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渠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语料”选择与实现路径

2020-01-07 08:15狄鸿旭杨宗丽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语料实践路径纲要

狄鸿旭 杨宗丽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大学生的历史记忆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彰显多民族国家凝聚力;以探索救亡图存,追求民族复兴彰显民族与国家观念的认同变迁;以党领导中国革命,彰显新中国建立过程中各民族对统一和新中国认同的一致性;以党领导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彰显共同繁荣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是依托“纲要”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建设重点。在内容整合基础上,通过文献研读、问题研究、专题研讨、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丰富学生关于“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形成深刻和稳固的国家观与中华民族整体观。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语料选择;实践路径;“纲要”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0)05-0094-05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实践,也是现代社会政治建设与国家认同的基础保障、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话语支持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轫于新时代民族工作理念,由党的“十八大”提出,至“十九大”写入党章和宪法。故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讲义和课堂实践中,对这一理念详细具体的阐释仍在建设过程中。“民族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方方面面都有民族工作”,这也决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与阐释在课堂主渠道建设中,并非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主要面向少数民族学生和民族地区、民族院校所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亦非简单的对“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侧重民族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而是以中国历史进程为线索,将近代中国置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整体背景下,结合历史事件解读和历史规律阐释,依托课堂教学主渠道,形成关于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呈现、表述和构建,从而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历史记忆是形成国家和民族认同的基础要素,“中华民族共同体记忆源自并不断影响境内民族互动和认同,集体记忆对于共同体的形成和认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记忆的多层性来理解并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这为依托“纲要”课程开展面向青年学生群体的共有历史记忆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彰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课堂主渠道功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语料”选择

弗兰西斯·福山强调,国家建设的成功在于并行发生的民族建设,而民族建设的关键在于创建民族认同,如民族传统、符号、共享的历史记忆和共同的文化参考。中华民族的形成,既是多民族源流、地理空间和“大一统”观念推动中,历经千百年历史发展所形成的多元共同體,更是近代以来,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进程,在抵御外侮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巩固和发展起来的稳定共同体。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堂主渠道建设方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引导学生深化“四个必然选择”理解为目标,重点讲述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毫无疑问是建构和丰富大学生关于国家和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最佳课堂。然而,近现代中国历史的线索、事件和“层累地造”的研究成果浩如山海,如何在现有的“纲”与“要”之间,撷取有助于内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本、史料、研究成果和规律特征,并用以建构“历史记忆”,成为“纲要”课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因此,本文借助“语料”这一语言学概念,旨在表述“纲要”课程建设中,如何结合课程建设总体要求,从丰富的历史文献和研究文本等资料库中,选择和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内容和素材。

1.抵御外侮过程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

在“纲要”课建设中,就历史发展线索而言,关于抵御外侮方面内容,长期以来面向公众的史学知识宣教和中小学阶段的历史教育中,对抵御外侮过程中的“国家观念”的生成特点、中华民族整体观念认识的深化、各民族人物共同抵御外侮的事件、以及中国边疆建设等方面,多不够具体深入,需要教师在高校思政课堂中做进一步阐述。

在公众历史教育中,列强侵略与抵御外侮的内容主要是英、法、俄等西方国家的殖民活动和日本侵华。在早期阶段,公众最为熟悉的是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这一彰显人民立场的历史叙事重点在于“爱国主义”,而在传统“革命史观”的话语体系中,腐朽无能的晚清政府是革命的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晚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政府层面对侵略所做的努力。事实上,满族所建立的清王朝,虽未能准确把握晚清已降世界发展的潮流趋势,但是在这一时期的国家政权中,满、汉、蒙古等各民族的历史人物都在反抗列强入侵中承担重要角色。如两次鸦片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即包括林则徐、关天培、僧格林沁等汉、满、蒙古各个民族。故在“纲要”课程的语料选择中,应淡化传统叙事方式中,通过强调对个体或群体身份的“少数民族”特征来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包含少数民族,而注重将有关各民族抵御外侮斗争的语料选择和使用置于历史事件和国家利益的整体视角中。

苦难记忆是一个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也是强化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话语资源。抵御外侮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也是近代中华民族遭受侵略苦难的历史。在既有的侵略叙事中,多突出强调“首都”及其记忆符号,如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南京大屠杀等,而“纲要”课的语料选择,也应注重强调在同一历史背景下,对支撑“中心”的边疆和境内各民族所造成的共同伤害,如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沙俄都曾在边疆地区制造事端,蚕食领土,而抗日战争后期的苏联则对蒙古、新疆、东北都抱有领土野心,并挑唆民族分裂等。

2.探索救亡图存道路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

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探索,经历过不同类型发展道路的尝试,最终在历史发展和变革实践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道路,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学习历史,从历史中加深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纲要”课程建设中,道路探索是全部内容叙述的核心线索之一。贯穿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在帝制终结,全球范围内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的20世纪初期,无数仁人志士反复推求救亡图存理论,探索民族复兴出路的历程中,不仅有经历不同群体领导中国救亡图存道路失败,到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在党的领导下革命道路焕然一新的政治演进史,也有中华各民族在发展中,不断突破原有的国家对各民族治理模式和中华民族意识不断形成并充分觉醒的思想发展史。如辛亥革命中,革命口号从最初的“驱除鞑虏”变为“五族共和”。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特别是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各民族在“抵御外侮”与“建设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多层面的深入交流、交融,发展和丰富了共有历史记忆,强化和升华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认同。因此,“纲要”课的语料建设方面,应注重在事件叙述和理论铺陈中,贯穿中华民族整体观念形成的动态历史进程,使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社会思想变迁过程。

3.党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命运抉择

“历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又造就了新的历史辉煌”。“纲要”课的主要内容是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探索,大革命、根据地建设、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贯穿于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体历史进程,是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成功,带领中国“站起来”的史诗长卷。在此历史过程中,中华各民族在共同体意识的深化和革命潮流的命运抉择中,共同选择中国共产党,共同创建新中国。在“纲要”课的语料选择上,应突出党领导下多民族共同开展革命活动的实际。

如在长征途中,红军路过藏彝聚居区,曾留下“彝海结盟”佳话,在陕甘宁边区建设时期,曾组建西北工作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室和延安民族学院等,这些党深入开展民族工作,领导全国各民族共同革命的史實与史料,有助于学生理解近代中国革命进程中,各民族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交融凝聚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又如在讲解新中国建立过程中的道路和制度选择方面,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统一战线工作和民族自治区的筹建历程选择授课材料,有助于说明在道路和制度选择上,在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基础上,作为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是符合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正确选择,同时也是党领导中华各民族革命中的共同命运抉择。

4.党领导新中国建设实践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伟大跨越

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建设取得伟大成就,在政权巩固和“抗美援朝”的同时,实行“三大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建立起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工业体系。教学中关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表述多围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聚焦于国家政权和经济体系建设等方面内容,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需要补充关于党领导民族地区建设和扶持少数民族发展方面的语料。如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全国医疗资源仍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国家重点面向民族地区派出各类医疗卫生工作队,在民族地区尽快建立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治愈了大批传统医疗方式治疗效果不佳的地方病症,解决了各族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又如,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对部分仍处于较低社会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采取“直过式”改革,实现了“一越跨千年”的社会主义直接过渡。这些以扶持帮助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体的历史事件,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进步的具体体现。此类语料的选择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背景,也有助于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过程中,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如何推动共同体内部各民族共同实现伟大历史跨越。

5.党领导中国改革实践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发展是基础保障。马克思指出:“要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他们就必须有共同的利益”。历史经验证明,中国各民族是血肉相连的利益共同体,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发展、共享发展的历史。在课程语料建设中,对改革开放史的讲述,应强调“拨乱反正”过程中党对民族政策的及时调整,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着力巩固,同时分析改革开放初期,在面临边境压力和复杂国际形势下,边疆民族地区对创建有利于推进改革的国内外环境的重要作用。

此外,改革进程中为实现共同发展,重点对民族地区所实施的系列经济、财政政策,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西部大开发”“沿边开放”“精准扶贫”等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在语料建设和课堂表述中,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所强调的“先富带共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原则,既是党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组成部分,也是改革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获得共同发展的历程;在课堂阐述中,突出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让学生从全局高度认识到,改革开放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中华民族整体获益,而其中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获益良多。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实现路径

课堂主渠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找准教与学的心理契合点、情感共鸣点、价值结合点,突出“中华民族一家、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线,各要素靶向聚焦,在丰富共同历史记忆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效。因此,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入脑人心,课堂教学的实现路径尤为重要。

1.讲授: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启发与互动

课堂讲授是学生学习和理解的基础。澳大利亚学者普罗瑟曾提出“表层学习”的概念,即在开始一个学科或一门课程的学习时,如果学生已有先入为主的不准确认识,或者认为学习就是对死记硬背的东西进行机械复制,或者他们对所教课程学习内容的先有体验具有表层学习法的特点,那么学生就往往会采用表层学习法来学习。“纲要”课程学习中,多数学生的知识体系建立在中学阶段的历史课学习基础上,而“纲要”课程中的“纲”与“要”知识点,与中学历史颇多重合之处,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容易陷入“表层学习”的困境,记诵知识概念,重复意义解读等。不少“纲要”课程内容成为高考之后再度重复学习的“重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讲述中,通过语料建设,突破中学阶段历史教学的表达模式,在教学内容主线中,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方面的语料元素,使对历史的解读具有新意和全局视角,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历史规律,并综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师生课堂互动形式,能够有效提升讲授环节学生的关注度、热情度和参与度,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学目的。

2.吸引:结合“在地化”的历史知识与内容表达

“纲要”课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和历史通识教育的双重功能,故而在遵循教学大纲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内容建设弹性,设计有理、有料、有趣的内容,才能摆脱基础教育中一定程度存在的线型历史叙述模式影响,进而获得学生关注,既“内容为王”。因此,不少高校和教师都在尝试对“纲要”课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创新,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普遍推广“专题式教学”,深挖内容建设,引发学生对国家命运与社会变革的思考。对近现代中国历史复杂面相的梳理和阐释,符合人类学所强调的“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分析框架,即在课堂讲授中,既要有教材中贴合“大传统”的核心内容,也要充实教师用于解释核心内容而补充的“小传统”内容。如就民族院校而言,可以补充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相关、党的民族工作实践相关等内容,地方高校的“纲要”课教学,则可以补充和本地区近现代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的历史内容,即“在地化”的历史知识,从而准确把握教材,并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进程有机关联,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语料资源融入其中,通过地方史、区域史、边疆史的视角,观察和理解中国,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理解国家与民族。

3.体验:将“实践”内容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

2018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颁发以来,新修订的思政教学方案对“纲要”课程的教学学分提升为3学分,一般高校在教学设计中多为54学时,为丰富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充分保障。实践教学是主渠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堂建设的重要构成,各地区都分布有一定数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近现代历史遗迹等实践教学资源,特别是革命遗址、革命先烈故居等革命文化资源,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纲要”课程教学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亲身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发展的宝贵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主线索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语料建设,对本地区主要实践教学场所进行汇集整理、分区分类和摘要编写等工作。如结合介绍资料和亲身参观,分别设定历史文化、革命遗址、专题展览、人物纪念馆等主要类别,并就交通区位、内容展陈、门票价格、周边餐饮休闲服务、注意事项等信息,做出参观摘要。可以采取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丰富参观摘要的内容,如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体验实践教学地点周边的相邻景区、民俗事项、地方美食、咖啡馆、书店等,并将个人发现提交到实践教学参观体会作业中,通过对学生参观体会的整理加工,丰富实践教学摘要,形成学生群体间对实践教学地点及周边口头传播的“拔草”指南、“打卡”宝典,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教学内容,并帮助学生了解所在高校的城市文化。

4.深化:引导“研究”与阅读“文献”并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学中要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纲要”课的历史科学特点尤为适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历史问题研究,是启发式教学的基础;问题意识讲授,研究意识学习,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保障,也是引导学生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研究”的开展,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科学,特别是历史学科的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阅读关于近现代中华民族观念思想变迁等内容的学术著作,让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如笔者推荐近年出版的《重塑中华:近代中国的中华民族观念研究》一书,曾引起学生的兴趣、关注和思考;“研究”的深入,是培养学生的自觉研究意识,这一过程以历史文献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学术研究的感觉,深化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如讲述延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建设,指导学生阅读李维汉《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关于抗战中的蒙古问题的提纲》等文献,讲述新中国建立初期历史时,介绍《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等文献,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民族相关工作的补充解读,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化理解。

5.考评:建立成果导向考核评价体系

当前,纲要课程考核评价普遍采用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試相结合的全过程学习效果综合评价体系,注重学生能力的考察,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在内容上,注重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掌握程度,尤其是考察学生运用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考核环节,整合全过程学习效果综合评价体系基础上,综合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建设成果导向型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将考核评价的成果导向与学生的专业学科特点相结合。如针对理工科学生的特点,可以设计历史人物传记整理、历史文献整理、参观心得体会认识等便于开展,且有助于学生在课外深化学习的考核内容;针对艺术体育类学生特点,可以设计艺术作品创作、艺术作品展示等贴合专业特征的考核内容;针对社科类学生特点,设计学术论文写作、社会调查、口述史访谈等形式的考核内容,引导学生运用社会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完成考核。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产生成果的过程中,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

三、结语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发展历史,是近现代中国和中华民族在抵御列强侵略、开展革命建设,寻求民族复兴的历史。李大钊先生强调:“凡籍隶于中华民国之人,皆为新中华民族云”,这一表述强调了中华各民族在现代民族国家体系内共同的政治身份。在教育养成中塑造民众的国家观念和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利用课堂主渠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补充完善,对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工作的补充完善,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建设现代民族国家和现代国民意识的基础工作。教育因责而生,尽责而兴,服务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化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更应成为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建设的共识。

[责任编辑:张学玲]

猜你喜欢
语料实践路径纲要
《〈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近日出版
可比语料库构建与可比度计算研究综述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中古汉语分期研究所涉及的语料问题
如何使用第二外语学习者语料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一步一个脚印 迈向网络强国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刍议纲要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