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静
家庭环境是幼儿最早、最直接接触的环境,而家庭教养是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态度和行为,对幼儿的认知和社会行为发展起重要作用[1]。社会性主要包括利他性、协作性、依赖性及自觉性等特性,幼儿阶段的孩子,在社会交往中表现最显著的特征即依赖性和利己性,有研究指出,人越是年幼,其个人社会性发展方向的选择就越是依赖着外界对他的影响,对他人的依赖性就越大。幼儿阶段的孩子,这种影响最主要的来源就是家庭和幼儿园。传统的家长只把养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却把教育孩子这一关乎孩子未来发展乃至一生的责任推卸给幼儿园、学校、老师等,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中、面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和发展的过程中,家长不是逃避就是暴躁的心态,给孩子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接下来就家长的心理健康与幼儿的社会性的关系问题展开具体的分析和讨论。
心理是通过父母的言行举止表达出来的,父母的言行举止是父母心理的重要表现。从很大程度上来说,父母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行为举止的形成和发展。在生活中,父母的歇斯底里、乱发脾气或者使孩子胆小怯懦,害怕与人交往,看不到自己的长处,看到别人的都是好的,看到自己的都是坏的;或者导致孩子在生活中狂妄霸道,一味指责他人,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别人做的都是错的,自己做的都是对的;过于懦弱的孩子容易导致其在社会性发展中受到他人的欺负、看不起,而过分自大的孩子则很难交到朋友。而那些对孩子温文尔雅、有条不紊、遇事沉着冷静的父母,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喜欢将这些口头禅挂在嘴边,如“请”“谢谢”“对不起”,当孩子被碰到的时候,不是指责地板墙壁,而是温柔地帮孩子吹吹,告诉孩子要小心;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耐心地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在什么地方,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这样的家长心理影响下的孩子们,更加阳光、开朗、落落大方,他们虽然依赖于家长、老师、同伴,但能自觉克服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能够转换角度、站在他人的位置思考和分析问题,因而这样的孩子在交往活动中,更能受到他人的喜欢和认可。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孩子是和家长朝夕相处的,父母的真实交往心理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影响。家长在与朋友交往过程中,趋炎附势、委曲求全,会导致孩子在社会性交往活动中,出现与之相类似的心理特征;过于强势、不给他人留有余地,凡事只想自己、不顾他人的家长们,会导致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够交到朋友的很少。能够以平常的、真实的心理交往的家长,看待任何人都能以平等友好的态度来面对,而面对生活中的棘手问题时,也能在对客观事物的冷静分析、科学思考的基础上,展开有条不紊的行动,因而这样的家长影响下的孩子,也往往在社交活动中,表现为冷静、睿智,能够合群,能够团结同伴、帮助他人,他们的兴趣广泛、能给予幼儿尊重和帮助,能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及时的帮助[2]。
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家长表现出的对问题应对的方法和态度也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家长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焦虑、挣扎状态,容易使孩子在交往活动中害怕面对问题、畏惧困难、在困难中失去发展的意识;而乐观地面对问题的家长,能为孩子的问题解决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让孩子在面对社交活动的时候,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问题,以团结合作的态度融入集体,在对小组的依赖心理的支持和驱动下,为了共同的学习活动目标而努力奋斗,在幼儿园活动实践中,树立起科学的竞争意识和向上意识,在幼儿积极的社会性表现过程中实现幼儿的健康发展。
总之,家长心理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家长要想在幼儿的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务必努力调适好自己的心态,以积极、健康、友爱、互助、宽容等健康向上的心态来影响和引导孩子,以科学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在耳濡目染的家长心理的影响下,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