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型社区的生态文明空间构建研究

2020-01-08 16:35
科学咨询 2020年40期
关键词:文明空间社区

王 波

(1.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 400067;2.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 40007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又一次飞跃。城市社区是人与自然共生的综合体,是践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操作单元和重要载体[1]。“儿童友好型”并不是意味儿童专属,而是通过一定措施,提升空间对儿童的友好度。儿童友好社区空间,是在国际“儿童友好型城市”理念基础上,结合社区建设与治理的实际,以社区公共空间为依托,保护和促进儿童成长发展。儿童友好型社区空间的建立必须基于生态文明这一基本准则,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空间,营造人与人文明友好的人文空间。

一、社区生态文明空间对儿童成长的意义

(一)为儿童提供生态良好的社区空间,让儿童能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在自然中学习成长

0-12岁是儿童同自然接触、相互联系最为关键的时期,它影响儿童的身心发育和成熟。自然的缺失将给儿童带来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健康问题。因此,社区空间的设计应以人的生态本性为导向,让儿童从小在生态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生态教育[2],这是符合当前城市环境生态化发展的需求。

(二)为儿童提供文明友好的人文空间,让儿童在社区中快乐成长

社区是人类聚居单元,是儿童接触的重要社会空间。从“社区”的角度探讨儿童对空间的需求,比从单一的物质层面入手更具有社会性和综合性等优势[3]。文明友好的人文环境,能使儿童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团结友爱;也有利于成人世界通过儿童纽带缓解信任危机、人情淡薄等问题。儿童友好型社区空间,以社区治理为依托,营造文明友好的氛围,形成内在互动和文化维系的人文空间,这符合当前城市居住环境人性化发展的需求。

二、研究现状梳理

学术界对儿童活动空间的研究,大致沿着时间的轨迹从单学科呈多学科纵横交错,从儿童对空间的生理需求、儿童空间安全性研究、儿童空间友好度到关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儿童生存空间的需求研究主要集中在1970年前,探讨儿童发展阶段与物质空间的关系,是一种物质空间需求的研究,是“研究儿童”,而非为了“为了儿童”的研究[4]。

儿童空间安全性研究是由于交通方式的变化,城市公共空间对儿童的户外活动产生安全威胁,研究主要集中在1970年后,关注儿童独立活动性及活动的安全性问题。卡罗琳·威兹曼指出,过去30年儿童的活动空间受到了交通和陌生人的威胁[5],为了保障儿童的健康与安全,形成了儿童的空间隔离。但随后发现,对儿童的绝对隔离是没有必要的,与街道打成一片才是儿童走出家门的住区形式[6]。

儿童空间友好度的研究成为新的热点是在1990年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人居署又共同制定了“国际儿童友好城市方案”,该方案得到了全球很多国家的认同和响应。儿童友好的空间有助于改善不安全的环境,同时有助于儿童健康成长。

2010年后,儿童需求空间的研究中结合了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行为心理学等,更关注儿童本身的心理生理对空间的需求,更加注重人文关怀,重视儿童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当前对儿童需求空间已有了比较完善的研究结果,基于儿童心理生理与空间的关系,从空间布局、设施要素、住区规划等多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但社区空间的构建缺乏一个引领的视角,尽管有的研究者提出过生态化设计原则,但是这个生态化仅是一种缓解能源危机的设计技术[2],至今还尚未有研究是立足于生态文明的视野去构建社区空间。生态文明是在环境友好的基础上向可持续发展的又一次进步,倡导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和谐共处,这对儿童友好型社区空间的研究带来了启示和理论支持。

三、儿童友好型社区的生态文明空间构建

良好的社区空间会对儿童的日常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友好型社区的生态文明空间构建目标是,让儿童尊重亲近自然,安全地在社区公共空间玩耍或出行,和不同年龄层的人友好相处。

(一)构建和谐自然的生态空间

1.生态景观合理布局

在生态文明时代,社区应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集的空间组织形式。但目前社区作为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大规模的人造环境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生态,而绿地等自然生态景观以斑块形式填充,社区的自然生态系统是经不起推敲的。社区中的生态景观,应以生态廊道为基底规划,将散布在社区中相对独立的景观版块联系起来,起到服务自然生态功能[7]。社区中的人造环境,也应充分尊重和利用自然地貌、水体和植物等天然要素,让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合理衔接。

2.自然亲近性优化设计

亲近自然是儿童的天性,可亲近的自然会促进儿童对自然的感知。西班牙巴塞罗那环境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靠近绿地公园和水面的儿童更聪明[8]。社区应在尽量减少对自然破坏的基础上,注重对有价值的生态景观进行儿童亲近性的设计,充分考虑安全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等,让儿童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提高自然的体验[3]。在人造环境中,也应采用自然亲近性的原则,保留和利用自然地貌、原有植物等天然要素,让儿童活动空间自然化,提供更多接触自然的可能性;也可提供模仿化的自然,为空间提供活力。

(二)完善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

1.提升公共空间透明度

儿童对危险的预防和抵御能力远低于成人,社区空间应提升儿童学习生活场地的安全性。犯罪心理学研究表明,犯罪分子偏爱可视性差和光线昏暗的地方。社区应提升公共空间透明可视度,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合理使用人工照明,提高犯罪的发现和被害人的抵抗能力;在智慧社区建设背景下,在儿童经常活动场所可配置监管力度强的监控智能设备,降低犯罪分子的犯罪动机。

2.优化通行空间安全性

交通伤害是造成儿童伤亡的第一位原因。目前,交通规则较多关注车内的儿童乘客,对车外环境关注较少,但儿童出行的更大威胁来自车外环境。社区是儿童生活学习的主要空间,需要完善软硬件设施为儿童提供舒适安全的出行空间。社区应保障儿童步行的空间,增设安全隔离设施;采用多种形式明晰儿童活动密集空间,提高儿童空间辨识度;提升儿童出行空间的趣味性,完善立面及地面空间的寓教于乐设施[9]。

(三)营造文明友好的人文空间

1.重视生态文明宣传

儿童时期是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社区应做好生态文明的宣传,传导正确的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社区可以建立生态文明宣传栏,宣传表扬社区中生态文明典型代表和先进事迹,对没有道德的行为进行抨击,让社区居民体会到“生态文明”是当前社会的主流,同时社区应当吸引包括儿童的社区居民参加宣传,调动居民积极性和群众监督作用。

2.提供生态文明实践

社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应让儿童认识社区生态环境,了解社区生态环境现状,激发儿童对生态环境危机感。同时,社区应鼓励儿童参与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让儿童开展生态文明的实践性活动,这不仅使儿童能以整体的思维认识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的益处,也能使社区的生态文明教育宣传更加深化,获得良好的社区认同与支持[10]。

3.构筑生态文明救助措施

要使生态文明意识内化于儿童内心,形成自律文明的行为,不能仅依靠道德的说教,必须通过客观途径使个人利益与道德建设有机结合。对规则的遵守,是儿童固有的天性与行为倾向,但目前复杂的社会现象,让遵守规则和做好事的成本尤为高昂。社区是适合着力的实践单位,可以构建生态文明救济措施,通过关注与帮扶,让遵守规则得到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回报,调动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改善社区风气。

猜你喜欢
文明空间社区
请文明演绎
社区大作战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漫说文明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对不文明说“不”
影像社区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