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生成机制与培育路径研究

2020-01-08 21:58博,张
探索 2020年4期
关键词:客体大众马克思主义

何 博,张 妍

(海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其理论功能和实践指导作用的发挥以获得大众的普遍认同为前提,换言之,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其根本在于实现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认同。之所以强调“大众”,是为了避免将精英视域下的个体马克思主义认同与大众的群体马克思主义认同相混淆。因为社会精英、领导干部、先进人物、道德模范等个体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路径,无法简单复制给大众。“大众”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发生及其存在的主要场域是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

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前提。马克思主义要不断发展,在时间维度上,要把握时代脉搏,既为解决时代问题贡献力量,又在解决时代问题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自身,这是“与时俱进”;在空间维度上,要把握不同地域的具体特点和问题,既为解决一定地域的突出问题贡献力量,又在地域问题的解决中不断汲取来自实践的养分,拓展自身的理论边界,这是“因地制宜”。一定程度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解决“因地制宜”为关键,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以实现“与时俱进”为要旨。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应包括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两层含义:一方面让马克思主义掌握大众,另一方面让大众掌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无论是中国化、时代化还是大众化,都以获得大众的普遍认同为前提和旨归。

目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研究成果颇丰,既有以崔耀中[1]、陈占安[2]为代表的历史分析,又有以王永贵[3]、王华杰[4]、李燕[5]等为代表的区域分析;既有以秋石[6]、韩庆祥[7]等为代表的“三化”问题整体性及其内在关系分析,又有基于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等不同视域的分析。这些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然而,学者们对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及其生成机制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当前在日常生活视域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有被“误读”和“污名化”的现象,有被“庸俗化”的趋势,有被“抽象化”的危险,妨碍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生成,这是需要正视和亟须解决的问题。

1 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内涵与目的

对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的研究,首先涉及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内涵与本质分析,这是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生成机制的探析是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研究的关键环节。基于生成机制构建的培育路径则是实现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目标的必然选择。厘清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内涵与本质,须明晰什么是认同、什么是大众认同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以及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所指为何、本质为何。

1.1 认同与认同的最终目的

国内外学者关于认同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等领域。心理学上的认同,凸显的是人格、自我的确定性和与外界的趋同性;社会学上的认同,强调主体意识的觉醒、对自我身份合法性的确认和基于社会认同的群体构建;哲学上的认同,重视价值,是对个体生存意义和个体归属于群体的价值追寻。通过溯源和梳理国内外关于认同问题研究的理论成果,可将认同的内涵概括为:认同是主体在与客体的互动中,通过发觉自身与客体的“同一性”,而对客体产生的归属性认知、强烈的情感依附和相应的行为方式。

认同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是认同生成的前提。没有互动,认同的生成便没有可能。主体在与客体的互动中逐步发觉和体认到的客体所承载的意义与主体自身追求的意义之间的“同一性”,是认同生成的基础。“同一性”可以是客观存在的相同或相似,也可以是主观构建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基于这样的“同一性”,“我”可扩展为“我们”;“我们”再通过发觉自身与客体的“同一性”,建立起规模更加宏大的“我们”。

从认同生成的角度来看,认同可分为“授予”型认同和“选择”型认同两大类。“授予”型认同,指的是人们对健康、平安、幸福等与生俱来的、天然的价值诉求的认同,伴随历史的进步和人的自觉意识的发展,其对象也会不断丰富和发展。“选择”型认同是指人们经过后天学习、选择或实践体验对某一对象产生的认同,如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对某一行业或某一社会群体的认同等。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不可能一分为二,“授予”和“选择”两种不同的因素在认同生成过程中也会相互交织与碰撞,这便会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效果:倘若“授予”与“选择”两种因素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认同不仅具有生成的可能性,而且有可能实现认同程度的最大化;倘若“授予”与“选择”两种因素相互对抗、不断斗争,那么认同就将面临无法生成的困境,甚至与生俱来的天然认同也可能逐步消弭或转移。所以认同问题既包括认同与不认同的问题,也包括认同是如何历经时间的沉淀,不断发展而最终生成的问题,以及认同时间的长短和认同程度的高低问题,即认同生成后的持续和强化问题。

认同主体为什么要选择认同客体?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便触及认同的本质与目的。首先是因为认同主体自身的利益需求与认同客体存在一定程度的契合,客体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主体的利益需求。但这并不代表认同的生成,而只能说明主体认为客体有价值。决定主体是否认同客体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是主体与客体的双向掌握,即主体归属于客体,成为客体的主体,同时客体也归属于主体,成为主体的客体。“归属感”既包括归属性认知,还包括归属性情感,以及由“归属感”而产生的一系列行为。认同的全部内涵都是围绕“归属感”展开的,“归属感”是认同的最终目的。要生成“归属感”,就必须促成“授予”和“选择”两种不同因素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2 大众认同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

在大众认同的语境下,“马克思主义”这一认同客体指的是什么?“人类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借助语言表达才能在社会中传播,被社会认同;思想也只有通过语言才能以符号化形式展现出来,才能为人们所理解和传播。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就是一个符号。”[8]5-6作为认同客体的“马克思主义”,其“能指”和“所指”是不尽相同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能指,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由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以资本主义为批判对象,以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9]13;另一方面,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所指,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追求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不懈奋斗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强大精神力量。

作为概念而存在的“马克思主义”是能指,作为意义而存在的“马克思主义”是所指,在能指与所指之间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语言符号,大众所认同的正是介于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符号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也正是由于大众认同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符号,经由“作者—文本—阅读者—阐释者—接收者”一系列传播和演绎,难免会出现偏差和误读。大众往往不是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来认同马克思主义,而是通过日常生活和各类媒介来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所以才要大力推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让“马克思主义”这一符号既符合其本身概念的能指,又充分彰显其价值和意义的所指。

因此,大众认同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符号,这一符号既包含大众“选择”的因素,也内在地蕴含了一部分“授予”的因素。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能否生成的关键,就在于二者如何运动,如何相互作用。

1.3 大众的马克思主义认同

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是大众对马克思主义这一主流意识形态经过理性认知、情感积淀和实践体认而产生的归属性认知、情感和行为。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是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由浅及深、由弱到强、由不稳定到渐趋稳定的三个层次。

首先,认知认同是前提。认知与认同是不同的概念,二者并不构成正相关的关系结构。认知不一定认同,但认同往往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因此,“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一定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人,并且是懂得马克思主义,甚至是精通马克思主义的人,而不是一个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或对马克思主义一知半解的人”[10]。能够激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兴趣与热情,在于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之间的“同一性”,即马克思主义满足大众生存发展需求的状况。此时,马克思主义非但不能“缺席”,还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次,情感认同是中介。情感认同是大众在认知认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互动,逐步对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自身需求而产生满意、喜爱或依赖的心理。能够激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在于马克思主义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履行对大众的承诺,其意义和价值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得以体现和彰显,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归属感”便会日趋增强。

最后,行为认同是结果。认同培育、生成、持续和强化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实践。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如果只停留在课堂上、会议中、书本上、宣传里,在生活中却不懂得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处理具体问题,以及接受与拥护马克思主义,这样的马克思主义认同就成了“纸上谈兵”,不能称之为完整意义上的认同。能够激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行为认同,在于大众在与马克思主义的互动实践中不断提升的参与感和获得感。认同并不意味着服从,却可以使大众在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者”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将马克思主义视为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矢志不渝地为之奋斗。同时,大众在实践中也会激发起对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对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形成一定的反哺。因而,大众普遍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归属感”是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生成的标志。大众在马克思主义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归属性情感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方式。

2 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生成机制

对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生成机制的探析是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研究的关键环节。论证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生成机制,离不开对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生成的可能性、要素和运动机理的深度探究。

2.1 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生成的可能性

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是否具备生成的可能性,这一问题关系到马克思主义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大众所认同和接受。作为符号的马克思主义,对大众而言有两种价值体现:一方面,体现在人类基本价值上,如追求自由与解放、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公平正义等;另一方面,体现在意识形态价值上,如学习贯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前者是大众普遍的价值诉求,类似“授予”型认同对象;后者则是大众通过接受外部灌输或通过后天的学习、选择和实践才能获取的价值,类似“选择”型认同对象。而意识形态价值可能不那么容易被感知,因而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被大众理解与认同的难度也许比较大,甚至能够引发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能否生成的质疑。

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科学”,其身上始终刻有“阶级”的烙印。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1]550虽然意识形态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诉求,但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其代表的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在指向上是具有特殊性的——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利益至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旨在维护的阶级利益是人民大众的普遍利益,也是朝着有利于人民利益的长远方向发展的,并最终无限接近人类基本价值的实现。在这个意义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在维护与发展人民利益的基础上实现意识形态价值与人类基本价值的趋同与合一。

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生成过程,实际上就是大众不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一系列具体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主题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从传入中国起,就一直在大众日常生活空间发挥强大的理论指导作用,也在“因地制宜”和“与时俱进”中展现出自身强大生机活力,直至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中国不断解决革命、建设与改革中的问题,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并行,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不断得到满足,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也不断得到人民群众的认知与认同。因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具备获得大众普遍认同的可能性。

2.2 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生成机制的要素

然而,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生成的可能性,并不意味着大众认同马克思主义就必然会带来一种“归属感”结果。要达到这种认同的最终目的,一方面需要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不断解决大众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利益诉求,使大众在思想认知上接受马克思主义,获得“选择性认同”;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宣传,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升大众认同与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可能性。这就涉及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生成机制问题。这是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问题之源和关键所在。

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是大众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于人的需求的满足程度。既然认同的主体是大众,那么就需要从大众的立场来反观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在什么样的状态下能够被大众认知与认同。对大众而言,意识形态满足大众的需求越多,对人类基本价值实现得越多,显然就越容易被大众所认同和拥护;反之,意识形态体现的大众利益满足的范围越小,对人类基本价值关照得越少,就不可避免地会与大众相疏离,也就难以实现意识形态的大众认同。

从历史来看,马克思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是从批判开始的,其批判的对象就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凭借其生产资料的占有权和支配权,创造出一套意识形态的观念体系,用于麻痹和控制无产阶级的精神世界,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地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因其阶级立场的局限性,不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为中心的,在本质上不可能与人类基本价值追求相一致。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己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追求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20世纪以来不断掀起社会主义革命浪潮,马克思主义也被世界上很多民众认同。尽管经历过重大挫折,但马克思主义仍然在一些国家的人民大众中得到认同与坚持。在认同与坚持的背后,其基本原理既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规律性,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类的长远利益,又在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领导人民不断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人民民主,逐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满足人民需求,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与拥护。

从现实来看,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需要在不断解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主要问题来推进国家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来实现大众的马克思主义情感认同与行为内化。如果我们不能明辨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本质与目的是大众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归属性认知、情感和行为,不能把握意识形态价值和人类基本价值在认同生成中的作用机理,马克思主义就有可能被大众边缘化,即马克思主义在政治生活中能够频繁出现,但在大众日常生活中难觅踪影。而当马克思主义在大众日常生活中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缺席”,就有可能被大众在某种程度上“遗忘”。在这个维度上,马克思主义就有可能被视为在特殊场合、特殊领域才具有意义的特殊符号。这不仅会进一步遮蔽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也会造成其与大众日常生活更为严重的“隔离”,阻碍大众对其认同的生成。因而,对人民群众的利益关怀与实现(人类基本价值的实现)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是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生成机制的要素,二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2.3 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生成机制的运行

在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生成过程中,人类基本价值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价值在大众日常生活空间中不断运动、相互影响,可能会产生四种不同的结果。第一,人类基本价值追求单边突进。当大众对自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获取大众的认同,必须着眼于大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的满足,为大众生活水平的提升服务。一旦大众经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实现了自身需求的满足,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便能够生成。但这种情况可能会引发的问题是,如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味地去满足大众的利益需求,不仅难以长期为继,更重要的是会导致意识形态的“庸俗化”,即意识形态异化为大众满足自身利益的工具。例如,单纯为了满足求学、入党、升职、加薪、补偿等利益诉求,难以真正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第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价值单边突进。纯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思想宣传虽然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步与宣传的大众覆盖,但可能会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引向抽象境地,当与大众的日常生活相隔离或疏离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大众的反感。“抽象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不接地气,难以被大众所认同,还会成为大众“最熟悉的陌生人”。第三,人类基本价值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价值都陷入颓废状态。这显然是最糟糕的一种情况,但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出现过。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前,一方面在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方面没有得到与时俱进的改善,即在人民群众的基本价值需求方面没有获得比较充分的回应,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也陷入空洞与僵化,导致没有关怀大众基本价值需求的科学的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大众在精神层面陷入空虚,甚至出现信仰危机,最后导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难以引领国家与社会。第四,人类基本价值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价值交互上升。大众既能够在日常生活空间得到基本价值满足,又能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下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便自然而然地生成了,而且认同在这种环境下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持续和增强。

因此,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生成,遵循的是人类基本价值认同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两条线路“双螺旋式交互上升”的机制。“双螺旋”指的是在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生成过程中,人类基本价值认同是原生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是选择线,两条线螺旋缠绕,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交互上升”指的是二者的运动规律呈相互牵引、不断向前发展的趋势。一方面,人类基本价值认同每前进一步,意识形态认同必然伴随向前,如当人类意识到自然环境的破环将威胁自身生存与发展时,意识形态就要关照到人类基本价值需求,增加并强调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意识形态以现实为基础,但其呈现的理论图景往往又高于现实,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赋予大众以理想和追求,所以它会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力量,不断朝着更有利于人类基本价值实现的方向努力,不断接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正是在这种人类基本价值认同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双螺旋式交互上升”的运动中生成的。“双螺旋”在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生成的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适度的张力,既有一致和重合的情况,又有矛盾和差异存在,相互促进,螺旋上升,从而达到人类基本价值伴随历史的进步和人的自觉意识的发展而不断提升,意识形态价值也与之相伴地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二者同向运行并无限趋同。

3 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培育路径

日常生活视域下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诸多问题看似纷繁复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生成要素不全。要么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缺乏了解或存在误解,要么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的日常生活相疏离,导致认同生成的“双螺旋”结构长期处于一方缺席的状态。二是互动不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价值与人类基本价值没有建立联系,导致“双螺旋”结构不仅没有交互缠绕,反而呈现松散的态势。三是动力不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没有及时兑现承诺,导致认同生成的“双螺旋交互上升”机制缺乏“造血”功能,无法持久发力。基于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生成机制,我们应该本着“有利于促进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生成”的原则,围绕以下几方面来构建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培育路径。

3.1 理论阐释:增进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认知

马克思主义作为博大的理论体系,大众一般不会以科学精密的理论思维来判定该不该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认同,因此需要进行理论阐释,运用教育的手段将马克思主义从外部传导和灌输给大众。马克思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曾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11]17-18说明无产阶级革命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无产阶级要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而先进的理论不会自发产生,共产党人必须要加强对无产阶级和大众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所以“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11]18。列宁在其著作《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中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灌输”的理论:“我们说,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12]76无论哪一种认同客体,不管这一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同一性”是客观存在的,还是需要主观构建的,教育都要参与其中,并起到价值引导的作用。于客观存在的“同一性”而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唤醒主体对客体的原生的认同意识;于主观构建的“同一性”而言,教育则要发挥更为重要的灌输和引导作用,为主客体铺设认同的桥梁。因此,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充分的理论阐释,再通过认同教育将其传导给大众,是培养和塑造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必由之路。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必须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中确证自己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也必须通过阐释自身作为概念而存在的能指,论证和彰显自身作为意义而存在的所指,让大众通过接受有效的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了解到一个介于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科学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符号,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认同。

3.2 环境熏陶:濡化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共鸣

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1]545环境熏陶对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生成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对情感认同的濡化意义重大。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的新时代不期而遇,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涌入中国,一些敌对势力诋毁马克思主义,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鼓吹西方的宪政民主、普世价值、个人主义价值观等。中西、新旧价值观念的不断碰撞和多元意识形态的相互激荡,影响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和认同效果。当马克思主义不再是意识形态领域里唯一的意识形态时,就会有一部分人选择背离马克思主义而去信仰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由此可见,环境营造和舆论引导对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生成的重要性。

营造环境就是为了给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生成培育沃土,确保人类基本价值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价值的“双螺旋”结构要素齐备,认同生成氛围良好。而不是一些人致力于向大众正面灌输马克思主义,另一些人则通过言论和实践来诋毁马克思主义,将精心培育起的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清洗掉。马克思主义这一认同客体不仅要回归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还要始终发挥其实践指导作用,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让大众在面对困惑时能及时获取正面的解答,面对困难时能及时得到帮助,面对压力时能及时感受到关怀和理解,以真实的生活体验濡化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厚情感。有了情感的催化,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会更高,马克思主义对大众日常生活的指导作用也会更加明显。

3.3 双向互动:构建大众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同一性”

正面阐释和环境熏陶是为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生成提供条件和保障,而“双螺旋”能否缠绕并交互运动的关键则在于马克思主义能否在与大众的互动中彰显自身价值。而目前的问题是,大众对马克思主义还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政治化、学术化有余而亲切度不足,与日常生活关联性不强,不知如何使用,等等。唯有大众与马克思主义的双向互动,才可以将这些“误解”消除;也唯有通过互动,大众才能逐步构建起自身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同一性”。

大众与马克思主义的互动可以在多个维度、多种层次和多种方式下展开。于大众而言,要编织自己的意义世界,就必须与自我、他人和社会进行互动。面对马克思主义这一特殊的认同客体,大众可以通过阅读、学习、思考等方式与马克思主义进行心灵对话;可以借助其他人的思想观点或新闻媒介手段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可以通过考察社会现实来检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于马克思主义而言,获取大众认同的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日常生活相关联的故事讲好,能否将琐碎的日常生活融会到马克思主义的宏大叙事之中,塑造马克思主义亲切生动鲜活的形象。此外,光有外在的形式还不够,还必须打破大众头脑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思维定势,消除各种既有的误读和偏见。“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战略作用,建设意识形态大众认同的保障机制,构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大众认同途径,就必须找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中大众认同契合点”[13],深度分析大众的心理、情感及安全需求,在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的日常生活需求上建立“同一性”,既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形式上的大众化,又实现其在本质上的大众化。

3.4 需求满足:提升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归属意识

在“同一性”的基础上,认同主体会对认同客体进行价值判断,无论是“授予”型认同还是“选择”型认同,只有在与客体的互动中,主体自身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认同才能够生成和维系。“‘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1]286,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也是从马克思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满足大众的利益需求开始的。对大众的需求避而不谈或谈而不做,必然会导致认同的流失。正如邓小平所言:“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14]128

当前,针对大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如贫困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住房问题、就业创业问题等,要正面回答,积极应对,力求实效。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指导作用,用它来解决大众的现实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进人民福祉。事实证明,通过帮助贫困户彻底脱贫致富、处理好公共事务、严厉惩治不正之风等实际行动传递给大众的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认同和归属性情感,远比言之无物的空洞说教来得具体和深刻。大众一旦获得需求的满足与正确的意识形态引领,便会将自身归属于马克思主义,重视和珍惜“马克思主义者”或“马克思主义支持者”的身份,并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也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的双向掌握才真正落到实处。

3.5 实践体认:培育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造血”功能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形成,为实践服务,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之所在。大众在与马克思主义的互动实践中体会到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将不断巩固和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效果。一方面,可以利用重大时间节点、重大活动的社会关注度和特定仪式感,形成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实践场域,“建立和规范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5]192。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大众搭建不同层次的实践平台,精心设计和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生成的“双螺旋”结构要想在矛盾张力中不断发展、不断向前,必须以兑现一个个承诺为基础。一种意识形态想要引领社会思潮,往往要描绘出一幅未来社会的美好图景,以此作为对大众的承诺,激发起大众齐心协力、共同奋进的强大力量。这一未来图景在现实中兑现得越多,得到的拥护和认同就会越多,因而承诺的不断兑现便成了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持续和强化的动力源泉。回顾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的百年历程,它先后带领大众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热火朝天的建设和锐意进取的改革,兑现了让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庄严承诺。然而,我国社会主义还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导致了马克思主义描绘的蓝图与现实的人类基本价值追求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无论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还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我们都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这时出现的与人类基本价值追求相悖的一些社会问题,便成为影响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能否维系的关键问题。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我们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逐步兑现承诺,逐步提升认同的“造血”功能,让人类基本价值追求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不断接近、不断趋同。

3.6 长远规划:补足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发展动力

在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基本价值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价值两条线需要相辅相成,形成合力。人类基本价值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价值任何单一因素的单边突进,都会对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产生不可预料的消极结果。有两个历史事件可作为佐证。一是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二是“文化大革命”的发生,都背离了党一贯坚持的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没有经过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就从主观愿望出发,提出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目标,既没有达到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目标,也影响了人民群众包括部分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6]17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十九大明确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清晰的时间表、路线图,一步一个脚印地阔步前进,能够为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生成、持续和强化注入不竭的动力。因此,只有同时关注人类基本价值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让人类基本价值不断牵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价值不断丰富和满足人类基本价值,形成二者“双螺旋式交互上升”态势,能有效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人民伟力。

4 结论

在大众的认知世界里大众的马克思主义形象与知识谱系和马克思主义本身及其知识体系相符多少,在大众的情感世界里大众如何评价马克思主义,它是否只是一个给我们带来巨大帮助的“外人”,在大众的生活实践中如何破除马克思主义“高大上”的“认知藩篱”,能够让大众真实感知、体察,这些反映的就是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主要问题。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是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服力和指导地位的根本前提,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必然要求。因此,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大众”,是为了将马克思主义回归到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现实场域,让更多的人认知与认同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大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挥思想指导与方向指引的作用,使这一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体系在更宽更广更深的社会基础上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主流意识形态。大众认同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是介于能指与所指之间的马克思主义符号,既有大众后天“选择”的因素,也蕴含了一部分天然的“授予”因素。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本质与目的是大众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将自身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情感和由此产生的行为方式,即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为大众的意识形态与行为习惯。

马克思主义具备获得大众普遍认同的可能性,却也存在一定难度,因为大众是具有广泛性意义的群体集合,马克思主义是一部叙事恢宏、内涵深邃的庞大理论系统,而认同又是一个复杂问题,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往往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中纵横交错。因此,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生成机制成为其中的关键问题。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生成,遵循人类基本价值认同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两条线路“双螺旋式交互上升”的机制。这个“双螺旋”既有矛盾张力,又有一致重合,二者相互促进,引导人类基本价值伴随历史的进步和人的自觉意识的发展而不断提升,意识形态价值也与之相伴地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正是在这种“双螺旋”的矛盾运动中得以生成。

基于生成机制的原理,我们可以本着“有利于促进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生成”的原则来构建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培育路径:通过“理论阐释+环境熏陶”,保障认同生成的“双螺旋”结构要素齐备,增进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认知和情感共鸣,避免马克思主义被“误读”和“庸俗化”;通过“双向互动+需求满足”,保障“双螺旋”结构交互缠绕,提升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和归属情感,避免马克思主义被“教条化”和“抽象化”;通过“实践体认+长远规划”,保障“双螺旋”结构持久发力,补足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造血”功能和发展动力,解决马克思主义与大众双向掌握的持久度和强度的问题。

认同是信仰的根基。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现实中都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根据生成机制的原理,精心培育起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认同,既是时代发展的呼声,也符合大众自身的利益需求,更是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

猜你喜欢
客体大众马克思主义
社会公正分配客体维度与道德情绪的双向互动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浅议犯罪客体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