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流柱 刘路 姚赛
摘 要:从抽样的人员因素、抽样标准使用、抽样对象、抽样对检测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抽样准备、抽样实施、样品收验3个环节,采取参与抽样、督促指导、生产主体现场询问、工作人员交流、收样查验等多种形式找出抽样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可检性,使农残检测体系得以强化。
关键词:农残抽样工作;存在问题;调查
农产品检测抽样工作是整个农残检测的开端环节,样品抽取的好坏,是农残检测中最大的影响因子,最终表现在检验结果判定的公正性、科学性上,是关系到整个农残检测运行体系目的性、代表性、准确性的前提条件[1],而且涉及农产品监督管理的权威性和后续问题的处理工作备受重视,所以开展了此次抽样调查。
1 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将以抽样的3个环节中涉及的各种因素作为关键点,有针对性地查找问题,发现具体抽样中存在如下问题。
1.1 抽样准备环节
1.1.1 人员学习不够
抽样活动的主体和执行者,在抽样前准备中对抽样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特别是对抽样的各种文件理解不正确,不能严格执行抽样文件中提出的要求。多数抽样人员由于对抽样标准、抽样方法、抽样要求没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认为抽样就是到农产品生产基地取几个农作物样品,对如何抽取,所抽样品是否具有代表性、可检性完全不加理会,造成国家、省、市各级样品检测结果偏差较大。
1.1.2 抽样情况掌握不够
抽样的准备工作中,对抽样点的布置安排是提高抽样效力的保证,同时抽样人员对所抽样对象生产情况的全面了解是为抽样时间、抽样品种、抽样数量、采用何种具体的方法抽样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条件。目前,在抽样准备阶段抽样人员对抽样对象的情况了解不全面,特别是所种植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所使用的农药情况、所抽样生产基地的面积情况不清楚,抽样时产生盲目行为,造成抽不到样品、样品数量不足、样品代表性差等情况。
1.1.3 抽样材料准备不充分
事先准备的抽样袋、保鲜袋、纸箱、标签封条等抽样工具,没有进行清洁、干燥、无异味处理,对样品造成污染。多数抽样只准备普通的塑料袋作为抽样器具,抽样所需的必要工具缺失。
1.2 样品抽取过程
1.2.1 主动抽样变被动抽样
抽样人员到达抽样地后对基地的实际面积、所种蔬菜品种、大棚生产情况、使用的农药情况不加以掌握,也没有和已知的情况比对,未形成现场具体的抽样方法开展抽样工作。多数抽样人员到达后,由基地人员安排抽样,所抽取的样品多数为准备好的合格农产品,代表性下降,达不成随机性,造成检测合格率偏高。
1.2.2 抽样方法不正确
在实际抽样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执行不同的标准,具体要由所抽样对象的实际情况而定,抽样中多以种植的品种数作为抽样方法进行,而不考虑种植品种是否是抽样方案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种,个别蔬菜种植面积小、全无代表性,达不到抽样检测目的。在有一定种植面积的生产基地,也不执行标准、不采用有效的抽样方法,部分所抽样品在进入实验室后没有检测方法,所需检测的参数实验室达不到条件,检测结果没有判定依据,最终考虑到多方面因素,以合格作为定论。样品可检性、代表性下降,对检测结果的最终判定有极大的影响,检测人员检测风险加大,行政处理也极为困难[2]。
1.2.3 抽样程序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由于毕节市各县(区)农业执法人员少,执法力量薄弱,加之毕节市各县(区)农业执法人员对农产品的抽样能力达不到技术要求,所以,各县区对抽样工作的法律法规视而不见,所有的抽样任务由检测人员完成,抽样主体、抽样人员不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从实际上来看,由检测人员进行抽样,固然抽样的代表性、有效性可以提高,但抽样过程中不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抽样,很容易造成农产品生产者对抽样提出异议,产生矛盾,行政处理困难加大。
1.3 样品收验
1.3.1 样品制备不规范
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对制样的环境、制样方法、所制样品数量、样品如何保持原有性状不加考虑,主要表现是:一是在制样过程中环境因素被忽视,制样场不具备制样的要求;二是制样方法采用不当,没有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样品的缩分;三是样品没有按要求进行检样、保留、复检等操作,多数不进行分装;四是样品粉碎过粗或过细,导致样品原有性状发生改变,所抽样品与实际出现偏差[3]。
1.3.2 合格产品重复送检
部分抽样单位不按季节和生产基地实际情况进行抽样,而是将合格样品进行多次送检,或一次多抽分批送检。
2 原因分析
结合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情况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可以得出抽样出现问题的原因如下。
2.1 对抽样工作重视不够
农产品质检工作的长效性、广泛性特点与传统农业工作短、平、快相比难以出亮点,部分领导提到农业工作,首先就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為重点,而农产品质量工作只完成检测任务,保证考核合格,在抽样检测文件下达后,只按要求将任务交代给执法队或农产品质检中心,对工作如何开展不作具体安排和布置[4]。
2.2 农技人员抽样检测意识不强
农技人员常期围绕农产品产量结果开展工作,为保证农产品高产、高收,对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治的禁限用农药等规定视而不见。在抽样工作中,多数农技人员都采取不配合的态度,常有抵触情绪,有时甚至会提供不正确的抽样信息,敷衍了事,帮助逃避抽样检测,时有抽不到样品、抽取的样品代表性下降等情况出现。
2.3 缺少专业抽样队伍
毕节市农业生产小而精的发展模式下,栽种的品种多,栽培的方法也各不相同,病虫害防治方法各异,带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多而复杂,对农产品进行抽样,需要一支专业的队伍完成抽样涉及的各项工作。到目前为止,毕节市没有专业的抽样队伍,平时需要完成的与抽样相关的工作不能落到实处,造成整个农产品检测体系环节的缺失。
2.4 生产经营者规避抽样检测
生产经营者在抽样时,常以各种理由躲避抽样检测,实地抽样时常以不知道、不明白应付抽样人员,造成抽样信息采集不全;个别经营者为应对抽样检测工作,平时种植一定面积的合格农产品作为抽样使用,是造成检不出的重要因素。
3 对抽样工作的建议
3.1 強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1)加强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培训工作,针对生产经营者开办培训班、在生产基地对生产者进行标准化生产的指导。
(2)提高农技人员对规范化生产和质量安全生产的指导能力,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贯穿于农业生产全过程中。
(3)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相关工作纳入考核中,营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识氛围,使农技人员、生产经营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变为自觉行为,减少农产品安全问题的发生[5]。
3.2 加强对生产经营者的管理工作
在农业生产中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是排除隐患的重点,建议采用的方法如下。
①加快农业生产中标准化生产的推广。②加大农业执法和植保部门对销售使用农资的市场管理。③加强督促生产经营者在生产中建立各种台账的工作。④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平时开展工作的情况纳入申请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的硬性条件中。
3.3 强化农产品抽样队伍的专业水平
(1)实行抽样培训制度,主要对抽样相关文件、抽样标准和相关农产品的栽培知识进行学习考试,在培训合格的基础上颁发上岗证并进行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收回抽样证。
(2)平时由专人对毕节市农产品生产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对生产基地的数量、基地生产的品种、生产的时间、使用的农业生产资料等进行全面了解,以备抽样前进行抽样任务的安排时使用。
4 结语
通过抽样调查工作的开展,找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中抽样工作存在的问题所在,为以后抽样工作提出建议,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使检测结果更精准、代表性更强。
参考文献:
[ 1 ] 吕晓峰,李艳,陈梦静,等.农药残留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7(22).
[ 2 ] 刘民.农残检测过程的关键点控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
[ 3 ] 张宗美,柴勇,康月琼,等.农药残留与重庆市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探讨[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4).
[ 4 ] 吴荣顺,梅婷,蔡乔华,等.深圳流通市场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分析[J].中国果菜,2017(11).
[ 5 ] 胡芳梅,冯开勇.强化蔬菜农残检测的建议——以贵阳市乌当区永乐乡为例[J].农技服务,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