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留才, 李奎亮
(沈丘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 沈丘 466300)
沈丘是农业种植大县,近年来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6.87万hm2,平均年产小麦51.5万t。沈丘县在地理位置上处于秦岭淮河一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是麦稻生产过渡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小麦在生产过程中会遭遇多种异常天气影响,给生产安全带来隐患。
倒春寒冻害是指在3—4月出现的春霜冻害,重点指在当地4月上旬出现的低温冻害。此期小麦正处于拔节孕穗期,对低温比较敏感,5 ℃以下的低温很容易对其造成危害[1]。轻者小麦雌雄穗退化,齐穗后逆光看,田间小麦颖壳透亮;重者会造成穗部小穗败育,只剩穗轴或有小穗但不能结实,田间出现白穗,冻害发生在穗中下部时,穗轴裸露,麦穗倒向一侧,对产量影响严重;更严重的则造成叶片和茎秆枯死。
近年来,小麦倒春寒冻害频繁发生,年际间危害程度不一样。倒春寒危害程度与倒春寒发生时间及其与小麦孕穗期是否吻合关系密切。调查发现,在小麦拔节初期(三月中旬前后)如遇0 ℃左右的低温,小麦主茎分蘖易冻死。在小麦孕穗期如遇低于5 ℃的低温,会发生严重倒春寒危害。若此时气温不低于5 ℃,但遇到持续低温寡照天气,小麦也会出现轻度低温冷害。沈丘2017年4月上旬出现6~9 ℃的低温及持续若干天的阴云天气,小麦抽穗扬花期出现花药败育、颖壳张开、结实缺位现象。进入2000年以来,倒春寒危害最严重的年份是2015年,在2015年4月12—13日沈丘县出现低于0 ℃的低温天气,小麦大面积发生低温冷害。
2010年以来,2011年、2013年、2015—2017年沈丘当地均发生过倒春寒危害,其中,以2015年和2016年倒春寒危害较重。气象资料显示,在发生冻害的年份4月上旬均出现低于5 ℃的低温,2011年4月3日,最低气温4 ℃;2013年4月9日,最低气温4 ℃;2015年4月7日,最低气温2 ℃;2016年4月3日,最低气温6 ℃。
倒春寒冻害除与天气降温和低温持续时间有关外,与降温前是否有降水、播种时间、田间管理等也有很大关系[2]。生产实践表明,土壤肥力不足,整地质量差、土壤虚而不实的地块倒春寒发生危害重。另外,小麦品种间抗性也有一定差异。
旋耕整地的优点是整地快,省力、省工,因而得到迅速推广。但其缺点是耕层浅,不利于根系下扎吸收深层养分;土壤疏松,散墒快,不利于出苗和培育壮苗;机械播种时易造成播深不一致,出苗不整齐,植株长势不一致,倒春寒发生时,土壤疏松地方冻害重,车辙处的小麦冻害轻或没有冻害。
春季若持续干旱,则小麦植株生长势降低,干物质积累少,抗寒性降低。此时,一旦出现低于5 ℃的低温天气,极易发生低温冷害。
在小麦孕穗期对水肥较为敏感,如果在小麦孕穗期土壤肥力不足,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及养分转化,干物质积累少,抗寒性降低。生产实践表明,缺肥地块,植株生长势弱,群体少,叶色浅,冻害重。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恶化、温室效应增加、极端天气增多,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2015—2016年,小麦苗期出现急剧降温及低温天气,黄淮冬麦区发生了大范围的冻害。中后期持续的阴雨天气导致小麦赤霉病大范围发生。3月底至4月上旬(小麦拔节孕穗期),豫东南经常出现低于5 ℃以下的低温天气,造成低温冷害。
主要表现在春季没有抓住有利时间进行追肥浇水,未能促进植株稳健生长,导致倒春寒发生时小麦抗冷害能力低,受害严重。
一是增施有机肥,配施微肥,择期追肥。整地前施优质有机肥7 500 kg/hm2、三元复合肥600 kg/hm2做底肥。于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根据苗情追施尿素187.5~225.0 kg/hm2。
二是精耕细作,打好播种基础。整地时,先犁耕再旋耕,然后进行耙地(或者旋耕后进行耙地),达到土壤上虚下实,土表平整,底墒好。
三是精选种子、适期晚播。冬性品种播期为10月15—20日,播种量为187.5~225.0 kg/hm2,基本苗为270万~300万/hm2;播种深度为3~4 cm。播种量视整地质量、土壤墒情、播期、种子千粒质量及发芽率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四是浇好拔节孕穗水。3月中下旬,墒情不好时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50~187.5 kg/hm2,促进穗分化,争取成大穗。研究表明,此期进行浇水对预防倒春寒冻害效果显著。
五是喷施激素类叶面肥。在小麦拔节后、旗叶没抽出前,结合田间施药防病治虫,喷施芸苔素內脂450 mL/hm2,预防倒春寒明显效果。
六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及中长期天气预报,及时通过微信、短信等网络技术手段,发布倒春寒预告信息和预防技术措施,降低倒春寒危害。
七是及时灌水。关注长期天气预报,低温来临前有条件的地块及时灌水,可有效预防倒春寒危害。
一是农业气象预报应提高准确度。基层气象人员需要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二是避免气象信息服务手段单一、服务水平滞后,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及时发布降温信息及预防措施;三是农业气象部门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及时沟通,将最新的气象信息和技术措施有效地传达到种植户手中;四是提高农业气象知识普及率,使种植户有效地认识农业气象在农业生产中的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