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瑞雯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能局限于课堂中,应当注重结合社团活动,因此,有教师设计了生物社团活动,组织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生物社团活动具体以生物基本课程学习为主,注重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师生共同研讨学习,为学生的生物学习提供了广阔平台与发展空间。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注重生物学习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这是当前生物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同时也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要求。但是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陶行知曾经说过:“活的人才教育并不是进行灌输式教育,而是将开发文化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我们的学生。”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方面就存在严重的不足。
生物社团活动是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以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物课堂教学为基础,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活动。相同的生物学科探究主题,不同的社团活动的设计,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物社团活动的无限魅力,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在社团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教材在社团中”“实验在社团中”“生物在生活中”等多个版块,并引领学生在具体的生物社团活动中积极参与,主动完成科学实验探究任务。
这一模块的建立应当立足于生物教材内容,从生物学历史知识出发。所涉及的生物知识主要是对于生物教材中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进行补充与延伸,扩展学生的生物学习视野。
例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提出曾经在科学界争议时间较长的问题:“DNA和蛋白质究竟谁是遗传物质?”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接着为学生介绍从20世纪早期人们对于遗传物质的推测,到中期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探索,再到后期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验证,整个过程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严谨,逐步扩展学生的生物学习视野。
社团实验活动的灵活安排,可以帮助学生有效降低生物课堂中实验安排带来的紧张感和准备实验器材的急促感。在社团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认识更多的实验器材,让学生在亲自操作或小组合作中高效完成生物实验探究任务。对于不容易出现结果的生物实验,教师在进行社团活动之前为学生提供演示实验,或者直接利用视频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便于学生提前了解生物实验。对于十分喜欢生物实验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在生物社团活动中增加一些扩展性高的版块,促进这部分学生提升生物探究能力。
例如,“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过程中,首先上课之前,教师安排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动力等进行分组选题,以备课上进行具体的生物实验,备选课题为:1.验证产物淀粉生成;2.验证产物氧气生成3.探究光合作用需CO2吗?其次,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科学家对于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然后引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感悟科学探究方法,最后在完成具体的生物实验之后,组织学生讲述实验设计的思路,互相交流与评价。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核心,其本质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在具体的社团活动中教师应当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回归生活,积极主动探究生活中的生物知识,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组织学生灵活应用自己所学习的生物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学会观察与思考,并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分享学习成果,学以致用。
例如,“人类遗传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己家族成员高度近视的情况以遗传系谱图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观察并思考,总结出高度近视的遗传方式,这样也便于学生统计高度近视的患病率。
综上所述,大量实践证明,社团活动的展开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又能加强生物课堂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还能深化教师对生物教学理念的认识,最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