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校法治文化传播路径的多维度分析

2020-01-08 09:23马晓妹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法治法律文化

马晓妹

(宿州学院商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法治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体现着国家治理及公民生活中的一系列法治理念、制度、思维方式及外化的行为方式,是维持社会秩序、规范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1]。法治文化反映了社会的法治文明状态,其传播进程更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标杆。高校作为社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重要使命,依法治校是切实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而加强高校法治文化的传播是实现依法治校的应有之义。

一、高校法治文化传播的重要功能

1.引导和规范广大师生的行为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法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法治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明确告知人们行为的性质是什么,哪些行为是禁止的,相应的处罚是什么,并要求所有社会成员遵守这些行为规则。在高校里,法治文化的繁荣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法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法治文化可以深层次发挥其指引功能,促进广大师生明确规则要求,形成法治思维,将自身行为逐步纳入到法治化轨道,避免任意行事、违法行事。同时,高校法治文化兼具教育功能,即在其传播的过程中产生广泛的影响力,从而使广大师生树立起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因此,高校法治文化具有显著的引导和教育功能,是塑造人的法治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3]。

2.营造和谐校园,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任务

高校法治文化始终倡导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价值观,这就要求在校园里营造出一种平等对话的氛围,管理者、广大师生间可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使法治文化渗透到高校的方方面面,有利于形成民主自由的法治环境。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不断发展,基本进入了法治化管理的状态,但是,如果从法治文化所倡导的理念进行全面分析,高校在依法治校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严重影响了高校办学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高校要大力促进法治文化的传播,构建坚实的传播体系,营造浓厚的传播氛围,以法律法规为基础,提升管理体系的法治化水平,构建学校、政府与社会三者之间的新型关系,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落实,有效促进教育体系法治化的发展。

3.引领先进文化的传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有力支撑

高校作为社会体系中的一个特殊载体,其文化带有强烈的批判性和超前性,并且引领和推动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供力量[4]。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基础,对建设法治国家产生了独特的作用。同时,当今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建设法治国家,离不开人才的培育。高校法治文化的广泛传播有利于培养知法懂法、信仰法治、具备基本法治素养的合格公民。

二、安徽高校法治文化传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当前,由于受传统思维、文化等因素的限制,人们对法治的认知还处于初步阶段,大多仍停留在具体的法律法规中,对法治的践行远远没有达到实际功效。高校在法治文化的传播中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安徽高校师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较大程度上反映出了高校法治文化传播的水平。为了了解安徽高校法治文化传播的现状,本文主要对安徽几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阐述高校法治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1.法治意识较为欠缺,对法律法规表现出很强的疏远和陌生感

有54%的学生表示不会经常关注社会上的法律事件,其中3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和法律联系并没有那么紧密;有63%的学生不了解我国基本的法律部门;45%的学生认为法律体现出的更多的是处罚和约束;77%的学生不了解近年来发生的“黄洋投毒案”“吴谢宇杀母案”;当学校的管理规定与国家法律法规发生冲突时,有47%的学生认为还是应该遵守学校的规定。

法治意识是指通过人的主动思考后,主观意识里对法律原则、制度及观念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提高法治意识,是形成法治思维、产生法治信仰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规则意识和权利意识,养成主动遵守社会规则的行为习惯。由以上调查可以看出,高校学生的法治意识较为淡薄,缺少权利意识,义务本位论占据上风。很多学生对法律的认识较为偏颇,将其片面地认为仅是一些条条框框约束性的条款、规定,只要自己的行为没有触犯法律规定,那法律便和自己没有太多关系。在参与方面,更多地体现为被动接受管理和约束,没有主动参与决策、适用法律的意识,更没有纠正违法行为的勇气。在高校里,很多学生将顺利完成学业作为接受教育的终极目标,听从学校和老师的管理,遵纪守法,即使遇到了纠纷,也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不想也不会主动寻求法律的帮助,对法律法规表现出很强的疏远和陌生感。

2.法律知识匮乏,缺乏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认识

在面对“霸王条款”时,78%的学生选择无奈接受;73%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买卖合同纠纷、租房纠纷;80%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去法院提起诉讼;68%的学生不想主动学习法律知识,而是想要把时间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72%的学生不知道国家宪法日的具体时间;95%的学生表示,在校学习法律知识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其中70%的学生表示已经忘记了法律基础里讲授的内容。

法律法规是法治教育中最为基础的部分。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应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和基本法律部门的划分。而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法律法规的掌握情况并不好。法律基础课程是提高学生法治素养最直接的途径,当今高校主要是通过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进行法治教育。但是细看此课程的编制与开设情况,基本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教育融合在一起,而前者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篇幅和授课时间,在后面仅有少数章节涉及到法律基础教学。在这仅有的篇幅中,试问怎能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法治理念讲授清楚?而且,这样设计课程,容易让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教育混为一谈,忽视法律问题和道德问题、政治问题的区别。据调查,有些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甚至会略过法律基础,或是让学生自学。这也就很清楚地解释了之前调查中,很大比例的学生已经忘记了法律基础中的内容。

3.法治信仰严重缺失,法治的权威并未真正建立

54%的学生认为司法判决基本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38%的学生认为法律并不能充分保障受害人的利益;48%的学生认为遇到纠纷时,首先应该“找人协调,找关系走动”,诉诸于法律是最后的选择。当问及对我国现行司法体制运行的信任度时,只有35%的学生认为“较为信任”。

信仰“法律至上”是法治权威得以树立的前提,公民对法治的信仰是法治权威得以生长的土壤。对法律的信仰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信念,这种内在的信念对法治权威的确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治信仰的培育是高校开展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尽管我国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法律至上”的权威性并未真正树立。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或纠纷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找关系”,通过人们之间的协商、协调,运用社会关系来解决,而且这样做在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上都优于法律,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对法律愈加失去信心。这种现象也存在于高校中。在不了解法律规则、欠缺法治意识的状态下,更是导致高校学生法治的不信任。像调查结果显示的那样,仍有很大比例的学生质疑法治的公正性,更有甚者认为“法律无用”。缺乏对法治权威的敬畏,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大学生群体无法对法治产生认同和信服。

三、安徽高校法治文化传播的提升路径

从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高校最广大的主体——大学生,现阶段仍然存在着法治意识欠缺、法律知识匮乏、法治信仰缺失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高校法治文化的传播路径仍有诸多急需改进之处。鉴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借助新媒体平台,创新传播路径

在当今新媒体盛行的时代,新的传播手段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法治文化的了解与接受。高校应将新媒体宣传融入到传统宣传中,创新传播手段,形成资源的优化配置。着力创建特色宣传活动,增设法治实践教育基地,构建法治文化宣传平台,从法治文化的自身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群体的心理需求状态,将枯燥的法律法规和声音、影像及社会时事热点问题相结合,在网络学习平台、校园广播等宣传平台播放、展出。在特殊的法治节日,如“宪法日”“法制宣传日”等,设置互动交流环节,联合学校的社团组织,以文艺演出、制作“法治微电影”等学生常用的社交媒体方式宣传法治文化,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5]。

同时,积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创新法治实践活动。高校可以联系所在社区,充分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活动,并借助媒体平台进行多角度的法治宣传。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会面对具体的法律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由此可以逐步增强对法治的认同感,提高其运用法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以点带面,产生法治文化传播的辐射效应,有助于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

2.改变现有的灌输模式,突出传播内容的针对性

法治文化的传播,内容是核心要素。法治文化既包括外在的制度、原则,也包括内在的精神、观念。当前,高校进行法治教育主要是以课程讲授为主,大多是通过课堂灌输僵硬的法律原则、规则,这也就难免给学生留下这种印象——一提到“法”,脑海里就浮现出死记硬背的条文。法治的内在精髓、其鲜活的生命力已荡然无存。因此,为了能使法治文化真正有效地传播,使学生既能够掌握法治的外在文化层面,又能树立起对法治的信仰,就必须挑选出立足新时代、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出针对性和目标性的法治文化传播内容,使其和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

高校法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在知法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法律武装自己的思维,维护自己的利益,形成“法律至上”的法治信仰。因此,法治文化的传播应选取针对性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聚焦社会最新的法治时事和热点事件,同时紧扣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就业、维权等事项,普及法律知识,举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举办法治问答竞赛,开设法律讲坛,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氛围,使学习不再局限于小小的课堂之上,实现法治文化传播的常态化。

3.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夯实思政基础,培育法治文化

法律与道德同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两者在引导人们的行为活动、调整人们的思想意识、调节社会关系等方面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既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道德重在发挥其感化、劝诫功能,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影响人们的思维意识,使人们逐渐形成对善恶美丑、是非对错的判断标准。而法律除了引导、规范功能外,更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其强制性和权威性。正是由于这种强制力,法律在约束、制裁方面表现得更为直接,也可以说,法律是道德最低要求的表现。想要提高高校法治文化传播的实效性,夯实学生的思想道德是基础,更是重点,也是进行法治教育的前提[6]。

道德教育作为培育法治公民的内化力量,尤其是在以培养人才为己任的高校,显得更为重要。高校是塑造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基地,大学时代也是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和理想信念的重要时期。在新时代信息传播背景下,师生双方的三观容易彼此影响,因此,高校应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教师和管理者共同成为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主体,担负起教育重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地贯穿于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中,通过多种形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治素质。

4.加强高校法治化管理意识,提高依法治校水平

管理者是高校公权力的享有者和行使者,其行为代表着校园的公共利益,是高校活动和各种法律关系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法治文化的传播主体。可以说,高校法治文化的有效传播,管理者的意识和能力起着关键作用。加快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管理者角色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

在管理层面,进一步加强高校法治化管理意识,提高高校管理的法治化水平。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自身要知法、守法,形成依法办事、依法决策的思维习惯,秉承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服务大局,树立起法治信仰,维护法律的权威性,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行为方式推动高校发展,化解校园矛盾,维护校园稳定。同时,管理者应积极营造民主的法治氛围,在进行管理决策时,广泛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校园建设,维护并保障权利意识,实现权利和义务的有机统一,切实提高依法治校水平。

结语

法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保障,法治文化反映出社会文化发展的进步程度。高校法治文化的传播对实现依法治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法治文化传播有助于提高高校师生的法治素养。当今我国高校在法治文化建设方面仍存在若干问题,这就要求高校转变理念,提高法治化管理意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创新法治文化的传播路径和内容,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措施,积极引导广大师生自觉维护法治的权威。

猜你喜欢
法治法律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谁远谁近?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让人死亡的法律
让法律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