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刘霞,刘慧平,白玉林,李代阔
(1.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 阿拉尔843300;2.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乌鲁木齐830054)
新海63 号(原代号TH08-285)是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通过多年定向选育的优质、高产、抗病海岛棉新品种。
为实现海岛棉丰产、优质与抗病等性状的综合提升, 以适合农业生产与棉纺织市场的需求,2004年以自育高产、优质材料H04-436 为母本、以抗病材料04-62 为父本进行杂交,经过海南加代及连续多年在重病田进行定向选择而选育的新品系。2008年筛选出优良品系TH08-285,2009-2012 年进行品系比较试验,综合性状表现均较好,丰产性突出。2013 年申请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早熟长绒棉预备试验,2014-2015 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早熟长绒棉棉区域试验,2016 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早熟长绒棉生产试验。2017 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为新海63 号,审定编号为新审棉2017 年60 号。
新海63 号生育期142 d 左右,植株筒形,零式果枝,株型较紧凑;茎秆坚硬,抗倒性好,株高110 cm 左右;叶片中等大小,叶色绿色,掌状,叶裂深。铃长卵圆形,铃重3.5 g,籽指12.4g,衣分32.7%,霜前花率95.5%。 吐絮畅,絮色洁白,朵大好拾花。
2014―2015 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早熟长绒棉区域试验,2 年区试平均结果:新海63 号每公顷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5 064 kg、1 648.5 kg 和1 573.5 kg,分别比对照新海41 号[1]增产14.6%、114.8%和15.3%, 均居第3 位, 增产显著。 2016 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早熟长绒棉生产试验中,新海63 号每公顷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5 457 kg、1 798.5 kg 和1 776.0 kg,分别比对照新海41 号[1]增产11.3%、16.3%和17.5%,产量分别居3、2、2 位,增产显著。
2014―201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早熟长绒棉区域试验取样,经原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HVICC 校准),结果平均,新海63 号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8.25 mm,断裂比强度43.12 cN·tex-1,马克隆值4.09,整齐度指数88%。
2016 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早熟长绒棉生产试验进行抗枯、黄萎病鉴定结果:新海63 号枯萎病病情指数3.8,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情指数5.2,高抗黄萎病。
该品种适宜在新疆南疆长绒棉种植区种植。
以地膜下5 cm 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4 ℃时即可播种。 南疆植棉区采用地膜种植,适宜播期为4 月1―15 日。
该品种叶片上举,通透性好,适宜密植。播种密度为每公顷22.5 万~24.0 万株, 每公顷保苗21.5万~23.0 万株[2]。
施足基肥,基肥每公顷施油渣1 500 kg、尿素375 kg、磷酸二铵300 kg、硫酸钾150 kg。 膜下滴灌条件下:滴水10~12 次,随水滴施追肥,少量多次,每次滴水间隔5~7 d,在6 月下旬到8 月20 日,滴水滴肥采用“两高一低”措施,即高频率(5 d 轮灌1次)、高强度(增加肥料使用量)、低流量(每次每公顷255~300 m3)。 生育期随灌水滴施7 次肥,共施棉花滴灌专用肥375 kg、尿素300 kg、磷酸二氢钾75 kg。 8 月中下旬停水。
在5 月下旬至6 月初现蕾时可适当化调,后期根据棉花长势运用水肥综合调控, 将株高控制在100~110 cm。
按照“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原则,果枝15个时打顶,在7 月5 日打顶结束为宜。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及时掌握虫害的预测预报。 出苗现行后重点防治棉蓟马,防止和减少无头株和多头株。 前期抓好棉蚜的防治,中后期重点防治棉铃虫和红蜘蛛,可选用生物农药或对天敌杀伤力小的农药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