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IS研究生的核心能力培养*

2020-01-08 19:05王凤姣龚蛟腾
图书馆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情报研究生图书

朱 玲,王凤姣,龚蛟腾

0 引言

专业学位教育作为科学学位教育的补充,是完善我国学位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1]。2010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关于开展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的通知》,确立了我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MLIS)制度。随着研究生招生政策的调整,MLIS研究生报考热度逐年增加,已培养了相当规模的专业人才。该学位设置的初衷是:适应新形势下图书情报事业发展对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需求,完善图书情报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图书情报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图书情报人才培养质量[2]。培育具备专业知识素养、职业实践技能、社会协同能力、创新创业才能等核心能力的MLIS研究生是学科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促进图书情报事业繁荣的战略支撑。诸多学者探讨了MLIS研究生必需的核心能力,分析招聘单位对MLIS研究生的素质需求。贺德方认为图书情报职业核心能力大致可分为信息沟通与表达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分析与预测能力、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等[3]。张向先认为MLIS 研究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信息反应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学习能力、科研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综合能力等[4]。陈传夫认为图书馆与相关情报职业工作者要具备8项核心能力:职业基础、信息资源、知识和信息组织、技术知识和技能、参考咨询与读者服务、研究、继续教育和终生学习、行政和管理[5]。柯平认为MLIS研究生的竞争力在于职业核心能力,即业务能力+管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其中业务能力是基础[6]。李月琳等认为MLIS教育应培养具备信息职业操守、先进管理理念、信息营销意识、信息服务战略和策略以及IT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7]26。本文根据全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培养目标与17门专业核心课程,结合人才能力需求现状,将MLIS 研究生的核心能力概括为专业知识素养、职业实践技能、社会协同能力、创新创业才能4个方面,并围绕这4个核心能力进行探讨。

1 MLIS研究生核心能力内涵概述

1.1 专业知识素养

图书情报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学科,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素养是MLIS研究生从事创新性和创造性实践工作的前提。《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提出,MLIS研究生需要“掌握图书情报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图书情报工作专业知识”“能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手段”“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2]。根据《方案》的培养要求,MLIS研究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分为5种:图书情报基础理论知识、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知识、外语知识、政治道德素养和信息素养。

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及其工具的应用方法是MLIS研究生区别于一般求职者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信息行业招聘图书馆学情报学人才最看重的能力之一[8]。MLIS研究生必须打好理论知识基础,以理论探索为指导方针,在此基础上扩展其他各项核心能力。为了在“系统开发与维护”等岗位谋求更多的任职机会,MLIS研究生还需熟练掌握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遗憾的是,MLIS研究生的知识背景大多以文科为主,计算机和网络知识还有待提高。高水平的外语应用能力可支撑MLIS研究生检索外文信息与服务外国读者,培养单位要关注学生英语等级考试的通过率,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政治道德素养是人才整体素质培育的根基,MLIS研究生要通过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奉献于图书情报事业的有为青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信息素养是一种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并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的能力[9]。MLIS研究生要锻炼自己的信息洞察意识、信息处理能力以及信息伦理道德,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升信息素养。

1.2 职业实践技能

《方案》的培养要求明确规定,MLIS研究生应“具有独立从事图书情报业务工作与管理工作的能力”。与学术型硕士(简称“学硕”)相比,专业型硕士(简称“专硕”)更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MLIS研究生的职业实践技能可分为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能力、参考咨询服务(分析与处理)能力、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力、信息检索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知识管理能力、信息服务能力、古籍保护能力等。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能力指“为达到预订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能力[10]。参考咨询服务能力指MLIS研究生“以文献信息的深层次开发与智力的充分发挥为重心,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与科学方法为用户提供知识、信息、经验、方法与策略的服务”能力[11]。在数字时代,信息技术已融入图书情报机构的核心业务,MLIS 研究生亟需掌握书目或自动化系统技术、资源数字化技术、资源集成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数据资源整合技术等,以突破传统图情工作范式瓶颈。信息检索能力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求找出相关信息”的能力[12]。信息资源异彩纷呈、信息检索途径五花八门,熟练掌握和利用搜索引擎、OPAC和数据库等检索工具来挖掘用户所需信息,成为MLIS研究生的关键技能。数据分析能力是指在海量的信息资源中寻觅所需信息,并采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有用信息进行筛选、整理、描述和总结的能力。科学数据开放事业不断推进、社会数据获取方式日益便捷,图情学科的核心能力必然快速走上基于数据深度分析与知识发现的方向[13]20。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文化企业,抑或是图书情报事业单位皆十分重视人才的数据分析、数据潜在价值挖掘能力。知识管理能力是指以知识的发现、组织、传播和利用为基础,以科学技术和管理为核心,通过管理知识和人以实现知识价值最大化的能力[14]。信息服务能力指可以识别用户的信息与知识需求,能够支持用户灵活、开放地利用图书情报机构的服务,为用户提供信息阅读、休闲阅读和终身学习所需的各种材料,并实施信息服务管理、信息服务优化,以满足组织的业务或战略需要的能力[15]。为适应图书情报机构高层次的发展需要,MLIS研究生要注重提高自身智库服务、出版服务、情报服务以及智慧服务等新型服务的能力。古籍保护能力指掌握古籍保护知识和技能,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古籍保护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16]。中国古籍历史悠久、卷帙浩繁,研究和保护古籍必定对文化传承与社会进步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1.3 社会协同能力

社会协同能力是指整合相关人力物力资源,与组织内部成员一起共同完成某一目标的能力。一般来说,MLIS研究生需要具备的社会协同能力主要包括人际沟通与说服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监管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稳定的心理素质等。MLIS 研究生应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与说服能力,逐步与用户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相融关系,用真诚服务去争取更多用户的支持[4]。文字表达能力是指将所要阐述的内容用标准的书面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是与其他团队成员相互协调从而完成特定任务目标的能力,可帮助MLIS研究生快速融入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团队。领导监管能力即有关重大问题决策、员工选聘、内部组织协调的能力。目前与培养MLIS学生领导能力相关的课程明显不足,图情专硕教育要对这一领域给予重点关注,着力锻炼学生的领导思维与管理才能,从而积极引领学科和事业的发展。社会适应能力是指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调节自身和周围环境关系的综合能力,对内涉及合理地认识与评价自己、较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对外涉及有效处理自己与环境及他人的关系[17]。职业道德是指在“从事各项专业活动过程中,思想和行为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18]。除此之外,MLIS研究生还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遇到问题要沉稳、冷静,要有良好的判断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要经得住困难和复杂问题的压力,要富有同情心又不感情化,要有乐观的心态”[19]。

1.4 创新创业才能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公共文化事业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景象,图书情报领域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储备与培养。Catherine A.Johnson指出,实践创新及创业能力是该领域学生的核心能力,但应用型与创新型人才在图书情报教育领域比较缺乏,存在供需发展不协调的问题[20]。2016年7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提出,要“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务必坚持以《意见》为指导,解决图情人才创新力不足的现实问题,努力提高MLIS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才能。MLIS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才能主要划分为科研创新能力、技术(软件的)开发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

科研创新能力是指善于发现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21]。虽然MLIS研究生对学术能力的要求不及学硕高,但学位论文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指标,仍是MLIS研究生毕业考核的主要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希望提升其科研能力,主要包括论文撰写能力、查阅和处理文献的能力、信息反应能力、信息检索能力、信息服务与咨询服务能力等[22]。图情学科需要技术驱动,但当前图情教育对于技术能力的培养还非常不够[13]19。这就需要MLIS研究生在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的引导下,提升诸如智能设备与系统平台等软硬件的开发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指根据时代与现实环境的需要,对已有社会实践观念、内容、模式、运行机制等进行修正、改进、突破及创新的能力[23]。创业能力是指为了从事具有风险的开拓性活动而必需具备的一系列能力,包括激发行动能力、继续行动能力、操作行动能力等[24]。这一能力可将MLIS研究生的创业思维转化为有价值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以创业促就业,缓解就业压力。

2 MLIS研究生核心能力缺失的风险

2.1 降低竞争优势

核心能力是衡量人才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为了使MLIS研究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凸显自己的专业特长,图情专硕培养单位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升学生的各项核心能力。现阶段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多囿于课堂教学,专业实践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许多MLIS研究生仅了解图书情报理论与技术的书本知识,并没有熟练掌握相关业务工作的基本操作,缺乏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特殊竞争力,进而导致他们毕业后难以满足图书情报单位的选聘要求。专业知识素养、职业实践技能、社会协同能力以及创新创业才能的缺失,导致图书情报单位不优先选聘本专业毕业生。譬如,国内许多高校图书馆就避开图书馆学专业,转而招收与具体岗位相关联的计算机或理工类专业学生。在专业对口的机构尚是如此,那么在其他行业MLIS研究生的竞争力更是可想而知。图情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没能适合事业的需要,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也将给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带来沉重的打击。当前泛在信息环境的形成,催生了一系列新型服务形态,信息成为社会赖以生存的资源。图书情报机构要迎合信息时代的新变化,在传统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优化及创新服务模式,使自身朝着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方向前进。MLIS研究生的核心能力也要顺应时代需求进行改变,包括信息采集、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整序、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处理等。这些信息素养和信息服务能力十分受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欢迎。图书情报专业一向与信息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是信息职业的对口学科,这俨然是MLIS研究生的天然优势。倘若他们缺失了检索、计量、分析、处理、预测信息的能力,就意味着失去了其最核心的竞争优势。这些基本能力的滞后和缺失,无疑会造成MLIS研究生就业前景惨淡。

2.2 影响学科声望

核心能力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并在岗位和薪资上得以体现。低迷的就业形势间接向学生传递了图书情报学科“不可为业”的潜在信息,从而导致生源减少,生源开始减少的时候,往往也是该专业被边缘化的时候[25]28。学科边缘化起初会表现为学校给予的招生名额减少,严重时则会取消专业设置,长久下去学科取得的辉煌成就将走向覆灭。MLIS研究生既缺乏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素养,又与图书情报职业能力要求对接得不够紧密,难以从事高层次的业务工作和科学研究,一直为业界所诟病。长此以往,MLIS研究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将会逐渐弱化,学校耗费大量资源培养的学生就难以为图书情报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图书情报行业就职的校友减少,关注图情教育的人数便相应降低,进而危害到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外流还不利于图书情报专业的宣传推广,使得本来就小众的学科知名度下滑,边缘化程度加深;严重时还会危及图情教育的发展,使“光大学科”的愿景渐行渐远,学科声望受到影响,最后造成教育与事业相互掣肘的恶性循环。随着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的逐步推进,浙江大学、中南大学等相继取消了图书情报学科的招生,北京大学历史悠久的图书情报学甚至落选“一流学科”[26]。许多培养单位的图书情报专业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所取代,种种迹象都表露了学科关注力降低的端倪,如何挽救这一局面是当下图情教育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

2.3 阻碍事业发展

在数据驱动发展浪潮之下,图书情报机构单一的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用户高水平的信息需求。图情专硕的教育与图书情报事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MLIS研究生创新能力滞后势必会造成图书情报事业陷入发展驱动力不足的窘境。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科学的每次变革和突破都离不开创新。创新驱动是指通过对知识的开发、利用而创造潜在效益的活动,使组织或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智力获得长足发展[27]。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培养适应文化新业态、能带领传统信息机构在新文化环境中突出重围的创新型人才,日益成为图书情报专业变革,以及信息职业领域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也是当前我国图书情报教育的共同呼声[28]25。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对MLIS研究生的技术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图书情报界中许多技术工具并非由图情学者发明研制,学科服务模型欠缺、智能平台和系统不够完善等问题现实存在着。毋庸讳言,当前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普遍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MLIS毕业生难以满足创新型工作的现实需要。这对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关键技术的主导权落入其他领域,进而阻碍了(本行业)技术与制度的变革。为此,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MLIS研究生的发散性思维、创业思维与创业技能,从而使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更好地实现对接。

2.4 削弱教育支持

MLIS研究生核心能力低下会影响他们的职业发展机会,从而反噬图书情报教育的发展。由于专业知识素养和职业实践技能不够扎实,许多学生在择业时被迫回避与图书情报专业相关的岗位。如此一来,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再为学科的科研、教学提供人才储备,致使图情教育缺少长久发展的支撑力。一部分教师因缺乏科研能力,甚至离开了图情教育界,从而使图书情报学科的师资力量遭到削弱。显而易见,学科的发展永远离不开图书情报教育者,否则学科建设将失去中坚力量。正如前文所述,MLIS人才外流到其他领域,支持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优秀人才也就相应减少,势必造成图书情报教育的重重危机。首先,会造成学科投入的缩减,致使教育软件和硬件设施不能适时地更新、换代、升级。其次,缺少优秀校友对在校学生给予奖助学金的支持,鼓励后学的劲头不足。然后,MLIS研究生缺乏科研创新力,导致图书情报专业学术研究滞后,学科失去新的增长点。MLIS人才科研创新力不足,难以为学术繁荣做出贡献,也难以为建立和完善图书情报教育的法律体系提供有益帮助,更不能推动图情教育技术的研发。最后,MLIS研究生缺乏领导力会致使学科建设涣散,无法在学校或其他领域的管理岗位上为学科发展谋求政策与经费的支持。以上种种情况都会引发包括学生、教师、经费、研究项目等在内的图书情报专业教学资源的萎缩,阻碍图情专硕教育前进的步伐。

3 MLIS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制约因素

3.1 跨考培育弊端

由于图书情报专业较为冷门,竞争压力与报考难度较其他学科低,导致近几年报考MLIS的跨专业考生不断增加,逐渐成为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的主要生源。我国MLIS研究生选拔制度由统一招生考试(初试)和面试(复试)两部分构成,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程度。初试考核内容相对简单,仅有英语二和管理类联考两门考试,不需要考查数学等难度较大的科目,且专业知识门槛低、易于理解,仅仅靠死记硬背就能应对。复试考核在形式上难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考试内容简单且占总分比例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无法准确把握跨专业考试(简称“跨考”)考生综合素质的弊端。2011-2014年,各培养单位招收的MLIS研究生为1222人,其中本科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专业的有228人,占招生总数的18.7%,本科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有321人,占招生总数的26.2%,其他专业673 人,占招生总数的55.1%[29]32。截至2017年,本科专业与图书情报及信息管理无关的研究生竟高达72.46%[30]67。大部分跨专业的考生,入学前对图情专业知识基本上是一无所知[29]31,面临缺乏专业兴趣与学习能力不足的严峻现实。此外,MLIS研究生课程的学习时间仅有一年,虽然大部分学校为跨专业考生专门开设了本科阶段的部分基础课程和考试,但课程深度与考试难度相对较低,不利于培养扎实的专业知识素养。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背景,这些学生接受图书情报理论与技术知识较为吃力,在实践工作中难以彰显其核心竞争力。虽然跨考考生具备多学科背景知识,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进而从事更高层次的信息服务,但是图情专硕的教育模式尚未将学生本科知识与图书情报具体工作实现很好的对接,导致他们的本科专业优势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在跨考教育劣势不能改进、优势不能发挥的情况下,MLIS研究生四种核心能力的培养将举步维艰,最终可能导致图书情报专业教育难以获得预期效果。

3.2 功利目的严重

当前的就业形势对人才的学历要求逐渐增高,攻读研究生学位成为大部分毕业生与在职人员的首要选择。其中,有些考生抱着“混文凭”“镀金”的功利化目的考入MLIS培养单位,他们没有钻研图书情报知识的热情,缺乏从事图书情报工作的兴趣。部分考生甚至认为这个学科相对好考,入学后反而轻视自己的专业。此类考生报考图书情报专业并非出于对学科的执着和热爱,而是受功利化风气所侵染,缺少为学科和事业奉献的热忱。有学者调查发现:61%的报考学生本科专业与图书情报毫无关联;至于报考原因,25.7%的学生是专业对口或者喜欢此专业,53%则是因为招生简单,易获取文凭[31]。这些抱有功利性目的的考生大多缺乏强烈的学科认同感,缺少扎实的专业素养、踏实的钻研精神和高尚的职业向往。而学科认同感对锻造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又十分必要,决定着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态度。还有部分非全日制的在职研究生为获得更高的升职机会才选择攻读研究生学位,于就业单位与学校之间奔波辗转,没能把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核心能力的培养上。同时部分导师缺乏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的热情,较少参与MLIS研究生学术研究与专业实践的指导,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核心能力的提高。功利心的泛滥实乃学生与教师失去学习和教学热情的元凶,对专业知识素养与职业实践技能的培植十分不利。

3.3 培养方案同质

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自建立以来,仅仅经历了10年时间,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存在部分培养单位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等同划一培养的现象。在培养方案的设置上,有些高校套用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案,难以凸显专业型硕士的特色竞争优势。培养方案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学制以及社会实践等环节,其同质化会桎梏MLIS研究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不利于提高他们的核心竞争优势。各培养单位虽然也制订了MLIS研究生培养方案,但许多课程的设置与学术型硕士课程名称相同,内容区别也不大,以至于有些学校将大部分课程安排专硕与学硕同堂授课[29]32。这种混合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解决MLIS跨专业研究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培养、职业对接等问题,达不到MLIS研究生均衡培养的目标[32]。在2017年的30所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中,有14所培养单位的学术型硕士与MLIS课程设置差别很大,另外13所(约半数)则大致相同[30]64。各高校普遍以“培养高层次、宽口径、复合型和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却未能细分具体目标。课程设置相对固化,普遍重理论轻实践,实用技术型课程偏少,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严重。在实践环节上,MLIS研究生实习内容以简单、琐碎的基本业务为主,缺乏系统科学的专业创新规划,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图书馆馆长、档案馆馆长、企业CIO/CKO等高层次现代化人才[33]78。国内就业市场迫切需要复合型信息人才,然而MLIS的培养方案大多侧重于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因此,图书情报培养单位制定培养方案时必须基于多重考量,糅合复合因子,铸就擅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MLIS人才。

3.4 师资水平失衡

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点的师资水平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规模的关键因素。近几年图书情报专业的师资队伍得到了扩充,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有所增加。但不得不说,当前的师资水平存在地区间和学校间发展不均衡的现象,高水平师资多集中在武汉大学等顶尖高校中。大部分MLIS培养点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且存在一些问题,譬如“创新意识不强、指导方式过于单一、教学科研压力大、投入人才培养的时间和精力不够等”[33]77。尤其是某些MLIS的图书馆办学点,严重缺乏理论教学教师,办学水平亟需提高。2017 年MLIS 导师在45 岁及以下的有283人,占52.90%;到2017年,MLIS导师增加了58人,中青年教师的比例继续上升了1.75%[30]61。知名的图情专业硕士生导师大多达到或接近退休年龄,而青年学者教师还处于成长阶段,导师队伍出现一定程度上的隐忧。此外,部分在职教师存在知识结构单一、教学方式老化的问题。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MLIS研究生的职业实践技能与创新创业才能难以得到有效提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因其教学过程缺乏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教学的组织形式、表达形式缺乏科学性、现代性和艺术性,已成为教学质量的羁绊和大学人才培养的束缚,致使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思维少,社会适应性弱[34]9。此外,图情档专业对学校的贡献程度有限,一些高校对图情档专业的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力度相对单薄,重视程度远不及其他学科。地位和士气的低落,致使教师跳槽现象屡见不鲜,师资队伍缺乏稳定性。

4 MLIS研究生核心能力的提升路径

4.1 优化培养方案

MLIS研究生核心能力培养要扎根中国本土文化,应在本质上与本科教育区分开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高校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执行直接影响到学科的建设水平与学生的核心能力,图书情报学科必须与时俱进地优化培养方案。

第一,各培养单位应以《方案》为基础,结合各自的发展状况、办学特色、就业需求以及学生特点,制定多元化、特色化、专门化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要定时更新、逐年调整,确保MLIS人才的核心能力符合时代需要。各高校要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界定本校MLIS人才的核心能力,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第二,树立一级学科意识,实现跨学科培养,拓宽MLIS研究生培养口径,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规范图情档学科的教学制度、内容、手段与方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三,MLIS研究生培养方向要多元化、细分化、模块化,综合学生兴趣并明确职业指向。第四,革新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实践教学、情境教学、互动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35]20。第五,根据形势变化调整课程内容及学分设置。当前MLIS培养普遍采用两年制,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仅1年,学时的不足阻碍了MLIS人才树立稳固的专业基础。因此,除调整学制外,还应鼓励MLIS研究生继续深造,吸引他们进入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博士研究生的队伍。

4.2 深化课程改革

专业学位主要针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具有特定的职业指向性和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28]25。图书情报专业课程的设置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很大程度上影响着MLIS人才核心能力的建设。《方案》规定“图书情报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图书情报实践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2]。根据这一方针,可采用模块化的课程设计方案,全部课程由“核心模块+选择模块”构成,核心模块就是图书情报学专业课程[34]8。同时,通过整合选修课资源,凸显学生兴趣和特色研究方向。

目前MLIS教育中信息技术等实际应用类课程偏少,导致MLIS研究生不能掌握难度较大的信息处理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难以胜任相关的高级业务岗位。为解决这一现状,必须实现传统课程与技术课程的深度融合。拓展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基础理论、学科发展史、研究方法论等理论课程的教学深度,并渗透信息可视化、高级人工智能、人机交互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分析基础、web分析与文本挖掘、数据仓库等技术课程的学习,以及python、SPSS等数据获取与分析软件的应用。同时,还要实现技术课程与图情档专业的有机融合,建立一级学科特色,尤其要注重核心课程的选取。核心课程可以强化专业基础,为MLIS研究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建设提供指引,有利于其在工作中实现图书情报专业的现实价值。此外,还要注重在线网络开放课程和远程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以便于MLIS研究生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学习;借鉴国外案例教学的经验,建立健全案例知识库,拓展课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为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才能,还需设置就业规划指导类课程,帮助MLIS研究生锻炼创新创业思维与方法技能。

4.3 加强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MLIS研究生获得职业实践技能的基础,图情专硕的培养应以提高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传统的图书情报专业教学以教室、教师、教材三者为中心,忽视了实践对塑造MLIS研究生核心能力的重要性。为此,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实践教育。

首先,打破落后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将新型的信息技术工具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多采用数字网络、多媒体、云课堂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师生互动,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取得教学相长之益。

其次,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传授图书情报学知识。除传统的讲座式外,还可以使用符合图书情报学研究特点的专题式、案例式、讨论式、实习式、研究式等授课方式[34]9。此外,带领学生参观图书情报事业单位,将实践贯穿到整个课程环节;鼓励学生在当地展开田野调研、社会调研、撰写研究报告,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与古籍修复等专业实践等,也是培养学生相应核心技能的有效手段。值得注意的是,还要锻炼学生对检索技巧、数据库建设、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技能,并采用提交实践报告、展示实际检索结果等考核方式提高MLIS研究生的动手能力。

最后,建立图书情报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专业教育要与业务机构相融合,为此需健全图书情报教育与实践部门的联动机制。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推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工程和基本保障,应将其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来统筹管理,通过理顺体制、加大投入、加强管理,使实践基地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36]86。图书情报机构作为用人单位,为学生提供理论应用与实践实习的平台,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学习的疏漏,产生对图情知识的渴求,通过“理论—实践—应用”的循环反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37]。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实际,增长知识,增强劳动观念和责任感,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36]85,引导MLIS研究生在实践基地中接触专业工作的内核,在实战中提升服务意识,锻炼其处理信息资源的能力。图书馆学、情报学培养单位要借鉴档案学人才实习基地的优秀建设经验,与对口机构通力合作,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培养MLIS研究生的动手能力、信息服务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协调能力、现代管理技术和工具的应用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和道德素质。基地的实习完成后,指导教师要督促学生撰写工作总结,通过拍摄照片、设立考核等方式确保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实习任务,并设立合理的评估奖励机制,对实习期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表彰。

4.4 开展协作办学

首先,实行双导师制度,调动多种学历背景的教师联合培养MLIS复合型人才。双导师制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它强调在开放的视野下、开放的环境中开展教育,倡导跨单位、跨领域联合培养学生[38]。校内专业教师与图书馆有工作经验的馆员可合作教学,通过引进实践辅助导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实践工作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模式造成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高校图书馆、情报单位以及档案馆存在众多经验丰富的前辈,可指导学生参与信息检索、加工、处理和组织的全过程,从而提高MLIS研究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服务能力。双导师之间要注意及时沟通,明确分工,共同制定培养方案,避免双导师制度形同虚设。培养过程中可与国内其他MLIS授权点强强联合,以聘请兼职导师的方式协同培养人才。

其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给予MLIS人才出国留学的机会。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担任讲座教授,开设学术讲座,以此开拓学生视野[33]80。多样化的国际实习实训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表达与沟通能力,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39]。

最后,进行校企联合办学,邀请各类知识服务行业/企业代表等协同参与课程内容设计和师资资源配置[40]。通过校企合作,能扩展MLIS研究生的业务能力。一方面能为MLIS研究生提供对口的实习与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又可以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MLIS人才。值得注意的是,培养单位要及时破除联合办学的局限,譬如校外导师与学生交集甚少,没能积极参与MLIS研究生的培植,导致联合培养与合作办学流于形式。因此,要建立健全监督和评价机制,对合作双方职能的履行进行检测,以确保强强联合的顺利进行[30]65。

5 结语

2011-2017年我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的实际招生人数共4053人,2017年专任教师总数达946人,MLIS导师535人,学位点在10年的发展中已达到了一定规模[30]61。截至2019年9月,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至50 所,标志着我国MLIS教育发展到了新的高度。MLIS教育须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扩大培养口径,将为传统的信息服务和典藏机构培养专业人员,扩展为各类企业、商务机构、互联网公司、数据公司、数字文化及信息安全等机构培养新型信息服务人才[41]。毋庸置疑,高度重视MLIS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是推动图书情报事业、教育与学术研究发展的必要前提。根据就业形势的变化,厘定MLIS研究生所需的核心能力,突出培养他们的特色核心技能,可使其在新的政治经济背景下更具职业竞争优势。专业知识素养是MLIS研究生必备的基础核心能力,可为其从事图书情报研究、创新图书情报知识奠定良好理论基础。职业实践技能与MLIS 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息息相关,具备良好职业实践技能的MLIS研究生是图书情报事业的人才后备军。社会协同能力能够帮助MLIS研究生胜任各个行业的工作,实现其个人潜力与团队精神的有机结合,从而促使组织效能的最大化发挥。创新创业才能是推动MLIS研究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动力源泉,促使其在众多毕业生中脱颖而出。这四大能力要素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专业知识素养是其他三项能力的根基,职业实践技能是其他各项才能的价值体现,社会协同能力可以保障其他各项能力的最大化发挥,而创新创业才能则是其他三项能力升华的重要驱动。图情专硕培养点要综合提高MLIS研究生的专业知识素养、职业实践技能、社会协同能力与创新创业才能,锻炼他们肯钻研、能吃苦、乐奉献的职业精神。同时,更要登高望远、放眼世界,完善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相关保障制度,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对接国际与国内图书情报事业更高层次的MLIS人才。

猜你喜欢
情报研究生图书
情报
情报
情报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班里有个图书角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交接情报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