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豪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 100872)
马克思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关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的著作可谓卷帙浩繁,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这些著作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马克思恩格斯传统经典著作文本研究、唯物史观和现实政治意蕴的解读等,这些成果对于我们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相形之下,对于马克思早期《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以下简称《博士论文》)的研究成果略少,学者们对马克思早期思想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德法年鉴时期以后,尤其集中于1844年前后时期。本文对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研究提出一些较之前人学者研究不同的观点,即对《博士论文》中体现的哲学思想进行整体性研究后,得出后来马克思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想如感性、自由、宗教和实践等哲学观都业已在《博士论文》中初露端倪,最为关键的是虽然此时期的马克思以为自我意识哲学寻求出路为目标,但是文中“新哲学思想”的表达和他变“世界哲学化”为“哲学世界化”的现实诉求,为其以后整体思想体系奠定了最根本的基础,也成为马克思毕生追求的目标。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的过程中存在最典型的两种研究范式,无论是主张“回到马克思”以文本为根据的研究范式,还是主张以原理为指导、实践为导向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式,二者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两种范式的研究学者都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给后来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借鉴经验。但是,无论哪种研究范式,对马克思怎样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的重要性探究是不容忽视的。对这个建立过程的把握,有益于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了解马克思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怎么解决问题。解决历史问题、时代问题对于现在人们解决当代问题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这就更加要求我们要深刻把握马克思思想形成的逻辑发端和主线。我们对马克思思想体系建立过程的追根溯源,不能仅仅局限于经典文本中经典原理论述的逻辑思考与总结,还要对马克思思想体系中哲学原理的诞生与发展过程给予充分的关注。
尽管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但是其中已显露的马克思哲学观思想萌芽的历史意义,是超越当时其青年黑格尔派思想色彩局限性的。我们不能说当时的马克思已经有了实现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理想,但是其已经历史地为以后的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有这样一个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有趣现象,我们在研究马克思思想的时候,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把目光转向早期的马克思著作。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笔者赞同英国学者大卫·利奥波德的观点,他认为,马克思早期著作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第一是启发性,即这些著作包含值得令人深思的思想,第二是模糊性,即这些著作的意义远不够清晰。[1]1关于第二个特征,笔者认为这与此时的马克思思想形成阶段有关,一方面是在其早期思想形成发展过程中,马克思在不断地尝试寻求实现自己哲学理想的道路,另一方面受到多方面思想的影响,如黑格尔、费尔巴哈等思想痕迹明显。这就给我们的研究成果带来了比较显著的差异性,比如对《博士论文》学术地位的判定褒贬不一。因此,对于马克思早期著作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博士论文》作为马克思第一部也是唯一的纯哲学论述著作,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核心逻辑发端的探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博士论文》的仔细解读,有利于我们对《博士论文》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做出正确的判断。笔者通过对马克思《博士论文》以及对马克思之后思想的研读,对《博士论文》的历史地位是持积极肯定态度的,也赞同对《博士论文》学术地位持肯定态度的评价。诚然此时期的马克思深受黑格尔思想及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但是其博士论文内容中的诸如“偶然性”“自由”“感性”“宗教”“实践”等哲学思想的论述,不仅已经蕴含着超越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和自我意识哲学的思想萌芽,而且还为他后来创建自己的哲学体系指明了方向和奠定了最根本性的思想始基——变“世界哲学化”为“哲学的世界化”的伟大理想。笔者试图通过对《博士论文》中“偶然性”“自由”“感性”“宗教”“实践”哲学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概括分析,进而论证马克思怎样在其早期哲学思想萌芽中建立起把“哲学世界化”的宏伟愿景。
马克思在写作《博士论文》阐发自己思想的过程中,逐渐超脱了其本来“狭隘”的立场,可以看出马克思的这篇《博士论文》已经孕育了其新哲学思想的萌芽。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的第一部分“论文的对象”中,就已明确地交代了选择古希腊哲学研究的原因,即对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和怀疑派的传统历史定位提出质疑,认为这三个哲学流派中包含着“自我意识”的所有环节,尽管“每个环节都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存在” 并且“这些哲学体系形成了自我意识的完整结构”[2]17。鉴此,马克思选择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二者自然哲学的关系为例,说明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和怀疑派对整个希腊哲学的意义,尤其是三派作为这些哲学体系的“主观形式”承担者。虽然马克思在文中说选择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二者自然哲学的差别不是最便当的出发点,但恰恰是这个选择既解决了人们长久以来对二者自然哲学关系的误解,又具有典型代表性地诠释了伊壁鸠鲁派等三派的历史地位。马克思在借伊壁鸠鲁自然哲学为“自我意识哲学”寻求出路的同时,也渗透着一些他自己创造性哲学思想的表达。
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强调感性认识论述的表达,与当时的青年黑格尔派表现出明显的不同。马克思对“感性”的强调与后来马克思转变为唯物主义者重视“感性”的立场是一致的。马克思在论述把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等同起来产生的困难时,首先从二者对感性现象的分歧证明开始。从亚里士多德关于德谟克利特的记述来看,一方面德谟克利特认为“现象是真实的东西”,另一方面他又说“没有东西是真实的”。马克思认为这种矛盾的产生原因是因为“现象与真理的相互分离”[3]21,并且这种矛盾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中进一步得到发展。感性现象在德谟克利特看来只是主观的假象,具体表现都是由人的意见决定,而感性现象真正的本原都是由原子和虚空组成。感性现象的本原也只有理性才能够掌握,可是另一方面他又强调“感性知觉就是理性”[4]22,德谟克利特消除这一明显矛盾两个方面的解决方式,是把二者分配给两个世界。可以看出,在德谟克利特那里自我意识中原子的概念与感性之间是相冲突的关系。而伊壁鸠鲁对感性现象的观点恰恰与之相反,他十分强调感性知觉的真实性,感性知觉依赖于感官,不为任何东西所驳倒。这一分歧还具体表现在二人对待科学的方式上。因为德谟克利特认为感性世界是主观假象[5]23,所以他为了追求“原则”而采用经验的方法去实证求知,成为了一个精通各种知识的哲人,甚至为了不被感性现象影响自己的观察而弄瞎自己双眼。反观伊壁鸠鲁,他主张感性世界就是客观现象,所以他轻视实证科学,对哲学表现出洋溢的满足与幸福感,“人们必须为哲学服务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才能得到解放,服务哲学本身就是自由”。[6]24后面马克思还具体说明了感性与时间的关系。在考察具体自然界时,把时间规定为自然界的特殊存在,明确时间的抽象形式就是感性知觉。[7]53感性世界的不断变化发展,其变化自身反映出来的可被意识到的感性,形成了时间概念。所以马克思说最直观的时间表现形式,就是人的感性。这些都表明马克思对伊壁鸠鲁朴素直观的看问题的方法是支持与赞赏的,这对黑格尔派理性主义是一种超越。
马克思反对德谟克利特的必然规定性,赞同伊壁鸠鲁偶然性本体论观点。支持偶然性本体论既对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诸多观点起到关键“钥匙”作用,又对马克思突破自我意识哲学提供了哲学思想基础。马克思指出反思的形式表现为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关系。德谟克利特把一切现实性的反思形式归结为必然性[8]25,而伊壁鸠鲁却用偶然性打破必然性决定论的束缚。二人的差别不仅仅表现在用激烈的语言反驳相反的观点,还具体表现在对物理现象的解释上。德谟克利特以现实中的因果联系方式推演出来必然性,伊壁鸠鲁对物理现象的解释就漠不关心,坚持对自然问题解释的多样性。伊壁鸠鲁原子论中原子偏离直线的运动,给出了偶然性本体论的解释。偶然性在德谟克利特那里只是认识感性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属于认识论范畴。把偶然性定义为必然性的表现形式,使其从属于必然性,黑格尔就是这一哲学传统的集大成者。而伊壁鸠鲁指出原子还存在偏斜运动,正是偏斜运动使其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学说区别开来。原子单纯的直线运动是无法体现原子本身坚实性特质的,因为原子在下落运动中丧失了自身的个别性。原子是抽象空间的否定,在偏斜运动中,空间与时间的双重属性规定了原子的完整概念形式,时间赋予了原子坚实性,空间赋予了原子物质性。西塞罗和普鲁塔克的非难指责企图把偏斜运动拉回到决定论中,但是偏斜运动是超出这种决定论的。[9]34我们要看到“原子偏斜运动规律贯穿于整个伊壁鸠鲁哲学”[10]35,偏斜运动打破了德谟克利特决定论的基础,打破了原子本身的定在——在抽象中消失的个别性,使原子具有了抽象个别性的概念。原子具有抽象个别性的过程即原子脱离直线而进行偏斜运动,赋予了伊壁鸠鲁哲学脱离定在局限性的内涵,为伊壁鸠鲁哲学偶然性本体论提供了基础。马克思对比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二人关于原子运动的细微差别,不仅解释了二者学说不能等同的观点,更是借伊壁鸠鲁的偶然性本体论观点,给自己突破当时自我意识哲学困境提供了理论契机。
马克思以后的宗教观在其《博士论文》中已经明确显迹。虽然马克思在论文中肯定了伊壁鸠鲁无神论的立场,但是也批评了伊壁鸠鲁逃避现实的倾向,并且表达了想要将哲学与世界双重改造的理想。伊壁鸠鲁对待宗教和神灵的态度也贯穿于其哲学体系之中,其哲学体系中的伦理学意蕴始终影响着他对待宗教的态度。伊壁鸠鲁原子论哲学中的偏斜运动实质上表达的是伦理学意义,只是借助了自然哲学的形式。伊壁鸠鲁重视感性,追求心灵的平静与安宁,这给伊壁鸠鲁对待神明的态度奠定了基调。不得不说,伊壁鸠鲁偶然性的本体论哲学,避免承认必然性,在哲学中感到满足和幸福,不再恐惧和拥有过多的欲望,没有在主体意识领域内给宗教和神明留下其滋生的土壤。不管是西塞罗还是普鲁塔克,对伊壁鸠鲁的伦理学关怀都选择了忽视或者持有偏见,连黑格尔也对伊壁鸠鲁的伦理学持批评态度,他评价伊壁鸠鲁的伦理学特点“就是精神的安然不动,说得确切一点,就是一种圆满无亏、纯粹的自我享受”[11]73。但是,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发现了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哲学中存在的物理学差别,意识到了伊壁鸠鲁原子偏斜运动中的伦理学意蕴与关怀。马克思更是借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表明了自己此时对待宗教的态度。伊壁鸠鲁改变机械决定论,主张偶然性本体论,“即使信从关于神灵的神话,也比做物理学家所谓命运的奴隶要好些,因为神话由于对神灵的崇敬,还留有得到神灵保佑的希望,而命运则是铁面无情的必然性。”[12]26伊壁鸠鲁此处的论述实则意在让现实中生活的人摆脱必然性的束缚,同样,其实偶然性也给人们对抗神灵的安排提供了机会。
伊壁鸠鲁关于星辰的学说和对待宗教与神灵的观点,与整个希腊民族相反对。[13]55在天文学的见解上,希腊哲学家们遵从对天体的崇拜,他们把天体看作现实理性最初的朴素规定存在。马克思指出希腊哲学家们对天体的崇拜,实质上是希腊人对自我意识精神的崇拜。希腊人相信神灵——这一永恒存在,正如代代相传天体的名称永不改变。天体也完全符合无始无终、不破灭的神启特点。伊壁鸠鲁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的行动与天体、神灵的福祉没有任何关系,不仅如此,他还说明支配人们行动的都是与之相反的软弱、恐惧等情绪。伊壁鸠鲁责备那些无知、迷信相信人需要天支持的人。他坚持“解释不应该与感性知觉相矛盾”[14]59,所以人们从现象出发推论得到不可见的神话解释,是应该被排斥的,同时对星辰多样性的解释会取消其客体的统一性。伊壁鸠鲁对神话的排斥,集中在他给希罗多德的信中。伊壁鸠鲁严厉排斥对天体的多样性解释,希腊哲学家对天体的多样性解释是为了证明天体的永恒性,而伊壁鸠鲁对此表示反对。伊壁鸠鲁认为,“天体的永恒性会扰乱自我意识的心灵的宁静,一个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结论就是,它们并不是永恒的”。[15]33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哲学中,天体是原子偶然性的复合组成,这就取消了天体的永恒性和神性,给与了天体物质性、现实性的解释。所以卢克莱修称颂伊壁鸠鲁是首先敢于站出来反抗宗教压迫的,是举起人类尘世的勇士。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表达的自由思想,不但突破了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哲学和斯多亚学派中自由思想的局限性桎梏,还表达出了强烈的现实关怀。马克思强调了伊壁鸠鲁原子偏斜运动理论所蕴涵的自由思想,同时他赋予原子偏斜运动现实的精神抗争内涵。马克思博士时期深受黑格尔哲学思想影响,黑格尔强调的是伊壁鸠鲁哲学中的自我意识内涵,并没有提到其中的自由思想。这应该与黑格尔的理性主义思想有关,黑格尔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掌握,所以自由与偶然性无关。[16]94同样,斯多亚学派哲学受前苏格拉底哲学的影响,主张理性之神“普纽玛”创造物质世界,有一种神学宿命论的观点。这种观点必然是反对排斥偶然性,因为普纽玛既在宏观世界中起作用,又在个别物体中起作用,有着明显的必然性目的论观点,所以斯多亚派将必然性当作自由。而伊壁鸠鲁指出原子不仅仅做直线下落和相互冲击运动,还有偏斜运动。原子偏斜运动代表了个人意志精神的自由,赋予偶然性本体论的意义,反对机械决定论,所以伊壁鸠鲁把偶然性当作自由。不仅如此,马克思阐释的自由更加突出了自由的现实性特点。马克思称赞卢克莱修的断言——“偏斜运动打破命运的束缚”[17]33,并把原子偏斜运动看作自我意识哲学中与现实命运抗争的支点。传统观点如西塞罗和培尔单纯地认为伊壁鸠鲁偏斜运动的提出,仅仅是为了说明排斥或者自由,就太表面化和缺乏内在联系性了。[18]32同时,马克思在阐释伊壁鸠鲁原子偏斜自由的运动中,强调了哲学不能来源于现实世界的外在规定(规定性包含着这样一个方面,它把规定性与别的东西隔开并将其封闭在自身里),这样的哲学是僵化的哲学,而真正的哲学是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可见,马克思的自由思想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关切,还强调要将自由的现实关怀贯穿到整个哲学之中。
马克思在对比伊壁鸠鲁自然哲学与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差别中,对感性、偶然性、宗教和自由等哲学思想进行了超越式创新的观点表达。不仅如此,马克思这些新哲学思想的立足点也突破了自我意识哲学的根本立场。他在《博士论文》中明确表达了哲学要关注现实、立足现实。马克思看来,“自我意识不能单纯地停留在自我之中,它必须作为一个本身自由的理论精神变成实践的力量,并且作为一种意志走出阿门塞斯的阴影王国,转而面向存在理性精神之外的世俗现实”。[19]75与伊壁鸠鲁一味强调抽象的、个别的自我意识不同,马克思已经提出了建立在感性基础上的自我意识。马克思借伊壁鸠鲁哲学,解除禁锢人们思想上的锁链,使人获得自由的生活,表达对个性解放的要求。马克思指出,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运动观点体现着个人自由的精神,但脱离现实的消极自由还不是真正的自由,自由应该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所以哲学在使人追求自由的同时,应该立足现实,克服现实的矛盾。怎么去克服哲学与现实脱离的矛盾呢?就是诉诸实践的手段。“哲学上的实践本身就是理论的,实践是一种批判,从理论上来衡量特殊的现实”,[19]75这种传统的实践手段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体现在哲学和世界只是反映的关系。马克思主张哲学要突破自我意识哲学内在的满足与圆融性,不要惧怕哲学现实化后存在缺陷,哲学只有在自身的不断斗争中才是真正地实现自己,才能变“世界的哲学化”为“哲学的世界化”,把哲学沉入现实世界。这些新哲学思想的表达,明确表明了马克思区别于黑格尔哲学与青年黑格尔派和对他们的超越。青年黑格尔派所主张的世界哲学化的意向,没有跳出黑格尔“自我意识”的范围。而马克思既要求把世界哲学化,又要求哲学世界化,看到了哲学不仅应该来源于现实世界,更应该“沉入”现实世界,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马克思的初衷是在为自我意识哲学寻找新的出路,可是在解决这个问题中所体现的天才哲学思想萌芽和哲学现实立场,这两点核心思想历史地促进着马克思不断地推进自己的哲学思想研究。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显露的“新哲学思想的萌芽”和把“哲学现实化与世界化”的理论要求,与之后其建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这就促使马克思在以后的思想发展历程中,关注“人间”的现实,击碎“天国”的泡沫,跳出纯粹思辨的迷惘去解决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自我意识与抽象意识的相结合是马克思关注现实的起点,此时的马克思已经有了要把哲学现实化和世界化的思想要求。笔者认为《博士论文》中马克思主张抽象自我意识与抽象普遍意识相结合的主题,在早期马克思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其思想发展还是沿着这个主线去尝试解决问题。随着马克思对社会现实理解的深入、思想的进步,抛弃了博士时期的唯心主义立场,但是对个体(人)的关怀之情仍然是从未改变的。自我意识的矛盾是一方面作为现实的自我与作为意识的对象的自我的矛盾,同时也是个体性与类的矛盾。他对抽象普遍“类”的存在逐渐跳出了纯粹思辨的范畴,认识到现实矛盾的解决是一切矛盾解决的基础,促使他去解决人们在实现真正解放过程中的一切矛盾。从此时期之后马克思的思想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出,马克思确实是努力在现实中解决哲学与现实之间的“分离”矛盾。“分离”矛盾的解决包括在人们的思想领域内清算错误的认识,比如《博士论文》中提出的哲学与宗教的对立,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对宗教本质的揭露,之后对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思想对人们的错误指导,给与了逐步彻底的清算;还包括在对“矛盾”的解决上,马克思也是始终保持着《博士论文》中哲学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初衷,使他对现实问题十分关注。马克思在《博士论文》期间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表现出来对哲学现实性的关注,直接影响了马克思后来思想的发展,它使马克思逐渐由纯哲学思辨的范畴到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解决,然后发现了“天国”是“世俗社会”的倒影秘密,要实现人的解放,进而对国家与市民社会的探寻,再转向政治经济的研究等这样一系列的思想发展逻辑线索。我们可以发现,贯穿于马克思思想体系的逻辑线索,在他的《博士论文》中业已显现。
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断,也正是马克思持之以恒对现实关切的动力,秉持着博士时期哲学思想的原则,不断深入研究发展,才让他在研究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发现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确定了为实现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和全人类解放的伟大理想。
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的“新哲学思想”萌芽和把“哲学世界化、现实化”的理论诉求,这一思想线索贯穿于马克思毕生的伟大追求之中。在这一追求过程中,马克思的思想成长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多家思想体系产生交流与碰撞,部分扬弃吸收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来源与材料。马克思在其思想形成过程中,一次次地借助现有的思想宝贵成果去尝试实现自己“全人类解放”的伟大目标,但是又一次次地与那些当时现有的理论思想分道扬镳。与之分道扬镳的原因,根本的一条就是,其他诸多学说在处理人的个体自我解放与促进现实社会的前进发展时,总是不能彻底地摆脱实现人的解放的现实困境。这一困境既包括唯心主义对人的思想的迷困,还包括旧唯物主义理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人自己所起的作用的忽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古今的断裂,马克思所寻求的全人类彻底的解放和每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马克思之所以把批判的矛头一次次转向那些思想体系,就是因为那些思想体系没有跳出思辨哲学的局限性并不能彻底的、真正地解决现实社会中的矛盾。
诚然,《博士论文》时期的马克思没有完全跳出黑格尔唯心主义的立场,“自我意识”哲学色彩浓厚。但是此时的马克思《博士论文》中主张的抽象个体独立意识与抽象普遍自我意识相结合的主题,已经为跳出黑格尔哲学作出了准备。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所主张的既要把世界哲学化又要把哲学世界化,就为马克思将来思想中一直注重哲学的现实性定下了基调。为什么可以说马克思博士论文的这两个核心思想是贯穿马克思思想体系的线索,因为马克思思想体系作为以实现全人类解放为目标的伟大科学理论,就是在立足于为实现个体——人解放的现实诉求中,即每个人都能实现全面自由的发展过程中,去解决现实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中,与之相违背的现实矛盾,后来这些矛盾的解决,一直秉持着这两个核心思想作为原则。对马克思《博士论文》地位的客观判定,我们可以反推一下,如果不是博士论文为马克思埋下了思想“火种”,定下了哲学要具有现实化与世界化本质的基调,后来的马克思怎么会一步步从自我意识自由到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发声,将眼光由束缚人们思想的“宗教天国”看向了世俗社会,怎么会为了实现人的彻底解放而去深入研究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经济领域,进而这么会在“历史的深处”寻找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呢?马克思主张既要实现世界的哲学化,又要实现哲学的世界化。世界的哲学化,只是让哲学家们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那么就要实现哲学的世界化。时至今日,这声呐喊仍然振聋发聩,这对当今哲学的发展走出现实的困境也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