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强
摘 要:统编历史教材的使用,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可以在课程标准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指引下,从“点”上厘清历史事实,从“线”上理顺历史脉络,从“面”上理解社会生活。这是教师备课的三个重要维度,也是让课标真正落地的实践通道。
关键词:统编《中国历史》;课程标准;备课
2020年9月,统编历史教材《中国历史》(以下简称“统编《中国历史》”)进入浙江省七年级学生的课堂。如何贯彻《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值得教师首先關注。“课标”指出:历史课程分六个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1]2。统编《中国历史》是初中生正式学习历史的入门课。我们认为,以教材单元为一个单位,从点、线、面三维度依标备课,从“点”上厘清历史事实,从“线”上理顺历史脉络,从“面”上理解社会生活。下面试以七年级上册“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以下简称“史前时期”)为例进行解读,求教大家。
一、从“点”上厘清历史事实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历史事实是呈现历史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教材叙写的重要内容。在历史长河中,历史事实浩瀚如繁星。如果说,历史事实是一个一个的“点”,那么,能被编入教材的“点”,必定有其独特意义。厘清这些历史事实及其“独特意义”是备课需要关注的首要维度。统编《中国历史》在“点”的叙写上大致分三类,重要时间节点、典型人事要点、补充史实亮点。“史前时期”这一单元遵循这一叙写特点。
(一)把握重要时间节点
历史是时间汇成的河。在这条时间长河中,却有一些重要的时间,成为某一段历史的起讫点,即时间节点(如图1)。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整个历史长河中的某一时段节点。如统编《中国历史》严格遵循时序进行编写,把中国古代历史划分成七个阶段: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史前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节点,时间跨度为距今约170万年到约公元前2070年。
第二,某一时段中的若干时间节点。就“史前时期”而言,教材清晰指出了四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距今约170万年,目前确认我国境内出现了最早的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万年,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距今五六千年,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黄联盟活动时期;距今约5300、4300年,长江下游地区、黄河中游地区出现了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
把握重要时间节点,即确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的坐标点,有助于建立准确的时序观念。这是历史学习的敲门砖。
(二)厘清典型人事要点
历史是人与事组成的链。在这条人事链中,有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现象)会成为某一段历史的典型代表。这里的“典型人事”是指教材正文中叙写的人与事(如图2),详略有别。学习典型人事的“要点”,可帮助我们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关于历史人物。一切人类历史,都是由人创造的。入选教材的历史人物必定有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史前时期的历史人物有两类。第一类表现为“原始人群”,如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他们分别对判断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直立人、现代人具有典型意义;还有如河姆渡人与半坡人、良渚人与陶寺人,他们分别对了解中华大地上的原始农耕生活、早期国家出现有重要价值。第二类为“人文始祖”,如传说中的炎帝与黄帝、尧舜禹,都对认识中华民族的起源、中华大地正式进入文明时代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于历史事件(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史前时期的典型历史事件主要有两项:炎黄联盟与尧舜禹的禅让。炎黄联盟标志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该部落联盟以后逐渐成为华夏族。因此,炎帝和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这一时期的显著现象是炎帝与黄帝集众多发明于一身。尧舜禹是继黄帝后在黄河流域依次出现的联盟首领,其最典型的现象是推行禅让制,联盟首领传给贤德之人。
(三)关注补充史实亮点
这里所说的“补充史实”是指教材中通过“相关史事”“知识拓展”呈现的史实部分。它们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典型人事”的重要补充。“史前时期”共有七则“相关史事”、三则“知识拓展”作为“补充史实”(见图3),各有亮点。如关于“古猿—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现代人)”演化历程、“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金属制生产工具”演进历程的叙述,言简意赅。对山顶洞人遗址的相关补充,如挖孔技术和磨制技术,配以骨针和装饰品图片,生动再现了其作为现代人的特色。“碳-14年代测定”的介绍让学生能大体上了解考古发掘的古代遗址、遗物的年代测定是如何进行的,于本单元学习是必要的补充,信度倍增。对201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良渚古城遗址”,教材专门设置一则“知识拓展”,以较大篇幅、图文并茂地予以介绍,结论是“距今五千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
总之,通过这些“点”的教学,学生能掌握历史演进的重要时间节点,确立时序观念;能学到叙述历史事实的一般要素及其历史价值的定位;“学会从细节入手,综合观察事物发展的具体进程、前因后果,提高分析、概括能力;学会全面地观察事物,总结规律,提高综合能力”[2]23。
二、从“线”上理顺历史脉络
基于历史事实——点,理解历史脉络——线,是教材叙写的又一重要特征。这些线索,有的显性呈现,有的隐性呈现。“每一条线,通常能纵向说明某一主题、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问题。由一条条清晰的线,也就是历史发展的线索,编织起相对完整的历史画面。在有限的课时里,以较小的篇幅呈现给初中生比较清晰的历史全貌。”[2]23这是教材编者的意图。于是,“串点成线”成了备课需要关注的第二个维度。统编《中国历史》在“线”的叙写上大致分为三条:历史时间线、历史空间线、农耕文明线。这三条线在“史前时期”这一单元中均有体现。
(一)厘清历史时序推进线
如前所述,统编《中国历史》严格遵循时序进行编写,把中国古代历史划分成七个阶段。其中,史前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阶段,时间跨度为距今约170万年到约公元前2070年。“史前时期”历史时间线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考古学意义上的时间线,一种是通常意义上的时间线(见图4),时序清晰。
确定该时间线的证据主要是考古发掘,技术手段主要是碳-14年代测定。
(二)建构历史空间变化线
历史总是在时空的延续中发展。地图是建立空间概念的重要依托,可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进程的空间背景。“教学中用好这些图,可以帮助学生知晓我国历代疆域的发展变化,了解历史人物活动、历史事件发生、历史现象发生时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空间要素,使学生学会在更广阔的视野里深度理解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从而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形成整体的时空观。”[2]21“史前时期”先后用了两幅地图。其中,《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呈现了中华大地上早期人类活动的分散性与丰富性,印证“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呈现了农耕文明的悠久性和多样性,印证“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果将《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与第二单元的《商代重要城市分布图》等三幅图进行联系,则能更清晰地看到中华文明从起源到发展在时间维度上的空间变化轨迹。
(三)紧盯中国农耕文明线
中国农耕文明历史悠久,统编《中国历史》以七年级上下册的篇幅简明呈现出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基本面貌。史前时期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轫期。约距今1万年前,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辽河流域出现原始农耕生产,中国进入原始农耕时代。
教材从农具、农艺、水利灌溉、种子选育改良与作物引进等要素叙写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状况。由此出发,史前时期中国的农耕文明线清晰可寻:“距今1万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后不断改良(见图5),“(距今1万年左右)出现了对石器通体磨光的磨制石器;此后,到金属制生产工具出现之前,磨制石器一直被作为主要的生产工具”;“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农业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距今7000~5000年的时候,我国的原始农耕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3]。
三、从“面”上理解社会生活
历史课程“在学习内容编制上,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展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1]3。因此,引导学生理解人类历史上人们的社会生活,就成了教师备课时需要关注的第三个维度。厘清历史事实的“点”,理顺历史发展脉络的“线”,这些为理解一定时空里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基本视角。如何实现“理解”?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我们认为至少需要从下列三方面入手。
(一)在点线交织中走进社会生活的时空
人类所有的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完成的。于是,对某一段历史,就需要置于特定的时间、空间中进行思考。史前时期即特定的时间,从考古学概念上说,它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从通常的时间概念说,始于距今约170万年,止于约公元前2070年;距今约1万年,进入原始农耕时代即具体的重要时间节点。“中华大地”即特定的空间,“史前时期”的两幅地图,都有一個特别的说明“图中所有要素为今内容”,即站在今天的时空去观察历史上的时空。
(二)在史料实证里还原社会生活的现场
众所周知,求真求实是历史学的底线,也是历史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基于史料、分析史料,对历史真相做出合理判断、解释,即史料实证。教材除了正文叙述,还提供了遗址分布图两幅、示意图七幅、实物图22组共37幅,材料研读一则,实证史料充足。而且,鉴于史前时期的特殊性,实物图尤其是考古发掘的实物图值得充分运用。
如关于早期人类的社会生活。对北京人与山顶洞人,教材提供了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资料、狩猎与用火想象图,详细叙写了中国早期人类的社会生活场景及其演进历程。
如关于原始农耕生活。通过半坡居民与河姆渡居民的生产与生活场景,从大量的实物证据可以发现原始农耕生活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由此,加深学生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的观点。
如关于陶器的发明与发展。教材先后用了三则“相关史事”、一则“知识拓展”,以历史时序推进线的形式展现了史前时期中华大地上陶器的起源、发展样貌(见图6):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罐显示距今约1万多年陶器出现,这是人类生活从单一的自然攫取向生产劳动转变的标志之一;距今6000~400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的彩陶、黑陶、白陶,不仅说明陶器制作工艺的进步,还是社会分化的象征;“中原地区及周围地区的彩陶”表明,距今5300年左右,中原地区的史前文化第一次向周围地区施加强烈的影响,被学者认为是炎黄部落向周边施加文化影响的结果;距今4300年左右的陶寺都城遗址,被认为黄河中游地区出现了早期国家,其中,出土的彩绘龙纹陶盆、朱书符号陶壶给陶器增添了新气象。陶器在古人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小小陶器,展现了人类社会在史前时期的发展进程,实证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轨迹。
(三)在古今观照下寻找社会生活的接续
社会生活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关注“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1]2。总之,在古今观照下,纵向了解历史的发展进程,横向了解社会生活的内容,可以寻找社会生活的接续轨迹。
对此,我们也可以从教材的叙写中去发现。
如关于人类起源,“考古学者根据发掘的古人类化石进行研究,发现人类是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如关于生产工具,依据大量的考古发掘,“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金属制生产工具”的演进历程是生产工具进步的轨迹,也符合人类从简单劳动到发明创造的进步规律。如关于中国的农耕文明,“距今1万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做出的重要贡献”,以此实证中国原始农业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如关于早期人类的精神生活,山顶洞人遗址的装饰品、兴起于黄河中游地区的彩陶、良渚的精美玉器、陶寺遗址的彩绘龙纹陶盆和朱书符号陶壶,教材几乎勾勒了史前时期人类精神生活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演进图景。上述种种叙写,堪称对史前时期社会生活的接续作了科普式表达。
历史课程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的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在“课标”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指引下,从“点”上厘清历史事实,从“线”上理顺历史脉络,从“面”上理解社会生活,这是教师备课的三个重要维度,也是在教学中让“课标”真正落地的实践通道。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余桂元.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教科书的风格与特点(上)[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10).
[3]余桂元.“点—线”结合话“农耕”——从农耕文明内容的编排看部编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创新与突破[J].历史教学问题,2018(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