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为高校应用型专业,尤其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及就业途径,与此同时也对于环境设计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乡村振兴;高校;环境设计;专创融合
新时代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专创融合的教学模式已经是当代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已在探索的路径。创新创业可以说已经上升到事关每个高校大学生命运高度的事情。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的乡村振兴战略,为高校应用型专业,尤其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及就业途径,与此同时也对于环境设计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设计专业的大学生更加注重的是个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中,要讲课堂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创新中。比如在课程中开展美丽乡村、乡村文化创意及乡村改造等解决农村现有的实际问题,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和实施。
一、乡村振兴战略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重要性
高校是为社会主义提供人才的地方,培养能够为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应承担乡村振兴这一伟大使命,在创新创业的时代新形势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为社会,为乡村提供建设者及规划者。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高校环境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机遇。可以说,它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业的就业和实践平台;为教学实践环节提供了鲜活的教学和实践素材,教学中将美丽乡村建设融入到课程教学中,能够推动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与环境设计专创融合的结合,拓展了环境设计教育的方向,丰富了本专业内涵,为专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二、高校环境设计专创融合人才培养现状
环境设计是应用型专业,不能只是灌输理论知识,应该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专创融合是将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来挖掘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当代大学生提供较好的就业方向和形式。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向专创融合培养模式发展,专创融合教育模式能够增强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专创融合人才培养路径是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完全与环境设计专业有机结合。
应用型高校尤其是环境设计专业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建构完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目前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问题。如: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整体发展力度不够;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相应的实践平台;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育的质量评价考核体系建设有待不断优化;环境设计相关专业必须通过改革建立优化高校专创融合实践教育的学科教学发展机制及教育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充分满足高校专创融合实践教育的教学发展主要需求。这样看来乡村振兴与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新的路径。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环境设计专创融合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1.乡村振兴师资队伍组建
教师队伍是教育教育工作的基础力量,是实现教学以及创新创意教学的关键。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应加大培养和引进具有较强乡村振兴服务与教学、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将教师的实践精神和项目带入到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乡村振兴的理解能力,能够投身于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去。
2.建设乡村振兴课程体系
乡村振兴课程体系建设应注重社会发展的大方向,结合环境设计专业的特征,服务于新型农村为目标。发展专创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相关课程,设置乡村振兴核心课程体系。如开设:美丽乡村设计、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新农村旅游规划设计等设计自然生态和农村建设的课程。
(1)将乡村振兴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中
本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共四年,本科一年级为设计基础类课程,可在基础绘画课程中绘制美丽乡村相关内容。本科二年级设计课程开设美丽乡村专业课程,将专业课程与乡村振兴相融合,引发学生对乡村的思考和认知。三年级的专业课程中,设计以乡村生态环境设计为主导,基于乡村农业基地的专项训练。四年级毕业设计以乡村振兴为主体,进行指向性训练,使学生参与实际项目。通过本科教学达到乡村振兴贯穿整个教学体系
(2)教学实践中融入中国地域特色
“乡村精神”“地域特色”是环境设计专业应发展的主旋律,环境设计专业应将中国乡土美学理论实践融入理论实践研究,立足新农村、西部落后地区。为社会培养西南农村地区的人才。
(3)构建多元化实践平台
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构建实践平台,激发本专业学生关注乡村问题、深度参与实际项目,形成乡村振兴与创新创业结合成果具体化。具体路径可从具体实践项目中体现,如: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鼓励学生参与多种展览和竞赛,教学中选取重要比赛中作品进行展览和讲解,形成具有教学性和创新性结合的体系;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践教学基地,开展融入乡村的实践考察。
3.建设乡村振兴特色教材
高校已经不是灌输型教学模式,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应该自主进行学习,而教材是学生能够获得系统的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工具。于此同时,建设乡村振兴特色教材也能够为教师提供相关科研材料。
4.开展乡村振兴社会服务。
高校开展社会服务,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解决乡村建设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同时也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质,还可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程度,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便利。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应充分发挥自身智力和人才优势,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实践。
四、结语
创新创业时代下,乡村振兴与环境艺术专创融合教学路径探索能够加快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环境设计专业大学生专业的独特性和思维的活跃性为乡村建设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今后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要力量。他们带着本身知识素养,走进乡村,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建设新农村,既能够实现个人价值也促进了乡村建设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業压力,为今后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张培勇,赵春霖.乡村振兴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互动研究——以四川绵竹地区乡村振兴为例[D].知识经济.2019.
[2]赵一舟,黄红春.村振兴视域下环境设计实践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D].大众文艺,2020.
[3]张悦,冯立新,花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究——以滁州学院为例[D].智库时代,2020.
[4]韩宁.专创融合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D].文教资料.2020.
作者简介:张晓静(1988—),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美术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硕士。
课题: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立项编号: JRS- -2021-1073《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环境设计专创融合人才培养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