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本海 郑澄澄
摘要: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实施理念各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育人方面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充分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或育人价值,将其融入课堂教学活动全过程,这是新时代各专业课程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特别凸显了后疫情时期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其使命符合教育的内在规律性,也是教师职责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新时代中国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需要,是有效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课程思政;意识形态;时代使命
中图分类号:G6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4-0049-02
最近参加了几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素养提升培训活动,每次培训内容都很丰富,对参训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教学实效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思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和时代使命是由自身的育人目标和课程性质决定的。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强调立德树人在教育教学中的中心地位。2019年3月习近平主席亲自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再次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以及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为今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指南。2020年是特别的一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中国疫情防控成效全世界有目共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在疫情面前,许多白衣天使和志愿者逆流而上,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令人动容。此次疫情就像一面镜子,照出百面人生,凸显了人间大爱与人面兽心的自私。许志愿者主动请缨,奔赴疫情重灾区,出钱出力,展现人间大美,彰显担当情怀,助力打赢疫情阻击战。一些人则故意隐瞒疫情或接触史的案例,给疫情防控带来困难。一些人则是愚昧无知散布谣言吸引眼球赚取关注,毫无家国情怀和感恩之心。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各种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活动也十分猖獗,部分西方媒体和政客颠倒黑白,在疫情上甩锅中国,对中国进行政治抹黑和恶意指责,他们不是将精力放在国内疫情防控上,而是使尽浑身解数在意识形态领域对中国发起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结合此次研修活动思考,笔者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极端重要性。“课程思政”就是这种育人理念的时代要求,其内涵就是充分挖掘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其他学科的思政元素或育人价值,将其融入各课程专业知识教学之中,在知识体系教学中实现德育培养目标,形成全课程育人格局。
1“课程思政”系列课的育人使命符合教育的内在规律性
中国古人早就强调了个人道德品行教育与学科知识教育的关系,先尊崇道德修养再追求知识学问,“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礼记·中庸》①。教育家孔子认为,人的修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了教育的三种手段,其中“礼”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孔子认为人生四事: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认为只要做好这四件事人生足矣。但四件事必须“据于德”,即要以道德为根据。西方多位教育家也从多方面阐述了教学与德育的关系,近代教育科学的创始人约翰·菲力德利赫·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就成为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②。杜威也讲过,“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学的共同的和首要的目的”,“知道如何把表现道德价值的社会标准加到学校所用的教材上,这是十分重要的”③。由此可见,将各门学科的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是教育本身的内在规律性和必然要求。
2“课程思政”系列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教师职责的内在要求
我国古代文学家韩愈强调教师在传道和授业解惑的关系时强调教师不仅在于授业,更在于传道解惑,符合现代教师一方面要传播人类优秀成果,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本职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的职责: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④。教师法规定教师除了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教书育人”,注重素质教育。很显然,教师法上定义的教师,不仅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包括除思想政治理论之外的所有教师,其职责不仅要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教书育人”。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是强调了教师的职责不仅是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这是对每一个人民教师的基本要求,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3“课程思政”系列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新时代中国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需要
高校是各种思想交汇的地方,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使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我国高校办学方向、关系到办学根本任务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中国的快速崛起,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网络上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想和观念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形成冲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蔓延,大学生容易在“娱乐”至上的消极状态中迷失自我,忽视专业素养提升和实践能力培养,在不知不觉中丧失竞争能力,这种趋势极其危险。此次疫情充分表明了西方许多国家串通一气的邪恶本质,中国对许多国家输送疫情物资,他们一方面接受中国的援助,另一方面朋比为奸、沆瀣一气,制造疫情反华言论,以怨报德,企图把新冠病毒与中国绑定,企图抹黑中国,在中国制造思想动乱。高校作为思想交汇的场所,各种思想的传播速度快、影响大,在各种复杂形势下,我们要打好意识形态主动战,认清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性和极端重要性,保持清醒头脑和政治定力,提供政治素养,增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全体教师必须肩负使命,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承担起主力军的作用,提高认识,深刻把握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讲话精神,结合学科特点,深入研究“课程思政”的有效手段,将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与知识传授结合起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合力,打破传统教学中各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脱节而产生的“两张皮”现象。
4“课程思政”系列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有效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升,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国民素质也随之提高。2020年初肆掠全球的新冠疫情首先在中国武汉爆發,党中央吹响武汉疫情保卫战的号角,各地医疗队和志愿者迅速集结,勇敢逆行,驰援武汉,全国各族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充分展现了大爱无疆舍我其谁的无私献身精神,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篇。但也存在那么一些人,不服从社区防疫管理,辱骂甚至殴打社区防疫工作人员,造成恶劣影响。某些人甚至与国外煽风点火的一些媒体遥相呼应声称所谓的“个人自由”;一些生产经营者制售假冒伪劣防疫物品、哄抬物价,借此发国难财,坑害人民群众;就连一些“知识分子”也在公共信息平台散播谣言输出负面情绪,恶意抹黑和攻击国家疫情防控,给疫情防控工作使绊,毫无家国情怀和感恩之心。疫情之外表现出的部分人群低素质现象也不少见,景区乱扔垃圾、在文物上乱刻乱画,对景区和文物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凡此种种,都折射出国家国民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鲁迅先生一生奋笔疾书,想用自己的笔唤醒民众,启发民众觉悟。时至今日,国民素质大为提高,但仍有许多历史痼疾,仍残留至今。要全面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洗涤各种麻木和迷信,自卑和自大,围观和看客的心理等,其任重道远,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各学科为育人载体,构建高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
注释
①《儒家思想经典一百句》编写组.儒家思想经典一百句[M].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
②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③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④马雷军,刘晓巍编著.教师法治教育[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7.
(责编:陈静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