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艳
(江苏省邳州市新河镇陈集小学 江苏·徐州 221300)
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会对学生的长期发展与综合学习水平的提升产生深远的影响。小学生还处于语文知识学习的最初阶段,还有许多发展的潜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更是发挥出了重要的奠基作用。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组成要素,通过开展阅读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语文知识的内涵,全面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与学习成绩。众所周知,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律性与自主学习能力都较为薄弱,而在对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同时,可促进他们学习目标感与阅读能力的提升。
随着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原有的教学形式与教学理念已经无法适应当下教学的发展趋势,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采取有效的行动,全面提升原有的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学生在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小到字词语句的认读大到段落章节的学习,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心智尚不成熟,很容易被外界因素干扰丧失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一方面可以减少单一的语文基础知识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使他们饶有兴趣地参与到语文阅读的过程之中,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全面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活动中一种最为直观的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自觉自发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由于班上学生众多,语文教师要想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向,分析其课上学习效果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借助阅读活动教师则可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通过学生的阅读表现与阅读反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全面提升。考虑到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接触新鲜事务,探索能力较强,教师可以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策略性地展示语言学习的规律,使学生在阅读与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原有的基础知识,边阅读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深刻涵义,全面夯实自身的语文基础。
教师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用于应试教育,帮助学生取得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学习的同时真正掌握语文知识的精髓,全面应用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学生在开展语文阅读活动的同时,也可以有效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与表达能力,特别是对于一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来说,更可以借此机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分享,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信心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考虑到学生的年纪较小,对于一些知识点、内容,理解的还不够深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反复进行阅读,以此帮助他们实现深度记忆。对于一些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语句或者段落,教师也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等策略,强化学生的记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双向提升。
部分语文教师虽然也认识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价值,并在每周的固定时间安排了阅读教学活动加以实施,然而在开展活动之初,在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深度的把控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的不足,特别是在文本解读方面,教师照本宣科、讲解过于单调的情况比较常见,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方面容易出现偏差,单一性的解读方式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最终呈现出的教学效果往往也会大打折扣。与此同时,部分教师未能站在更加全面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往往只从教师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导致教学目标与实际教学活动产生了较大的出入。有些教师为了提升活动氛围,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讨论,然而在时长以及内容方面缺少严格的把控,导致部分小组在讨论的过程中偏离了目标话题,反而造成了阅读教学的低效化,这都与教师阅读目标不明确,定位不清晰有很大的关系。
当前开展的语文教学活动中,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较为有限,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多地掌握课本内容的精髓,教师往往会将知识进行总结灌输给学生,这样一来,一节课下来学生虽然可以掌握许多的知识,然而由于缺少主动探索与自我总结等过程,遗忘的机率也较大且不利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班上的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学习的方法与阅读的习惯各不相同,如果教师只是采取集中阅读教学的策略开展阅读活动,势必不利于个体的发展,导致学生只能通过被动听讲与练习进行阅读活动,自身迁移应用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锻炼,这与教师阅读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活动无法与学生自身阅读特点、阅读习惯相结合有很大的有关联,不利于高效阅读教学课堂的构建。由此可见,只有教师关注到不同学习个体间的差异化,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切实从学生的阅读思维与个性特点出发进行调整,才能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全面提升,才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作为一项基础性课程,既是教学考试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与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外界信息,实现知识储备,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学习活动之中。而目前学校开展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存在阅读内容泛化,重点不明晰的问题。良好的课堂阅读效果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在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合理规划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以便将知识逐层递进地渗透给学生,使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加深体会,实现自主阅读、自我提升。当前一些阅读教学形式流于表面,基础知识全盘添加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学生虽然在课上学了许多知识,然而却缺乏深层次地理解,这与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之初,应先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只有目标精准才能为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夯实的基础,才能促进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科学化开展。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设置具体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先对学生的整体阅读情况以及本节课的整体教学要求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教学目标。与此同时,针对教学活动的指导策略应进行深入地理解,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由于每篇教学内容都有着独特的教学元素,学生最终获得的学习体验与阅读情感也各不相同,因此可结合不同文章的脉络开展优化教学,不断丰富原有的阅读教学活动内涵,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例如,在教学《丁香结》一文时,笔者为了便于学生阅读理解文章,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初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在网上搜索了大量的盘花扣的图片,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呈现出古人穿着的效果,使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纷纷思考衣襟上的盘花扣与文题之间的联系,主动投入到了阅读探索文章的活动之中。由于笔者准备工作充分,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因此取得了较理想的阅读效果,学生也在良好的阅读学习氛围中得到了成长。
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无论在学习方式还是阅读活动方面都应体现其个性化特征,教师在课堂上全权包办进行讲解的现象应予以制止。个性化阅读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教师主动思维与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可采取以下策略。首先,鼓励学生多思考,大胆质疑。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有许多,而质疑是一种有效的策略,质疑是学习者了解知识、掌握内容的有效手段,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阅读的过程中以思为核心,不断加深阅读体会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一旦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认真思考、多方探索产生了质疑,就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从而使自身的个性得以张扬。其次,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培养出大量优秀的人才,在当下,语文教学活动要培养出更多有创新精神、具备核心语文素养的综合型人才。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则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高效思维的形成。鉴于此,教师应策略性地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启发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积极拓展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提升阅读教学效果。再者,教师可以针对阅读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如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集思广益,共同进步,在有效的时间内掌握文章的深刻涵义。例如,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廉颇、蔺相如的性格特点以及爱国情怀,笔者采用角色阅读、分组阅读的阅读策略,学生在沟通交流的同时体会到了蔺相如的足智多谋、顾全大局的精神,也对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表示欣赏。由此可见,通过开展生生合作、个性化阅读不仅提升了阅读效率,还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人物特点的把控。
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传递出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文章情感都可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共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的热情,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实现较佳的教学效果。通常情况下,教师往往是以某一篇文本为依托开展教学活动,向学生传递语文知识的,而学生阅读的质量则会对教学效果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文章在体裁与内容方面各不相同,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则会带有强烈的阅读主体特性,将自身对文章的理解与体会融入其中。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通过主动思维与情感交流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例如,在教学《烟台的海》一文时,文中用到了“扑”“溅”“发出”“掀”等动词,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结合语气、手势等方法,帮助学生体会冬季海的凝重,加深理解。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与诵读中,学生也能很快掌握其他季节海的特点,有助于他们加深阅读体验,感悟文章真谛。
综上所述,科学而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正确阅读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他们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考虑到学生学习方法以及阅读策略能力存在许多的不足,语文教师应加强引导,促进学生阅读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