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 巍 唐华山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干预探究
涂 巍 唐华山
(湖南科技学院 学生工作部,湖南 永州 425199)
研究立足于新时代高校心理工作新情况,归纳出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四大特点:特殊性向广泛性延伸、突发性与复杂性相结合、价值观偏差与缺失导致的空心病、隐蔽性与易察性相结合。并进一步探究了新时代心理危机事件学校—家庭—社会个人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出了联动机制、全员预防、队伍建设、宣教形式四大应对策略。
新时代;心理危机;干预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我国的国情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新时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文化环境日益复杂。新时代,我国进入“三期叠加”的社会发展转型期,大学生群体也呈现出新特征,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待和要求日益增加和复杂化[1]。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和祖辈的溺爱,过度保护,致使他们从小缺少与同龄人、社会过多接触的机会,造就了部分大学生性格上以自我为中心,孤傲;情感上缺少共情和同理心,较少顾忌他人感受;行动上缺少实践,眼高手低,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以至于部分学生远离家乡,独立生活时暴露诸多问题。面对挫折和压力事件时心理抗挫力较低,很容易被挫折击垮,进而失去理智,做出极端事件。
以往大家将注意力更多的投注在高年级,家庭经济贫困,家庭成长环境恶劣,学业困难、学业压力较大、遭遇突发挫折事件、出现严重适应不良等重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问题导向为切入点,发现学生的问题后更多的关注问题学生,采取先入为主的教育理念进行干预。而近年发现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呈现低龄化趋势,与此同时更多优秀的学生承受较强的心理压力。如中部某高校学生,因对自身学业成绩不满意而有多名学生被诊断为抑郁症,该类型学生是老师同学眼中的优秀生,日常表现较好,大多被认为不会出现危机事件。性别上男女生均有危机事件,年级界限也从以往的低年级和高年级延伸至各个年级大学生自杀一般以专科生为主,但高学历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自杀比率近年来增长迅猛,重点大学自杀的比率高于一般院校[2]。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已由以往的既定特殊人群向更广泛人群延伸,更增加了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难度。
当代大学生在生理上发展较快,趋于成熟,而由于社会经验缺乏,应对能力和人际交往的缺乏,心理上还处在半成熟阶段,这就是大学生的心身异步现象。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认知能力和实际应对能力发展不协调。对外界充满好奇和探求欲望,但是非分辨和危机辨别能力不强,擅于幻想,脱离现实,情感丰富但不稳定。这是一个情绪体验强烈、动荡不安、问题集中的时期,任何一个小的挫折都有可能让他们失去理智,产生冲动行为,引发心理危机甚至导致悲剧性的后果,因而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具有较强的突发性。例如,多起关于博士研究生学业压力较大而跳河、跳楼极端事件。因与父母争吵而冲动跳楼,因与同学争吵心生嫉妒而投毒伤人极端事件。大学校园的开放性更增加了学生危机事件的多变性和复杂性。诸如某职校在校学生因与社会人员发生情感纠纷而被砍伤,社会交往过程中,外出实习、见习过程中被人强迫等等。更有学生毫无征兆的突然出现危机事件,如某高校学生在事发时一切正常,学生本人独立离校后不明原因的溺水而亡。这些都体现了高校心理危机工作的突发性和复杂性,极大的影响了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新时代大学生获取资讯的方式多样化和丰富化,形成了独特的、偏离主体的价值体系,诸如个人主义、虚无主义、物质主义等等。例如,高考准状元,入学第一月尝试自残,期末考试尝试自杀,此后住院治疗,疗效差,持续心理咨询和团体咨询,期间又多次尝试自杀,最终父母决定退学。北京大学徐凯文教授,针对价值观的缺失提出了一个新的词“空心病”。他从抑郁、意义感、自我认同和自杀态度四个维度进行了描述,针对北大学生的调查表明,有30%的学生有厌学情绪,40%的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目前,大学生普遍流行的口头禅是寂寞、空虚,普遍的状态是一边不知道干什么,一边又陷入了无尽的焦虑、迷茫感,严重者发展成对自我的厌恶,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笔者所在学校新生刚入校不到一个月就私自离校到异地实施自杀,后得知该生初中时、高中时就实施过自杀,且一直存在强烈的自杀念头。与此同时,大二学生觉得在学校找不到学习和存在的意义感,私自回家准备自杀,后得知该生进入大学前休学过多次,被家人逼迫参加高考,且一直存在强烈自杀意念。
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各种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赌博、网络贷款、网络恋爱、网络传销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部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是非分辨能力偏低的学生极易成为受害者。如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色情,网络恋爱等虚拟世界,逐渐脱离现实最终无法融入现实生活。更有甚者为了购买游戏装备,受骗于网络赌博,被骗大量资金,而为了还款又陷入网络贷款漩涡,最终因背负高额贷款无力偿还而走向自杀极端。近年来大学生因网络贷款、网络赌博而发生的极端事件时有报道。这类危机事件的发生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一旦发觉就是到了异常危机的阶段,且当事大学生往往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会有诸多隐瞒,承受多重压力,最终不堪重负走向极端。与此同时,大学生由于正处在情感丰富期,他们的学习、交际、生活环境和人员相对稳定和固定,同龄人之间更容易相互交流,遇事也更倾向于与周围同学倾诉,加之朋辈心理互助员和班级、寝室心理信息员的普及和培训,更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察觉学生心理异常情况[3]。一旦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或出现心理异常,很容易被周围的同学、辅导员或老师发现。时间节点上也有一定规律,考试前后,寒暑假前后,重大活动前后,新生入校后,节假日,毕业前等时间节点。心理危机信息识别从认知改变、情绪困扰、躯体不适、行为改变四方面可以有效判别。因而大学生心理危机具有易察性的特点。
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极大的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进程的好与坏。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新时代的中国亦受全球化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均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这些时代特征,无疑对大学生的价值体系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处在此发展阶段的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好在发展和完善期,社会现实的冲突将致使他们在认知上、情感上、行为上出现较大偏差,极易陷入混乱状态,导致心理失衡,无法通过自身心理资源在短时间内恢复常态,最终陷入危机之中。这使得大学生成为心理危机的高发群体。而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更是助推各种不良文化、不良书刊、暴力、色情、赌博等消极价值理念和扩散,这些都成为了校园危机事件的推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子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困难和压力时具有较好的心理资本,较强的社会支持。而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大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这部分学生的家长迫于生计和工作压力,家庭教育长期缺失甚至不当。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长科学教育理念的缺乏、不良的亲子关系以及不和谐的家庭教育生活氛围都阻碍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家庭教育的缺失与教育理念不当为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频发埋下了深远的隐患。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过多年发展正在经历瓶颈期,诸如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陈旧,工作理念和指导机制已不能很好的复合当代学生心理需求。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和内容缺乏时代性、新颖性,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心理健康宣教形式常规化,固态华,实效性不够,不能深入学生内心,未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教活动,没有较好的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入行”。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位不准,管理混乱,干预转介机制不能有效执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投入不足,人员配比较低,专业队伍培训建设欠缺,家校机制错位等等。
个体心理危机的产生由内在心理素质与外在环境共同作用,因此大学生个体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较低亦是引发心理危机的主要因素。大学生自我认知存在偏差,自卑、自我否定,自我接纳度较低等等。情绪情感丰富且不稳定,遇事难以有效控制情绪,更多地体验到悲观、绝望等消极情绪,不能有效调节和管控情绪。行为方式上偏激、冲动,面对考试、学业、就业、恋爱等挫折事件不能合理应对。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遇事不能寻求社会支持等等。
从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16号文件至今,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过十多年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党的十九大以来,新时代精神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又发生了新的时代变化。近年来,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长管教的缺位、家长心理卫生知识的缺乏,以及学生面临的诸多压力事件,导致高校精神障碍和严重心理疾病学生日益增加。在初次发病时家长不能客观看待、科学治疗、有效应对,延误病情和治疗时机,最后导致学生出现危机事件。例如,某重点大学学生家长不顾学校对学生存在抑郁症的提醒,强行将学生留在学校,最终导致学生跳楼。因此,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家校联动机制,同时,极力打通心理危机干预最后一环、亦是关键环节——校医联动机制[5]。
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与发展在各个阶段中都会释放较多的危机信号,以往危机识别与上报机制的主体为朋辈心理信息员、班主任、辅导员等师生主体。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校园主体面积不断扩大,多校区导致人员的分散性、流动性,迟滞了危机事件的识别与上报。近来,部分高校试行的全员预防机制起到了较好效果,如针对宿管员、安保员、校园附近社区工作人员等的基本培训起到了较好效果。如,某高校因心理疾病休学学生私自返回宿舍,随即出现精神异常行为,打砸寝室玻璃。由于宿管员具备基本的心理识别知识,该生的情况得以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置,确保了学生的安全,并及时通知学校心理危机工作人员。经现场识别,初步判断该生为精神障碍,家长来校后学生病情愈发严重,经医院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工作实践多次表明,全员预防机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是有迹可循的,心理危机事件的干预亦是有章可依的。完整的心理危机干预应是识别—研判—干预—预后四个环节,而传统的心理危机干预往往将识别放在首位,研判主体转移到心理中心,干预措施校院共同制定,忽视了最后的预后跟踪辅导环节[6]。由于心理危机干预四环节均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高校应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建设。结合实际情况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培训模式、实地观摩、专题培训、危机演练等形式,不断提升队伍专业水平。定期开展案例研讨、个案督导、同侪督导等,缓解队伍心理压力,提高专业心理支撑。如,某高校心理辅导员及时发现和识别了精神异常学生,在送学生回家治疗过程中,学生提出回宿舍取东西,刚到宿舍学生就要跳楼,由于该心理专干培训得当,经验丰富,紧跟学生来到宿舍并及时拖住学生跳楼,有效的化解了危机事件。又如,某大一女生有强烈自杀意念,在得到学校有效心理危机干预后,班主任辅导员进一步强化预后辅导,最终成功解救了再次实施自杀的学生。
传统的以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活动为主的宣教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新时代大学生在学习特点、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接收特征都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心理宣教模式整体上要具有渗透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吸引力[7]。因此,高校心理健康宣教形式应因势而新,借助新媒体平台主动融入学生。高校可结合网络时代特点和学生心理需求,适时引入网络宣教模式,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抓手,主动延伸课堂教育阵地、拓展咨询时间和空间,及时发现问题识别危机。主动占领网络宣教阵地,了解网络舆情,洞察学生心理状态,及时识别学生心理危机信号。开通网络在线心理培训平台、在线朋辈支撑平台、提供抑郁、焦虑等自评、自筛量表,有效缓解学生的病耻感,提升学生自助意识。高校心理工作证要积极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网络综合平台,联动平台,借助平台引领和传播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知识,形成对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引导,提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1]冯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好新时达高校辅导员队伍[N].湖南日报,2019-12-08.
[2]丁爱华.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
[3]卢楠.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
[4]周强.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与完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4):88-92.
[5]王娜.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之构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8):85-88.
[6]严丽文.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4):84-86.
[7]冯刚,高静毅.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入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实践维度考察[J].中国高等教育,2019,(17):32-35.
G444
A
1673-2219(2020)04-0057-03
2020-03-03
湖南省社科教育学专项课题“青少年心理危机影响因素-预警体系-干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XSJ17B05)。
涂巍(1986-),男,湖北孝感人,湖南科技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唐华山(1962-),男,湖南东安人,湖南科技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责任编校: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