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小文
(紫金县中山高级中学 广东河源 5170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学生的数学能力也不断提出了更高要求。高中数学学习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由于知识难度的不断深化和对思维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也要多下功夫。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质低负”的作业设计目标,让学生更轻松、高效的学习数学知识,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通过创新作业形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高中数学作业“高质低负”有效设计的初探经验进行了浅析。
由于学生个体的认知方式和思维策略的不同,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也存在着高低分化。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可以分层次设置,为不同学习接受能力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作业选择[1]。教师在教学上,可以根据知识点的难易,对高、中、低三个难度的作业进行分层次,根据不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各方面权衡综合考量,让不同学生做不同层次的作业。这种设计虽然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但也相应的增强了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完“导数在函数中的应用”后,可以根据课堂测验和学生平时成绩分梯度布置作业,设置题目:1.已知函数f(x)=x3+2x2-4x+3,第一问:(1)求其单调区间;(2)求其极值;2.已知函数f(x)=x3+2x2-ax,知其增区间为(1,+∞),减区间为(-1,1),求a的取值范围;3.已知函数f(x)=x(x+2b)2在x=2处有极大值,求b的值。题目按考察公式和函数运用的灵活程度难度逐渐递增,教师可以分层次让不同学生完成相应难度的题目。但不做硬性要求,鼓励低层次的学生能够更多尝试更高难度的题目,高层次的学生把全部题目都做一遍,更全面的掌握知识点。这样的作业设置,能够有效调动学生作业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清楚自身的学习程度,在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提高。教师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还能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多思考,多练习,加强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学生运算思维的能力。
数学最早的发明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问题。高中数学教师布置作业可以更多地偏向实践性和实用性,即不要过多束缚于理论知识,把抽象化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换种作业方式[2]。
例如,教师可给学生布置作业:1.调查电、煤气、燃煤价格,分析一定量的消耗下,使用电、煤气、燃煤哪个更划算,并画出大致函数图像;2.调查小区附近报亭的报纸销售情况(了解进价、售价及不同时间的销售量),统计一个月的销售情况,画出统计图,为亭主分析如何调整进货量和售价,以达到更多收益。教师在实践作业布置上,可以放宽上交时间,给予学生充裕时间去了解调查。学生在收集调查数据回来后,会调动已学过的知识加以运用。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灵活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的结合能力。实践作业能够让学生深化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由于不同的实践作业受实践环境的制约,教师布置实践作业要注意在学生力所能及和环境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教师设计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巩固知识点的记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作业布置上,可以不用过于拘泥于作业形式。作业可以为一个探究性方案、一个实践调查报告、一个数学相关的游戏等等。
例如,教师在教学完“余弦定理”后,可以设计作业:1.总结余弦定理的证明;2.分小组合作探讨余弦定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样的作业注重探究实践,具有开放性、实践性、活动性、合作性等特点。让学生充分思考运用学到的余弦定理,在生活中去发现。教师对该种作业的评价时,可以尽量多样,更具包容性,鼓励学生大胆发现、大胆展示。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参与到研究探讨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在数学作业设计上多下功夫,增强作业的有效性,创新作业形式和设置方式,更具针对性,更多元化,以此服务学生主体。同时,教师更要把作业落到实处,不仅仅是作业设计环节,更要抓作业布置后学生的完成效果。作业的完成评价及巩固练习,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落实好作业的环节,能够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也能推进后面的课程进度,相辅相成。教师要不断优化自身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尽可能优化作业的各个环节,达到“高质低负”的有效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