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幼儿园户外体能大循环活动是幼儿体育活动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大循环活动主要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和场地特点进行更为合理的区域划分和运动设施建设,从而满足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需求,以达到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成长的目的。但很多幼儿园的活动场地有限,幼儿运动设施建设也不够完善,或是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运动器规划,导致幼儿在户外运动活动中兴趣缺乏或无法达到运动需求。以下内容是关于幼儿园如何开展户外体能大循环活动的具体措施:
为了确保户外活动能够长期稳定地开展,学校应根据园内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划。在规划场地前要考虑到气候、时间等外在因素,也要考虑到幼儿在成长发育中的运动需求。在活动区域规划中我们需要根据幼儿在哪些项目中活动量的大小进行场地的合理分配。多数幼儿园的户外场地非常有限,那么,我们可以在规划活动区域时,合理利用地面、空间、阶梯,为孩子打造三位一体的活动区域。通过合理的设计,最大化地将有限的空间变成能够满足不同阶段孩子需求的运动区域。
户外器材建设是确保幼儿进行户外活动的基本条件,我们在规划好活动区域后,需要根据各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个性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合理的运动器械,确保运动器材的多样性,同时要通过观察,将在活动中使用率较低或没有太大价值的运动器械及时更换。这样,幼儿在丰富多样的运动设施中才能找到乐趣,得到体能锻炼。其次,在运动器械投放过程中还要设置一些标志物或使用标识,这样在体育活动中才能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1]。
幼儿园的孩子对一些运动器材都非常感兴趣,但在没有教师引导的情况下,往往不会产生很好的运动效果,对此,教师可以利用运动器材探索一些游戏化的体育活动,让孩子既能保持对这些运动机械的兴趣,同时得到更好的锻炼。比如,小朋友们非常喜欢走独木桥,教师可将一个班级的孩子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独木桥接力活动,每个孩子在起点的位置拿着一个属于本组的小玩具,然后拿着玩具走向终点,将玩具接力给下一个小朋友,孩子们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来完成小游戏,看看哪一组完成得更好。这样既能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也能锻炼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最后根据游戏结果进行点评,教师需要表扬表现好的孩子,对游戏中表现得不是很理想的孩子也要给予鼓励,提供针对性的方法上的指导,促进幼儿的成长与进步。
在户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观察每个孩子的表现,关注幼儿心理变化。在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孩子对运动特别感兴趣,而有些胆怯或性格内向的孩子不会主动参与。教师要针对每一个孩子找到更恰当的指导与帮助,通过鼓励和引导的方式让孩子战胜困难,增强自信心,同时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孩子开展更适合其年龄和兴趣的运动项目,让孩子更科学地得到体力和智力训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户外活动中有更多的体验感,从而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主动参与到运动中。
在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中一定要确保幼儿的安全。针对大型器材,我们需要考虑到是否对孩子有一定的危险性,幼儿园应该对此提起高度的关注,每一项运动器材都要经过严格的筛选才能投放使用。很多教师也会和孩子们一起自制一些玩具,也需要考虑到它的卫生情况和安全性。
总而言之,在幼儿户外体能大循环活动中,我们要在确保幼儿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场地划分和设施建设,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就感与体验感,从而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达到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