多草种生长,比如苇状羊茅、黑麦草、多花黑麦草、狗牙根、扁穗牛鞭草、墨西哥玉米等禾科草类;菊科苦卖菜、苋科籽粒苋等草类;紫云英、紫花苜蓿、三叶草、光叶紫花苕、拄花草、山蚂蝗等豆科草类。对于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来说,可以对白三叶、红三叶等刈割型的牧草种植;对于气候较为湿热的地区,可以种植高羊茅、狗牙根、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等。

(2)确定种植模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种植模式进行确定。

利用混合种植的模式可以让存活量提高。一种是豆科植物和禾本科混播,使地上部分与地下的根系高低、深浅均匀分布,可以对光照充分吸收,并且也有利于对土壤中的养分吸收,让牧草的质量得到提高。同时,通过该种模式可以减轻杂草带来的危害,在混播模式下,牧草的高度有一定差异,让覆盖度得到提高,对杂草种子的萌发起到了抑制作用。此外,混播的模式可以对土壤环境起到改良作用,豆科植物的根系较为发达,对钙元素的吸收能力较强,禾本科的牧草须根发达,集中在0~20cm 的土层中,随着残留的根系留在土壤中,可以让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肥力增加,在紫云英/黑麦草混播模式下,土壤的孔隙度增加、速效氮得到提高[4]。

利用林草立体混交模式可以对光源和种植的时间差合理利用。打造出林草模式或者果草复合经营模式,也就是在上层对经济林木进行种植,在下层对优质的牧草栽种,对于减少水土流失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改善地表层小气候,借助牧草的种植让林业经济得到发展,可以让农民在短期内获得较大的收益。

(3)制定出科学的种草制度。在退耕还林过程中,林间种草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利用,需要林业部门的管理人员根据林木的情况作出科学分析,使设计出的种草方案更加科学,在该种植模式下2 年后可以让土壤覆盖率达到90%以上。同时,需要当地政府制定出水土流失的管理制度,据有关统计,降水量达到340mm的时候,耕地和林地的水土流失量会分别达到230kg/亩、41kg/亩,所以制定出科学的管理制度十分关键。在后期的养护措施中,还需要进行合理的施肥,比如对氮、磷、钾的补充。此外,需要对补偿机制进行完善,确定对农民的补偿标准,并且保证资金到位,让农民做好牧草的种植与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

(4)加强牧草种植与养殖业的结合。在林间进行牧草的种植可以有效防治水土流失,还可以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比如牛、羊等牲畜的牧草都可以得到补充。在种草和造林的过程中,需要对放牧进行明确规定,合理进行轮牧,不仅可以省去割草的人力投入,还可以利用牛羊的粪便满足牧草生长,对增加农民的收入十分有利[5]。

(5)加强对优质农产品的开发。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为生产农产品提供了有利条件,一般在退耕还林还草之后,当地的生态环境会得到显著的改善,可以进行生态养殖,打造绿色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让生态逐渐建立起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过目前在执行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农民的观念问题以及制度的建设问题,新时期需要政府各部门以及农民共同努力,合理选择草种,确定种植模式,制定出科学的种草制度。此外,需要合理发展农业经济,加强牧草种植与养殖业的结合,加强对优质农产品的开发,进而开创我国生态建设新局面。

猜你喜欢
黑麦草种草牧草
认识草,也是一门学问
生日礼物种草合集
中学生博览(2022年7期)2022-06-21 21:48:14
不同行内生草影响葡萄果实品质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07-28 06:28:00
节日“种草”
海峡姐妹(2020年2期)2020-03-03 13:36:42
黑麦草的种植、青贮及应用
养殖与饲料(2020年6期)2020-02-18 16:01:26
美容须防被“种草”
海峡姐妹(2019年9期)2019-10-08 07:49:20
种苗根荧光反应在多年生黑麦草与一年生黑麦草两个种测定中可靠性验证
中国种业(2019年8期)2019-08-26 08:41:18
国审牧草品种
——黔南扁穗雀麦
Cut off my H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