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四君子汤及其衍化方的临床运用探析

2020-01-08 01:27陈金旭范天田白钰马凤岐陈永灿指导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香砂四君子四君子汤

陈金旭 范天田 白钰 马凤岐 陈永灿(指导)

1.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 2.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医宗金鉴》编撰历经三载,成书于乾隆年间,是清代官修医书之代表。该书一方面为当时太医院乃至现代教学临床提供范本教材;另一方面,也是自宋代官修医学全书《圣济总录》之后,对元、明、清初600多年的百家医论较为完整的收录整理,对后世有着重大意义。

四君子汤之名首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药共用,是一张以补气为主兼以燥湿健运的方子,广泛治疗各类气虚证。参、术、苓、草皆属甘味,四药补而平淡,不偏不倚,正合君子之义。方中君药为甘温益气、健脾养胃之人参,为补气之要药;臣以苦温之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甘淡之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1]375。凡有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便可进四君子汤,常服能健脾益气、燥湿助运、进益饮食、温和中焦。

1 内科运用

内科杂病调护的重点在于让机体气血处在一种和畅流转的系统之中[2],故能调整脾胃气虚之四君子汤便是常用之方。《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谈及:“四君子汤为气虚者专设,参、术、苓、草,甘味温性益胃,人之一生,盖以胃气为本,胃气旺则五脏受荫,胃气伤则百病丛生。”[3]596脾胃虚弱主症颇多,多为面色萎黄、言微语轻、倦怠力乏、脉来虚弱者,就能用四君子汤。

1.1 脾胃气虚诸症 若见气虚兼有内伤积滞,或是气停,或是痰阻,或是饮食内停,就需在补中同时缓行消导之法。如饮食难化作酸而致内伤虚热,可在方中加炮姜[3]596;如治气虚而兼气滞者,方中加入陈皮,名五味异功散[3]597,能起异功,使补而不壅;若再加半夏,名六君子汤[3]597,可解气虚而兼痰饮者,便是在四君子扶正之外,再兼以二陈祛痰饮之邪;六君子再加砂仁、藿香,名香砂六君子汤,治气虚而兼呕吐者[3]597。《医宗金鉴》另就香砂之“香”予以变通探讨,记载一方用木香替换藿香,可治气虚痰饮,呕吐痞闷,脾胃不和,变生诸证者[3]597。名老中医连建伟教授提出,中虚有寒的胃脘腹部疼痛或泄泻,将藿香替为木香即可[4]。书中还有一方名开胃进食汤,治不思饮食、少食不能消化、脾胃两虚之证,即在六君子汤基础上,加丁香、藿香、木香、莲子、厚朴、缩砂、麦芽、神曲,共奏畅气开胃消食之功[3]865。若是内伤气虚,湿多热少,阳气被抑,可用升阳益胃汤,在六君健脾祛饮之外,再加白芍、黄连、泽泻、黄芪、羌活、独活、柴胡、防风[3]862。

1.2 中风 若治中风兼有痰热、神志不清、舌强难语者,可用清热化痰汤[3]846,即六君子加麦冬、石菖蒲、枳实、木香、竹茹、黄芩、黄连、南星、竹沥、姜汁。此中风为痰实夹脾虚,故以四君子为基础方,加木香、枳实以利气,陈皮、半夏、南星以化痰,黄芩、黄连以泻热,菖蒲、麦冬清心通心,姜汁、竹沥通神明、去胃浊,则内生中风可愈。

1.3 其他内科病症 心脾伤于思虑,气血耗损太过,常用方归脾汤便是四君子加酸枣仁、远志、木香、当归、黄芪[3]872。久疟后形体消瘦、脾胃气弱,六君子法加截疟之品草果,再入乌梅、生姜,方名四兽饮[3]870,可改善疟后气虚状况,正合久病体虚后不忘补助气血生化源头之法。头痛眩晕,若是气血兼有风痰者,即六君子加黄芪、干姜、黄柏、天麻、神曲、麦糵、泽泻、苍术[3]915。见痰厥者,咽喉中声如牵锯,禀赋充实之人可予常法,峻剂消痰;但遇平素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者,为求不过伤其元气,方用六君子加牙皂、白矾末以吐其痰[3]624,此攻补兼施之法最宜。

2 外科运用

外科病种范围广泛,多为皮肤或人体内部筋骨筋膜损伤,实际为外伤导致气血耗损。人之命脉,全赖气血,气血荣与不荣,关乎病势去向,故外科治病,调养气血尤为关键,治外勿忘护内,书中外伤方药内外兼治,疗效更佳。外科疾病见有气虚表现,均可选用四君子汤。

2.1 溃疡后诸症 外科溃疡后,若见气虚症状,依常法加味运用:脾虚气滞用异功散;气虚夹痰用六君子汤;脾胃气虚痰饮呕吐宜香砂六君子汤;无痰见呕逆者,四君子加丁香、沉香[3]1322。《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对溃后一系列症状有对应的遣药运用:若溃后气虚有寒,四君子加肉桂、附子温中;溃后伴泻者,加诃子、肉豆蔻;溃后见食少伴咳嗽,加桔梗、麦冬、五味子;溃后患者自觉渴者,加干葛;溃后兼有食伤脾胃,加山楂、神曲、谷芽[3]1323。马刀瘰疬溃破后,出现食少泄泻者,也可遵前法,进香砂六君子汤[3]1393。生于脐上七寸之幽痈,溃破后出现朝寒暮热、食少作泻、胸痞痰涌,是肺、脾、胃俱虚,服六君子汤可退诸症[3]1476。

2.2 痈疽 脾痈患者服清热通利方药后,待脾经郁滞通利,见二便自调后,进六君子汤扶脾调理[6]1497。生于会阳穴之悬痈毒,见脾虚不食之象,取六君子汤[3]1528。肋部生疽,一名夹荧疽,肝经火毒郁,溃破之后;或胃气本就被伤;或感受寒邪诱发,作呕吐者,均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壮其胃气[3]1487。股外侧生疽,由风、湿、寒凝结所成,见胃弱食少,宜香砂六君汤去砂仁加当归[3]1559。手指关节所生蜣螂蛀,多为脾虚日久,寒气痰湿互结与此,初发之时先服六君子汤益气化痰除湿[3]1523,预后更佳。

2.3 伤损后诸症 伤损之后,症状颇多,其中与气分牵扯复杂。出血者,因中气虚弱,血无所附则妄行,可选加味四君子汤[3]1983;出血过多后,出现发热,其脉沉微,按之软弱,可在四君子汤中加炮姜、附子除其热[3]1985。伤损之后见胸腹痛兼觉闷者,还需辨其证型,酌情加减,如其喜手摸胸腹,为肝火伤脾,四君子加柴胡、山栀;若见胸胁闷痛、少思饮食,为肝脾气伤,四君子加川芎、当归、柴胡、山栀、牡丹皮;若胸腹胀满,兼不思饮食,为肝脾气滞,六君子加柴胡、川芎、当归[3]1987。若痛在腹部为主,下之胸胁反痛者,四君子加川芎、当归补肝血;下之欲呕者,六君子汤加当归补其胃气;下之泄泻者,六君子加肉果、补骨脂可增益脾肾[3]1988。伤损之后出现眩晕,或是中气被伤,或是血失过多,伴有腹胀呕吐症状,六君子汤可解[3]1989;若是伤损之后单纯的呕吐,四君子汤加当归、半夏、生姜;若是气血同病,需六君子汤外加补血之当归[3]1991。

3 妇科运用

妇科病涉及经、带、胎、产,妇人以养血和血为贵,尤在泾[5]在《金匮要略心典》中提出:“妇人以血为主,而血以中气为主。”生化之源衰弱,血亦无所生,四君子汤能补养脾胃之气,在治疗妇人病时有所裨益。四君子汤及其衍化方在《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中出现次数颇多,调气分可补气虚、理气滞、行痰阻、降气逆,气分平和则血分亦安。

3.1 月经病 《素问·上古天真论》述女子从二七之“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至七七之“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月事时下,则女子无虞;月经不调,故生百病。《医宗金鉴·调经门》中列方如下:“补养元气四君子,参苓术草枣生姜,异功加陈兼理气,虚痰橘半六君汤。呕吐香砂六君子,渴泻七味藿葛香。”[3]936另有七味白术散治疗经行渴泻[3]939。

3.2 带下病 妇人常见之带下病,《傅青主女科》论带下之产生,因暗耗伤及带脉,气虚不能化经水,加以脾虚、肝郁、湿盛、热郁等因素,遂成湿症。《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中论及妇人带下见黄淡者,可行六君或归脾法[3]954。若是调护带下病日久,妇人一生之气已衰者,可再辨证施治合用四君子汤。

3.3 妊娠病 妇人胎产调护亦不可忽略脾胃之气的重要性,傅青主[6]在《傅青主女科》言:“但生血而不知生气也,则脾胃衰微,不胜频呕,犹恐气虚则血不易生也。”谈的就是世人在治胎前诸症时,多偏向补肝生血,但不知胎产时脾胃也渐衰微,出现频呕等症,可用生脾胃之气来增强效果。如妊娠之后出现恶阻、心烦又有头目眩晕,伴有呕吐者,可在六君子汤中再加藿香、枇杷叶、砂仁、枳壳、生姜[3]969。气虚见胎动不安,辨其证后,将四君子与安胎之法合用,其效更佳。妊娠时,素体禀赋不足,怀胎五六月,胎萎不长,可予六君子汤补元气助胎生长[3]976。

3.4 产后病 产后气血俱脱,脾胃虚弱,诸症丛生,四君法亦有用武之地。如产后见胁痛,若为气病而胁痛,四君子加柴胡、青皮可解其痛[3]990,取其疏肝行气之效。若产妇因脾虚不能化食而停食发热,以六君子汤恢复其脾胃之力即可[3]991,产后伤食呕吐亦可用此法。若产后血虚兼夹气虚,表现为发热同时夹杂呕吐胀闷,兼有倦怠气乏,气伤更甚,宜加味异功散,即在异功散的基础上加山楂、神曲、厚朴、生姜[3]993。

4 幼科运用

幼儿仍处于人之起始阶段,一身之气未充,脏娇腑嫩,脾胃运化功能未发育完全,但对气血需求迫切,故脾胃常现不足之象。四君子汤常补幼儿之脾胃之气,气充则运健,故临证见幼儿食少纳呆,可加减运用。

4.1 惊风 古代儿科四大证“麻、痘、惊、疳”,其中惊风为儿科较危急之证,钱乙[7]的《小儿药证直诀》言:“惊风分急慢,阴阳异证,辨而治之,急惊合凉泻,慢惊合温补。”《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惊风篇就有六君子加柴胡、赤芍、钩藤治疗夹热夹痰之慢惊风,适用于脾虚木乘兼有风痰偏盛。六君子补益脾胃又祛痰,柴胡、赤芍疏肝柔肝,再加钩藤祛风定惊[3]1067。慢惊风若有阳气更衰之势,又称“慢脾风”,幼儿多面唇青紫、闭目摇头、肢冷昏睡,可用温中补脾方[3]1068,组方为六君子加黄芪、干姜、附子、砂仁、肉桂、白芍、丁香。

4.2 脾胃诸症 幼儿病痰饮兼吐,既能成痰壅胸中之象,后天之本必不足,又有气逆呕吐,宜香砂六君子补脾胃气、导气降逆[3]1089。若见脾胃气虚之外,伴有泄泻,又有肌热作渴之象,尤以小儿多见,四君子加藿香、木香、葛根,成七味白术散[3]870。方中借木、藿之芳香,佐四君入脾,其功更捷;以葛根甘寒,直走阳明,解肌热而除渴。幼儿单有呕吐之症,不能一味催吐止吐,应辨其虚实,若其病由胃弱而成,四君子方再加丁香、沉香可止虚吐[3]1090。幼儿胃脘自觉胀气,或难以言表,宜辨虚实,虚宜补泻兼施,可用四君子汤再加香附、厚朴,再引以生姜[3]1136。

4.3 五硬及痘疹 五硬之证,多为幼儿阳气不能输布,手足冷彻强直,若为肝木乘脾,可有胸膈牵连痛,选六君子汤加味[3]1152,方为六君子加炮姜、肉桂、升麻、柴胡。《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述痘疹兼痢疾,痘疹必定滞黯无色,痢若为白,当以气病论治,四君子加陈皮、木香调畅气分,辅以黄连、黄芩清热除湿,能有神效[3]1231。

5 结语

四君子汤为治疗脾胃气虚之基本方,方意精简,现代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如消化系统疾病的胃脘痛、泄泻、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责之脾胃气虚者[1]379。脾胃既能居中主土,与五脏六腑都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脾胃之气就是人体气机的根本保障[8],故调养脾胃的四君子汤及其衍化方覆盖临床多科。正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中张璐所言:“故凡病久虚不愈,诸药不效者,惟有益胃、补肾两途。故用四君子,随证加减,无论寒热补泻,先培中土,使药气四达,则周身之机运流通,水谷之精微敷布,何患其药之不效哉!是知四君子为司命之本也。”[3]597四君子汤及其衍化方运用广泛,既适用常见的呕吐、泄泻、胀气、中风、发热、眩晕、月经、带下等,也对溃疡、痈疽、惊风、五硬等不常见的病症有所裨益,书中所涉及病名多达30余种。另外,其衍化方,具方名者不下10首,多为后世流传,奉为良方,如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七味白术散、归脾汤、四兽饮、升阳益胃汤等。书中记载的四君子汤及其衍化方遣药精妙,加味运用方法多达30余种,法多且效佳,气滞行气、阳虚温中、热盛苦泻、痰聚化痰、湿阻利水、食停消食、血虚或瘀,则活血补血,兼顾五行生克之理,勿忘肝脾关系。《医宗金鉴》卷帙浩繁,却定是体大思精之作,内容均是经过明医理者字斟句酌而成,非一家之言,其疗效必定也经过杏林先贤临床验证。近代浙江医家对四君子汤及衍化方的使用同样普遍,如裘吉生治疗便血、泄泻[9]143,金子久治疗脘痛肢冷[9]91,阮怀清治疗噫嗳呕恶[9]50等。笔者对书中所记载的四君子汤及其衍化方的临床运用进行整理归纳,多实为稳妥成熟之法,可学之用之,既不负前人栽树之功绩,也能有助现代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香砂四君子四君子汤
基于“脾主肌肉”理论探讨四君子汤在创伤修复中应用研究进展
香砂六君子汤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兰索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和对患者消化功能的影响评价
四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证的研究进展
四君子汤对结肠癌肝转移小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研究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动力不足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赵炜 国画
褚玥莹作品
花中四君子 中国传统文化与法式染色布花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